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小說《鐵血襄陽》連載(76)
(2025-09-10 17:56:54)
下一個
第76章《呂文德詐降》
鄂州府的秋夜,長江水聲混著戰船鐵鏈的絞動,壓碎了打更人的梆子。書房內隻一盞殘燭,將“大宋荊湖製置使”呂文德的影子拉得猙獰如鬼。
他的手指如鷹爪般扣在《襄樊水陸圖》上,燭火躍動,將那方銀印照得忽明忽暗,仿佛他眉間烙著“製置使”三字的血印。案頭攤著一道密旨,朱砂所書的“歲貢”二字早被燭淚蝕出焦黃的窟窿,像一道潰爛的傷口。
呂文德突然劇烈地咳嗽起來,黑血濺上虎紐銀印,觸目驚心。他少氣無力地喚了一聲:“文彬……”聲音如破風箱般嘶啞。
燭火倏地被掐滅,又猛地重點。一明一暗間,陳文彬的身影從屏風後轉出,目光沉靜如深潭。
“此番赴燕京,任重道遠……”呂文德喘息著,袖中半枚銅虎符悄然露出獬豸紋路,猙獰如噬人之獸,“若見了那忽必烈老兒……”他喉間痰音翻滾,最終吞下了“可割漢南”四字,隻化作一聲歎息。
陳文彬的指甲無意間刮破了貢品清單的絹帛,發出細微的撕裂聲。他低聲道:“那劉秉忠乃忽必烈的心腹重臣……傳聞已將《武經總要》……”他喉結滾動,咽下未竟之語,“譯成畏兀兒文。”
燭火忽地一跳,映出他袖中半截魚腸劍的寒光。
呂文德眸光一凜,卻轉而大笑,故作豪爽:“此去若成……本帥賜爾武昌臨東湖五進宅!”言罷撕開密匣,地契上朱印如血。
陳文彬驟然跪地,山文甲砸出聲響驚起炭盆火星。“謝大帥再造之恩!”他叩首時額前血泥震落,眼神卻如淬火的刀。
呂文德伸手攙他,指尖冰涼如屍。“告訴忽必烈……”窗外忽然傳來三長兩短的鷓鴣啼,他聲音壓得更低,“老夫願獻……”密匣中“樊城”血書露出一角,如一道裂開的傷口。
陳文彬再度叩首,積塵簌簌而落:“卑職……領命!”
燭火猛地搖曳,呂文德突然暴起,血沫噴濺在江防沙盤上:“此乃詐降!待漢水汛至……”他一拳砸碎襄陽城模型,碎木刺入掌心,“本帥的霹靂砲……送韃虜喂江魚!”
“願為恩相效死!”陳文彬拱拳答道,眼底卻掠過一絲晦暗。
呂文德突然湊近,學了三聲布穀鳥叫,氣息噴在陳文彬耳畔:“記住……若見蒙古可汗……”半張血箋從他袖口飄落,尚未及地,窗外驟起烏鴉慘叫,如利刃劃破長夜。
陳文彬袖中魚腸劍徹底沒入黑暗。
《北使血鑒》
秋日的燕京郊外,遠山如黛,層林盡染。楓紅似火,銀杏鋪金,長空雁陣掠過高天,啼聲刺破殘陽的寂寥。
官道蜿蜒如蛇,野菊叢生,幽香暗浮,與遠處村落的炊煙糾纏成一片朦朧的暮靄。忽然,車輪軋過石板的咯吱聲與急促的馬蹄聲撕裂了曠野的寧靜——
一輛雙轅馬車疾馳而來,銅鈴叮當亂響。棗紅馬噴著白霧般的鼻息,鬃毛在風中飛揚,車夫揚鞭厲喝:“駕!”驚得灌木叢中雀鳥撲簌飛起,翅影掠過車窗。
