個人資料
正文

駁造船不如買船

(2006-06-18 09:41:26) 下一個
為什麽在建國初期搞不了資本主義,或者說搞了資本主義取得不了毛澤東時代已經取得的巨大成就。本文談兩件事情,一件是不造東西的誘惑,一件是對知識的劫富濟貧。
先說不造東西的誘惑。通常人們會被誘惑去做某件事情,而這裏我提的倒是“不作為”的誘惑。也就是造船不如買船,買船不如租船。這實際上是毛澤東與劉少奇的爭論之一。

一方麵,在建國初期,一個一貧如洗的中國,財政上空空如也的中國,要想趕超世界,要想實現現代化,就必須造東西。有人說我的“造東西救國”等同於“科教興國”,這是不同的,因為造東西救國可以認為是科教興國中的具體細節,將這個細節專門提出來,就防止了一些打著科學家旗號的騙子們騙吃騙喝,在國際知名刊物弄了幾篇論文,什麽東西也搞不出來,就獲得科學界很高的位置。

我還是堅持我的這個觀點,看一個國家是不是現代化的,就看它能不能製造現代化的東西,能不能製造其它國家製造不了的現化化高科技產品,如果能,它就是現代化的,如果不能,它即使富裕,也稱不上現代化。而毛澤東是中國幾千年以來唯一重視造東西的國家領導人。所以在毛澤東時代,中國能夠製造出第一輛汽車,第一輛坦克,第一輛萬噸巨輪,第一輛軍艦,第一艘核潛艇,等等。

但是,如果從市場經濟的角度看,從一般的經濟學角度看,造東西就是愚蠢的,造船就是不如買船,買船就是不如租船。尤其是私企,是決不會想到能夠買到反要去造的。比如香港的董建華在當特首之前也是個船王,他就決不會想到去自己造船來搞運輸。即使富裕如李嘉誠者,敢不敢現在就投資幾百個億搞一個造船廠,從無到有地研究造船?我認為他這麽做一定愚蠢,甚至血本無歸。因此,從經濟學角度看劉少奇是正確的,毛澤東是錯誤的。任何的私企如果要追求利益最大化,就一定受到“不造東西”的誘惑,就不能夠違反價值規律。就說台灣吧,寧可花上幾百億美元去買美國武器,也不會想到自己造,因為自己造的代價就更要大得非常多,可以達天文數學。

但是,有時候就是這樣,笨到極處就是聰明,一個高級棋手下的棋在中級棋手看來是極愚蠢的棋,可是高級棋手仍然下得出來,尤其是開局更是這樣。比方說現在有個人有了一點錢,他想開汽車,那麽按經濟學的觀點到市場上買一個汽車來開就是了。如果他想開汽車,決心自己造一輛汽車,而且並非拚裝,是每個零件都自己造,這從經濟學的觀點上看,他是一個傻子。可是如果他傻到底,就為了開這麽輛汽車埋頭苦幹了幾十年搞出來那麽一輛,這個人就是成千上萬的人中少見的能人,企業都會競相聘他,別人都失業了他都會有飯吃。
比如現在國內的VCDDVD的生產,主要起作用的是機器裏的大規模的集成芯片,這個芯片占機器總值的一半甚至還要多。因此而讓外國人(其實就是日本人)掙去中國十幾億美元。那麽有網友批評說為什麽不自己研製,是因為自己研製即使投入五十億美元未見得能夠研製出來,即使研製出來質量有可能不如人家幹了十幾年的好,在這種情況下,哪個私企資本家會幹這種愚蠢的事?根本就無可能。隻要價值規律在起作用,隻要市場經濟在起作用,私企們決不會去想到自己製造這樣的芯片。國內的電腦界也完全想不到會自己從現在開始從無到有地搞一個奔騰,搞一個自己的中文視窗。

