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最近在網易新聞上登載的

(2025-06-30 16:18:39) 下一個

「 鎮反運動:辛亥元老和國軍投誠將領一年後皆遭鎮反

1950年3月和7月,中共中央政府先後兩次下達了鎮壓“反革命”的指示。但是由於人們的思維還陷於戰爭時期的寬大政策,力度還不夠大。於是1950年10月,中共中央再次發出鎮反指示,即有名的“雙十指示”,警告各地糾正“寬大無邊”的“右傾”傾向。
“雙十指示”是一個轉折點,鎮反運動從此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一批批的“反革命分子”被送上了刑場。由於人越殺越多,後期發出了刹車信號,到1953年11月基本告一段落,但零星的案例仍有延續。
尤其是對於起義投誠的國軍將領,“雙十指示”發出後,他們的厄運便到來了。」

根據研究中國近代史的學者楊先生報導:在鎮反運動中被殺的國軍將領共240多人裏,餘安民是第46名。

我再次用AI 查了父親的資料:

餘安民(1889年—1950年12月),四川崇慶人,是中國近代曆史上一位重要的川軍將領和政治人物。他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一期,曾參與辛亥革命和討袁戰爭,官至國民革命軍中將。1930年代至1940年代,餘安民在四川擔任多項要職,包括第21軍暫編第一師師長、府河護商處處長、四川省第四區(眉山)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等職務。1940年秋,他被任命為川康綏靖公署中將高參。 

1949年秋,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西南,餘安民與中共取得聯係,擔任西南民主聯軍第十縱隊司令員,並於同年12月在成都宣布起義,接受解放軍接管。然而,在1950年的“鎮反”運動中,他因曆史原因被判定為“反革命分子”,遭到逮捕並被處決。 

1984年11月11日,成都市在磨盤山公墓為餘安民舉行了追悼會暨遷葬儀式,盡管當時沒有找到他的遺體,骨灰盒中僅放置了照片和故鄉的泥土。 

餘安民的一生充滿了複雜的政治轉折和曆史爭議,既是舊軍閥體係中的一員,也在新中國成立前夕選擇了起義,最終卻在政治運動中被處決。他的經曆反映了中國近代曆史的複雜性和多變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Emily故鄉 回複 悄悄話 段末的連續問號皆不是作者本人加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