車廂內,陳文彬的靛青綢衫已蒙上一層細塵。他指節緊攥著一把烏木算盤,用力至青白隱現,腰間玉佩隨著車廂顛簸不斷撞擊,發出瑣碎聲響。汗濕的鬢絲黏在額角,他忽聞銅鈴驟急,猛然抬頭遠望……
“官人,快瞧!燕京城到啦!”車夫沙啞的呼喊穿透簾幕。
陳文彬急掀窗簾,鎏金鉤撞上窗框錚然作響。風沙撲麵眯目,他眯眼望去——
永定門巍然矗立於暮色中,青磚冷冽如鐵,朱漆森然欲滴。門扇上銅釘如星羅列,簷角石獸張牙欲噬。吊橋前人群蟻聚,駝鈴混著卒吏喝罵嘈雜如沸,城頭“永定”金匾映著殘陽,灼目刺眼,似一道血色烙印壓向人間。
陳文指節摩挲著袖中虎符獬豸紋路,低聲自語:“終是……到了。”
風卷簾動,一抹殘楓撲入車內,正落在他膝前絹帛貢單“納幣”二字朱砂印上,如血滴蔓延。
《燕京孤影》
北上的驛道上,秋雨瀟瀟。陳文彬懷揣密匣,袖中血箋如烙鐵般滾燙。
忽必烈的金帳前,劉秉忠一襲黑袍,手持畏兀兒文譯卷,笑如春風:“呂製置使的誠意,大汗已知曉。”
陳文彬垂首獻上貢單,袖中虎符硌得腕骨生疼。他忽然想起呂文德咳出的黑血,那句未曾出口的“可割漢南”,以及武昌宅邸的地契朱印……
夜宴時,蒙古貴胄縱酒狂歡。陳文彬指尖摩挲魚腸劍紋,忽見一名幼童奔過,懷中抱著血檀木騎俑——正是呂文德所賜之物!
他瞳孔驟縮。呂文德連他獨子喜好都了如指掌,何嚐不是另一種挾製?
帳外忽起布穀鳥聲,三長兩短。陳文彬悄然離席,指尖血箋已被汗浸透。
《龍庭驚刃
秋日的元大都皇城,青空如洗。一陣清越的鴿哨聲由遠及近,灰翎信鴿結陣掠過琉璃瓦頂,翅聲撲簌驚動簷角銅鈴,叮咚聲碎落於深宮寂寥之中。
陳文彬鵠立丹墀,葛袍在風中獵獵鼓蕩。鴿影掠過他蒼白的臉,喉結微不可察地顫動,袖中五指早已掐入掌心,留下新月狀的血痕。
“陳先生,快隨咱家去見駕!”內侍尖細的嗓音刺破寂靜。
鎏金殿門轟然洞開,忽必烈踞坐於狼皮椅上,玄狐大氅如暗夜般垂落地麵。鷹目如電掃向殿門,手中匕首正挑開火漆封印,蠟殼碎裂聲在空曠殿內驚心回響。
“啪”的一聲輕響,羊脂玉印跌落紫檀案幾,“呂”字朱文如血綻開。
陳文彬撲跪於地,額頭重重抵上腥紅氍毹:“草野小民陳文彬,叩見聖主大汗!”聲線繃如滿弓之弦,幾乎下一瞬就要斷裂。
忽必烈以匕尖輕叩攤開的絹圖,冷笑聲如寒冰墜地:“呂文德這老狐狸……”刀光倏忽指向地上顫動的身影,“你家主子說要獻荊襄,怎知不是詐降?”
陳文彬伏地劇顫,汗珠自額角滾落,砸碎在冰涼青磚上:“呂帥含淚相托——‘但求活十萬百姓性命,願效當年吳越王歸宋舊事’……”雙手抖袖呈上泛黃絹本,絲帛簌簌如秋葉凋零,“這是漢水改道的密樁圖,樊城命脈全在此……”
輿圖應聲展開,朱砂繪就的河道如血蛇蜿蜒,吞噬了半幅江南山河。刀尖懸停在他喉間三寸,殿外鴿群再度掠過,羽翼劃破天光的聲響,像極了一支離弦的箭。(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