因此,資本主義的市場運作規律就一定會使馬太效應起作用,就是越是高科技的國家,就越是科技突飛猛進,而越是低科技的國家,越是放棄對高科技的真正追求,實際上是早就已經在高技術方麵對高科技國家投降了,或者說早已經放棄了自己的國家成為現代化國家的夢想。一直買著人家的高科技產品自己造不出,能夠成為現代化國家就是一個笑話,是不可能的事。在高科技方麵的投降勢必導致自己國家的受製於人,進而在其它的方麵,如經濟政治等領域的全麵投降,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實際上,知識上的貧富懸殊,是最終導致全世界各國的貧富差距拉大的根本原因。

而如果中國真的還有理想,並不是隻盯著經濟效益,什麽人均產值,什麽GDP,真的還想製造出外國人能夠造的高科技產品,就必須逆市場經濟規律而動,逆價值規律而動。那麽,國家的幹預就是必不可少的,因為隻有國家才有可能幹出違反價值規律的事,明知造船不掙錢也要造,正如毛澤東所說:“要算政治帳,不要算經濟帳”,經濟上造船一定比買船虧本,因此私企一定不會做,一定要國家來做。象美國的阿波羅登月這樣的事情一定是國家做,私企決無可能做。互聯網的誕生也是源於美國的國防。但這個時候,一些個經濟學家們跳出來大喊“裁判員不能夠當運動員。”

現在再來討論在建國初期為什麽不能夠實行資本主義的原因。這裏麵要提到對知識的劫富濟貧的問題。我們知道,1949年的革命(注意,1949年的革命是簡稱,是說明毛澤東領導的共產黨奪取政權的過程)是一場窮人翻身當家作主人的革命,革命的結果是產生工農政權。這場革命的基本特征並不僅僅是暴力奪取政權,而是在奪取政權以後進行大規模地劫富濟貧。

首先是對土地和財產的劫富濟貧,將地主的土地沒收,分給窮人,將地主的財產也分給窮人,這個過程按美國的標準就是侵犯人權,因此,我們不必理會美國的人權概念。

但是,財產上均貧富了能夠實現現代化嗎?當然不可能,如果生產力沒有一個很大的提高,財產上的劫富濟貧隻能夠導致一時間的人民對政權的擁護。而生產力的提高是知識的提高,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而當時的中國隻有少量的知識分子,這些知識分子也都出身於豪門家庭。因此,也要想辦法來一個知識上的劫富濟貧,將知識奪過來分給廣大的窮人。

可是,想要將知識分子們將他們的知識交出來可就不容易了,如果要買,那是買不起的。因此毛澤東給知識分子指出了一條所謂的金光大道,就是與工農相結合。當然,許多知識分子去與工農相結合,為工農服務,當然為社會作了許多有益的事情,為我國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可是做為個人利益的計算,與工農相結合對知識分子來講一定是,比如當時的一個高級大夫給窮苦人免費看病,就是一種知識上的劫富濟貧,那個窮人原本根本就看不起這樣的大夫。

這裏再說一個勞動力的價值規律問題,我所說的勞動力的價值規律其實也就是市場經濟的價值規律中的一種。說白了就是這麽一回事,勞動力在市場中也是商品,也可以用來交換,在交換中體現它的價值。因此,按市場規律進行勞動力的交換勢必出現這樣一種趨勢,就是一分錢一分貨,一個月薪五千元的警察和一個月薪五百元的警察相比質量就是不一樣。一個年薪一百萬美元的軟件工程師和一個年薪隻有二萬元人民幣的程序員的質量就是不一樣。

而且,在中國加入世貿加入經濟全球化之後,全球的勞動力價格也一定遵從勞動力價值規律,有拉平的趨向,我指的並不是大家的收入接近,而是指的在美國的同樣技能的人和在中國的同樣技能的人的收入水平趨向於一樣。

