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這兩天股市大跌與MIT這個有關生成式AI的報告有很大關係,我讀了報告全文,總結如下

(2025-08-20 15:00:58) 下一個


https://www.databricks.com/sites/default/files/2023-07/ebook_mit-cio-generative-ai-report.pdf

The GenAI Divide: State of AI in Business 2025的報告,由麻省理工學院(MIT)和普華永道聯合發布。報告的核心觀點是:盡管企業在生成式AI上投入巨大,但絕大多數項目並未取得實質性成效,主要原因並非技術本身,而是企業在應用和戰略上存在“學習鴻溝”。

報告的幾個關鍵發現:

試點項目失敗率高得驚人
報告指出,高達95%的企業生成式AI試點項目都失敗了,未能產生可衡量的財務回報。隻有極少數(5%)的項目實現了顯著的業務影響,例如提升收入或降低成本。

投資與回報錯位
企業在生成式AI上的投資存在嚴重的資源錯配問題。超過一半的AI預算流向了銷售和營銷等麵向客戶的工具,但報告發現,AI在後台辦公職能(如自動化業務流程、優化供應鏈)中能帶來更強的回報。

內部開發風險高
報告對比了企業自主開發和從外部采購AI工具的成功率。結果顯示,從專業供應商處購買的AI工具成功率約為三分之二,而企業內部自主開發的AI係統成功率僅為三分之一。這表明許多公司在試圖“閉門造車”時麵臨巨大挑戰。

組織和流程是關鍵
失敗的項目通常隻是將通用AI工具(如ChatGPT)簡單地用於個人生產力提升,但這些工具無法有效融入企業複雜的現有工作流程。成功的企業則會把AI解決方案與特定的業務痛點緊密結合,並將其嵌入到現有的工作流中。

AI對就業的影響
報告認為,AI目前尚未導致大規模裁員。相反,企業更多是通過不補充離職員工的方式,以“軟性減員”的方式逐步調整員工結構。同時,員工未經授權使用“影子AI”的情況也給企業帶來了新的管理和安全挑戰。

總的來說,這份報告傳遞了一個明確的信息:生成式AI本身沒有問題,問題在於企業如何利用它。真正的挑戰在於企業能否跨越“學習鴻溝”,從零散的試點轉向有明確戰略、能解決具體業務問題的有效部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加州lalin 回複 悄悄話 這和我去年9月份的觀察結果類似,Ai的應用還是有段路去走。Ai在考試和日常事務搜索總結建議的應用效果比較明顯,企業用途主要是特殊任務的訓練數據不夠多,尋找和存貯企業數據本身的費用巨大,過去10年的大數據應用耗費了巨大的費用在數據搬運上。目前企業對AI應用的態度是比較謹慎的。然而在開發工具上,AI的確發展得飛快。未來依然可期。
kim317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ionhill' 的評論 : 謝謝老師
lionhill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rightLine' 的評論 : 倒是沒覺得這個報告有多少真東西,但X上不少人以它為excuse, 認為AI有泡沫股市估值太高賣的借口
BrightLine 回複 悄悄話 MIT就會胡扯,你真的能夠相信這些大學?現在麻省和斯坦福多出騙子,哈哈
lionhill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kim3172' 的評論 : 是的,準備長持,很難說最高能漲到多少,看好長期前景
kim3172 回複 悄悄話 可以問下老師RDDT準備長持嗎?大概看到多少?不是很了解這個公司,擔心拿不住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