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羅家碾、餘家灣
老家所在的地名叫「羅家碾」,由一座碾房而得名。小時候我們愛進到轟隆隆的碾房去看磨米磨麵,巨大的碾子被水流推動旋轉把碾槽裏的穀子磨成米,小麥磨成麵粉。碾房外的小河裏有魚有蝦有螃蟹可以下水去捉。
而這條小河就是環繞我家一圈後流過來的。小河邊長滿翠竹和芭茅,把一塊美麗的花果園圍起來彷佛一座小島,這就是我出生的家。當年選址和設計父親都讓最寵愛的太太作主。看起來母親選址的品味還是不錯的。
其實當時母親還很年輕,她在省師女中還未畢業就被父親相中,最後娶進家門,成為第三房太太。
在羅家碾這裏父母生兒育女,共九個孩子,我是最後一個,也是至今這輩人中唯一在世的。
(圖片說明:我們沒有小河當年的照片,此片是我前幾年請奶奶的孫婿拍的。他家就住在小河旁的高樓上,每次去他家都要讓我俯瞰樓下……)
餘家灣:二媽家的地名叫“餘家灣”,離羅家碾不遠。解放後餘家灣成了鄉政府。奶奶就住在鄉政府旁邊,我和奶奶在那裏度過了一段難忘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