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隨想

投資點點滴滴,在投資的道路上與大家共同學習
正文

長期投資中,大多數人表現不如市場,不是因為買得太高,而是因為賣得太早

(2025-08-20 19:55:59) 下一個

 

在長期投資裏,真正的敵人往往不是買入價格過高,而是過早賣出。

1. 偉大公司需要偉大的耐心

看看全球最成功的一些公司:微軟、蘋果、奈飛、英偉達、Meta 等。這些公司在過去 10 年、20 年甚至 30 年裏,都遠遠跑贏了大盤。可很多人忽略了一個事實——它們在成長過程中,幾乎都經曆過超過 50% 的深度回調。

對“弱手”來說,這樣的下跌無法承受,結果在低點賣出,最終錯過了隨後的巨大上漲。真正能拿住幾十年的人少之又少。而這正是複利的威力所在。哪怕年化收益率減少區區 1 個百分點,幾十年後,你的投資組合價值可能會差距巨大。

2. 價格 vs. 價值

股價隻是市場當天給出的報價,而價值則是你為企業未來的盈利和成長所支付的價格。短期新聞往往會衝擊股價,但對企業的基本麵影響有限。能專注於價值,而不是被噪音左右的投資者,才是最終的贏家。

3. 少數多倍股的力量

彼得·林奇曾說過:即便你的投資組合中隻有少數幾隻大牛股,其餘多數表現平平甚至拖後腿,你依然可能在長期獲得非常可觀的回報。換句話說,你不需要次次正確,隻需要在關鍵時刻拿住那幾顆“珍珠”,讓複利發揮作用。

4. 等跌錯過,追高猶豫

另一個常見錯誤是被負麵新聞嚇跑後,抱著“等價格再跌一點”的心態在場外等待。但多數情況下,股價並不會出現理想的深度回調。當股票突破新高時,投資者又因為“太貴了”而猶豫不決。結果就是,要麽再也不上車,要麽錯過了多年複利積累的巨大機會。


結論

長期投資的關鍵,不在於精準的買入時機,而在於耐心。要敢於在回調中堅持,不被新聞噪音左右,也不要在新高麵前猶豫不決。隻要專注於偉大公司的基本麵,並長期持有,市場的複利機器終將為你創造驚人的財富。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