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底的時候,我家的菜園基本上都種滿了。那天是個周末,朋友來家裏吃飯,順手帶來了兩棵瓠子苗。我一時有點為難,主要是菜地已經沒地方了。記得多年前曾在另一個朋友家看到過瓠子,他家種瓠子那塊地特別大,綠綠的一片。我這邊,最大的那塊地已經留給了南瓜,再種瓠子實在是騰不出空間。但朋友既然帶來了,又不好意思說不要,隻好先收下。
第二天,我下菜園巡視一圈,還是沒找出一塊像樣的空地。最後發現南瓜地的最頂頭,還有點空隙,離三棵南瓜苗有兩米多的距離,可以先栽上。我估摸著,南瓜短期內爬不到那兒,就算日後爬到了,那時瓠子也差不多應該壽終正寢了,到時候拔了騰地就是。
於是我動手拌了一些堆肥,混上牛糞肥,又撒了點草木灰,把那兩棵小苗安頓了下去。誰知它們長得出奇地快。眼看藤蔓越來越旺盛,我趕緊在南瓜地兩邊的木框上釘上兩根長木棍,作為支架,然後拉起鐵絲,又搭上一個尼龍網,讓瓠子藤往上爬。下麵則留出空間,方便南瓜繼續擴展。
我是6月9號種上的。接下來的幾周,瓠子長勢堪稱凶猛。每天都有大量新側枝冒出來,我不得不天天出動,把沒長雌花的側枝剪掉,隻留下有花的部分。畢竟隻有兩棵苗,營養有限,不可能養得起一大堆側枝一同生長。到了開花結果期,我又給它們補了一次複合肥,進一步增強了後勁。
第五周,瓠子開始結果了。從一個指頭大的小花苞,到能收的嫩瓜,大約隻要一個星期。這星期感覺速度更快,從開花到長成兩尺長的瓜,也不過五六天時間。上周我收了兩個小瓜,每個兩磅,今天又收了照片裏這個最大的,重達四磅!
我上網查了一下瓠子的吃法,據說營養還挺豐富。我第一次嚐試是燉了一鍋肘子肉,再把瓠子切片放進去。味道確實不錯,有點像冬瓜,又有點像西葫蘆。接下來打算試試蝦仁炒瓠子、素炒瓠子,還有朋友建議我用它包餃子。不過我覺得瓠子水分太大,包餃子可能不太合適。但像西葫蘆那樣擦成絲,做菜餅應該不錯。
(這個瓜厲害,重達4.1磅)
這還是我第一次種瓠子,居然就這麽成功了。下周去朋友家做客,我打算帶上一個大瓠子作為回禮,答謝他當初送的那兩棵小苗。算是一次意外的嚐試,也帶來了不少驚喜。
2025.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