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小說《鐵血襄陽》連載(130)
(2025-10-11 06:52:20)
下一個
《漢江潮夜宴》
日頭西沉,漢水蕩漾著殘陽的金輝,潮聲隱隱,如遠方戰鼓未歇。襄陽城牆被晚霞浸染得通紅,北街上一張張紅漆長桌蜿蜒排開,宛若一條臥龍蘇醒。燈籠次第亮起,照亮滿街攢動的人群,一張張臉上既有劫後餘生的慶幸,又有對未來的隱憂。
呂文煥身著紫袍,腰束玉帶,領著範天順、牛富、王福等將領,與夏貴並肩而行。劉蘇義、夏鬆及八名赤膊勇士緊隨其後,靴聲囊囊,踏在青石板上鏗鏘有力。百姓們擠在長街兩側,高聲歡呼,將自家釀的酒、烹的菜爭相遞上。碗筷叮當相碰之聲不絕於耳,卻掩不住那深藏於歡騰之下的凝重。
夏貴紅撲撲的臉膛在斜陽下格外醒目,臂上那麵旗狀刺青紅得似血,仿佛白日血戰痕跡未幹。他步履沉穩,目光如炬,掃過這滿城歡慶,卻無半分得意之色。
“夏公夜戰漢水,目如明炬,真真是天賜的神勇虎將!”呂文煥執手躬身,聲氣沉厚,字字著力。
夏貴捋須大笑,眼角皺紋深似刀刻:“哈哈…俺這老朽不過湊巧遇著好時辰,怎敢稱’虎將’?”
宴席排開,熱氣蒸騰。青瓷酒壇堆疊如山,胡辣湯咕嘟冒泡,蜜烤魚幹油光鋥亮,蓮藕糍粑甜香撲鼻。暮色混著炊煙,為這長街宴籠上一層暖霧,卻也遮不住城牆上新添的箭痕。
忽然三聲清磬悠長響起,二十名女樂排作一行,韓素貞領十個姊妹踏鼓點而出。紅裙旋似彩霞,金釧叮當作響。檀板啪嗒一響,黃九爺白須一抖,彩旗呼啦展風,朝夏貴抱拳躬身,聲若洪鍾:
“哎喲!今夜襄陽城頭,星子亮得似撒了銀錢,軍民聚在北街,擺這長街宴,專與夏大將軍慶功!全仗老將軍帶領勇士們劈波斬浪,殺退水賊,救了襄樊兩城百姓——俺們窮門小戶沒甚好招待,隻得備些薄酒小菜,唱支曲兒表表心意!老朽冒昧作了首’漢江潮’,現醜啦!”
琵琶錚錚兩聲,鼓點咚咚接上,女樂先奏《降黃龍》引,笙簫咽雪,琵琶裂帛。忽聞清磬三響,二百女樂雁翅分列。韓素貞領十姊妹踏《拓枝》鼓點翩躚而出,紅綃旋如烽火灼空,臂釧鏗然作金戈聲。黃九爺白須飛霜,檀板擊節如更漏斷。
韓素貞振袖領唱《漢江秋》,聲徹長街:“鐵甲寒浸星鬥碎”
箏掃冰弦似河淩迸裂,忽摻戰馬長嘶。童陣執銀槍頓地,紅纓震顫如血霰紛墜。
“燧火照徹九重燈”
二百女弟子突舉菱花鏡,反射炬火直刺霄漢。夏貴不自覺地以袖障目,暗合鄢夜戰舊創。
“征衣未解擂夔鼓”
三麵蛟皮鼓品字列陣,鼓手袒背叩《六州歌頭》節。老卒抬出凝霜鎧,實為鹽雕,暗喻襄鹽資軍舊事。
“霜鬢猶可裂長穹”
黃九爺以槍蘸墨,素帛狂草“裂”字如斷戟。韓素貞躍三丈餘,白練瀉若銀漢倒懸。
“雙纛翻波虯龍遁”
四條赤膊漢舞動夏字旗,旗麵暗機翻轉現龍鱗紋。鼓風揚金屑如漢江瀲灩,忽化箭雨簌簌落。
“孤艋劈浪鬼神忡!”
童子以硫磺火把連作舟形,碧焰竄起似焦山火攻。全場驟暗,唯見火舟浮空搖曳,眾驚呼“莫是白河焚舟之役?”
“百戰肝膽浸漢水”
將領割指瀝血入黃甕,血絲暈散若霞染層雲。甕中倒影見城堞與殘月同懸,暗合“城頭月”詞意。
“一甕黃醅洗雕弓!”
鳴鏑射破酒甕,琥珀漿迸濺若箭雨彌空。
舞畢,眾舞者列“驚雁”陣,暗合守城箭陣,鬢間金簪振若弦鳴。
牛富捧出鎏金鸚鵡杯對夏貴說:“老英雄,此乃古’襄江紅’老酒,請夏公滿飲!”
夏貴接杯時,指尖觸到杯底刻字——“端平三年趙葵賜”。他眼神微動,思緒似回到那個烽火連天的年代。
王福突指江心:“快看!”
漢江忽現百盞河燈,俱是百姓冬瓜所雕,內燃魚油火炬。火光映水,與天上星子混雜,恰似當年夏貴夜襲蒙軍營時萬箭齊發之景。
一滴黃酒濺在夏貴鎧甲箭痕處,他撫著範天順新贈魚鱗甲,忽聞街角老嫗哭喊:“求將軍飲了這碗醒酒湯!俺三個兒都戰死在赤灘圃…”
夏貴整肅冠戴,跪接粗碗飲盡。酒入愁腸,化作英雄淚。
此刻鼓樂驟歇,二百舞者擺“天下太平”四字。黃九爺沙啞聲穿暮色:“列位請看——”指城樓處,但見守軍正將繳獲蒙軍狼旗擲入烽火,焦臭氣中殘陽如血,染紅“精忠報國”城匾。
夜色漸深,漢江潮聲依舊,襄陽城頭烽火未熄。長街宴上歡聲不絕,卻有明眼人見夏貴獨坐一隅,望江沉思。這位老將深知,蒙軍雖暫退,卻必卷土重來。此刻歡慶,不過暴風雨前片刻寧靜。
“將軍何故獨飲?”呂文煥近前問道。
夏貴舉杯對月,緩聲道:“此一杯,敬往日英魂;下一杯,當飲於破敵之時。”
江風驟起,卷起戰旗獵獵作響。漢江潮湧,似在為這危城明日之戰,擂響天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