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資世界中,我們常常被那些營收大幅增長的公司所吸引。畢竟,誰不想擁有一家收入每年翻倍的公司?但現實是:增長並不等於好投資。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兩家經常被提到的 AI 基礎設施公司:英偉達(Nvidia)和超微計算機(SMCI)。它們都處於增長期,都參與到 AI 的熱潮中。但深入分析後你會發現:盈利能力、利潤率和護城河,才是真正決定公司長期價值的關鍵。
營收增長隻是開始,不是終點
SMCI 最近季度的營收增長了約 8%,看起來不錯。但問題在於:它的利潤率卻在下滑。
這可能意味著公司在犧牲利潤換取增長,比如降價搶市場、做低毛利訂單,或者在一個競爭激烈、護城河薄弱的行業中生存。
相反,英偉達不僅實現了 69% 的收入增長,而且 利潤率還在擴大。這正是可持續增長與被輕易取代之間的區別。
英偉達 vs SMCI – 最新財報數據對比
指標 | 英偉達(Nvidia) | 超微(SMCI) |
---|---|---|
季度時間 | 2025年4月(FY26Q1) | 2025年6月(FY25Q4) |
季度收入 | 441億美元 | 57.6億美元 |
同比增長 | +69% | +8% |
毛利率(GAAP) | 60.5% | 約 9.6% |
毛利率(調整後) | 71.3% | 未披露 |
淨利潤率 | 約 51.7% | 未披露 |
利潤率 = 護城河
高利潤率代表企業擁有強定價權和競爭優勢,而低利潤率往往說明產品容易被替代,進入價格戰。
英偉達的毛利率(調整後高達 71%)表明它有強大的商業護城河。即便麵對 AMD、Intel,或 Amazon 和 Google 的自研芯片,英偉達依然一騎絕塵。
這並不僅僅是靠硬件,而是靠整個生態係統:CUDA 軟件平台 + 優化硬件 + 深度集成的 AI 工作流程,使得客戶一旦采用就很難轉移。
相比之下,SMCI 主要銷售高性能服務器,是一個高度競爭、缺乏差異化的低利潤硬件市場。
投資人思維:別當“營收信徒”
作為投資者,你不是在買一隻股票,而是在買一家公司的未來。所以你要問:
在英偉達和 SMCI 的對比中,答案非常清晰:英偉達不僅在增長,更在主導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