可是美國是阻止低技能的人入境的,這就保護了美國的低技能的人的工資。而美國則不禁止高技能的人入境,因此美國吸納全球的高級人才就成為必然的趨勢。

那麽,假設美國的能夠製造火箭導彈的人年薪為五十萬美元,那麽作為經濟全球化的結果,中國的能夠製造火箭導彈的人的年薪也必須趨近於五十萬美元,否則他就會移民美國。如果這個人的年薪隻有五萬美元,他也不會滿意,因為,一分錢一分貨,五萬美元年薪的人製造出來的導彈質量就是不如五十萬美元年薪的人製造出來的導彈的質量。

有人可以大談愛國主義,其實,愛國主義從整體上是不敵勞動力價值規律的。市場經濟的遊戲就是如此。比如九一一襲擊以後,能不能建議美國的各股東愛國主義努力將股市抬上去?這是不可能的。當然,總有人能夠指出一兩個個案,一兩個先進事跡,一個明明值月薪五千元的警察在邊境的地區待遇很差也工作,或者一個醫術高明的醫生在一個少數民族地區長期奉獻。個案永遠找得到。可是大係統控製不能夠靠個案來實現。

因此,一些留學人員學成不歸,也是勞動力的價值規律在起作用,你可以找到一兩個愛國的留學人員歸國的個案,但你無法製止這種總的趨勢。因此,近些年由於勞動力價值規律的潛在作用,勢必使中國的航天事業受到極大的打擊,人才可能都走空了,可能又得不到補充,因為報考大學的考生中的高才生眼睛也都盯著出國。隻有低材生留在國內服務。北大清華也都成為出國留學的預備學校。一分錢一分貨,留下的的人質量不行創新能力差。

再說毛澤東時代為什麽會有那麽多製造上的奇跡,這在很大的原因上也是一時間消滅了資產階級所致。如果保持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階段,允許資產階級長期存在,那麽資產階級和共產黨和國企爭人才就是必然的事,勞動力的價值規律就一定會起作用,這種作用一定會將高科技人員的工資抬高到共產黨根本承受不起付給那些在戈壁沙漠大幹苦幹搞國防科技的那些科技人員的工資,什麽製造洲際導彈核潛艇這樣的事情就一定會成為泡影。而中國的資產階級是不會想到要去造汽車的。

因此,就必須在一段時間內關閉市場,消滅資產階級,使價值規律不起作用,當然也就使勞動力的價值規律不起作用,通過知識分子以極低的個人利益為國家服務,也就是知識上的劫富濟貧。我國1956年完成社會主義改造,在1958年中國造出第一輛汽車。以後製造出來的東西源源不斷。直到改革開放以後,勞動力的價值規律起作用,中國的科學技術開始向西方投降。

當然,知識分子在經曆過那段時間之後,個人利益一定是受損的。可是如果沒有毛澤東時代給我們提供的核彈洲際導彈,美國的巡航導彈可能早就飛到北京了。我們享受著毛澤東時代給我們製造的安全,反而大罵毛澤東時代,這從道德上講,是屬於道德論喪的行為。

一個現代化的國家必然能夠造出東西,在市場上能夠看到它造的東西。比如我們在市場上能夠看到日本的電器,德國的電器,美國的計算機,軟件,瑞士的手表。印尼有什麽希望嗎?印尼有一個萬裏望花生在中國賣得不錯。泰國有什麽呢?有紅牛飲料和大米,但這不能夠使泰國成為現代化國家。香港經濟前景我是不看好的,香港能夠製造什麽東西?能夠造一些好易通,但能造的東西還是少。香港原來是商業城市,通過轉口貿易發了財。可是中國進入世貿以後內地就直接和國外作生意了,香港怎麽辦?董建華有沒有一個將香港改為製造東西的工業城市的辦法?這在短期內是實現不了的,但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不然香港就是要完蛋的。台灣這些年好歹製造一些小東西,如軟件遊戲,如一些電器的質量還算不錯。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chali 回複 悄悄話 我完全讚同你的觀點。我認為鄧小平智術短淺,才徹底把社會主義搞跨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