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就我,我必就山。” 據說,這是一句源自伊斯蘭教的諺語,英文原文是“If the mountain won't come to Muhammad, then Muhammad must go to the mountain.” 傳說中,先知穆罕默德被要求顯神跡,讓山向他移動。但山絲毫未動,他便靈機一動,改口說:“既然山不來我這兒,那我就去山那兒。”話裏有點無奈,也透露出一種聰明的變通之術。
自從川普宣布解放日並向全世界開打關稅戰後,他一直期待各國俯首稱臣,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都來樂此不疲地“舔他的屁股”。不少國家的確嚇得屁滾尿流:以色列先跪了,日本、越南也爭先恐後。然而,對這些搶著示好、貼上來的熱臉,他非但沒有獎賞,反而當眾羞辱他們,把他們的做法稱作舔他屁股,讓這些國家顏麵盡失。
越南提議彼此取消關稅,聽上去倒是合情合理,但川普的貿易顧問納瓦羅在電視上冷冷回應:零關稅遠遠不夠。川普真正想要的,是這些國家雙手捧上一袋袋白花花的銀子,獻到他麵前。光動嘴舔是不行的,得真金白銀才算數。
結果呢?這些國家灰溜溜地收起了討好之心。而唯有中國立刻亮出報複性關稅的大旗,迎戰到底。中國宣布對美商品加征125%的高額關稅後,隨即表示,已經形同脫鉤,不再陪川普玩下去了。川普當然不肯善罷甘休,他可不是吃素的。他繼續提高稅率到145%,硬要壓中國一頭,心裏憋著一句話:跟懂王玩?看你尿不尿!
中國回應更是幹脆:推出一個短視頻,標題就兩個字——“不跪”, 不尿!看你怎麽著?我光腳的怎麽可能會怕你穿鞋的?
川普自然咽不下這口氣。但能怎麽辦?他的情緒化政策已經把美國的金融市場攪得天翻地覆。這是壓製懂王的最大核威懾。股市,一直是川普炫耀的資本。還沒當上總統時,去年10月股市上漲,他就在競選集會上說:你看,股票大漲,就是因為人們知道我要贏了。
可是,所謂解放日宣布之後,股市立刻像螃蟹一樣橫衝直撞——狂跌。川普躲去打高爾夫,裝聾作啞,掩耳盜鈴,仿佛聽不到市場的怒吼就算什麽都沒有發生。可是等他打球回來,就迎來黑色星期一。股市繼續暴跌,川普撐不住了,隻好祭出謊言組合拳。
他嘴上仍然嘴硬,但實際動作卻是認慫:對等關稅政策推遲90天,獨獨不肯放過中國。他一邊繼續加碼,一邊對外宣稱:我們已經和中國溝通過了,我和習近平通電話,今天早上我們有談判,關稅可能太高了,我們可以考慮降一點,但不會到零,中國必須吃掉145%的關稅,等等。
這類胡說八道,目標隻有一個:安撫市場。他和市場之間仿佛在上演一出情侶劇:市場稍微回升,他立馬變強硬;他一硬,市場就跳水,他又趕緊放軟,繼續放出口風要跟中國談判。中國商務部也沒閑著,每當川普說“我們在談判”,中國立刻反駁:“假新聞!”“沒有通電話,根本沒聯係”。
川普日夜盼望的中國來電,至今仍沒響起。
怎麽辦?還得想辦法與中國接觸。誠然,貿易戰對中國也傷害不小。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說得很明白:這麽高的關稅,對兩國來說都不可持續。而美國其實並不想真正與中國脫鉤。
準確說,是“想脫不能脫”。中國對美巨額順差一方麵顯示中國經濟依賴美國市場,但另一方麵也說明美國消費者離不開中國製造的物美價廉商品。說到底,問題不是“不想脫鉤”,而是“找不到替代”。一旦美國商店貨架空空如也,川普的信口胡說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這種局麵一旦激怒普通百姓和選民,將對川普政府和共和黨造成致命打擊。
於是,無論如何,也得找個出口。既然中國“不跪”,川普政府的擦屁股大師貝森特,隻好另辟蹊徑。
此刻,那句伊斯蘭諺語再次顯靈:“山不就我,我就去就山。” 正好,中國的何立峰率領的貿易代表團正在歐洲訪問,周末將在瑞士短暫停留。貝森特瞅準這個機會,決定與美方代表一同趕往瑞士,與中方舉行首次正式會談。而中國商務部在新聞發布會上證實了這個消息,並且強調是應美國政府的多次請求,才答應的這次會談。
這消息一出,市場反應正麵。但結果如何,還得看談判成果。若談崩了,市場風雲變幻將再起波瀾。其實不能指望有什麽突破性的協議,這次接觸至少是好的苗頭。
昨天,福克斯新聞訪談中,主持人問貝森特:“誰先打的電話?”因為中美之間誰先打電話已不隻是通信問題,而是“誰先跪”的外交心理戰。川普曾口口聲聲說中國來電,但每次都被中國商務部打臉:“沒有任何接觸。”
貝森特支支吾吾,憋了半天,隻擠出一句:“沒有第一通電話,是多方接觸的結果。” 這回答倒也妙,既回避了誰先打電話的問題,又避免了正麵尷尬。他不愧是川普麾下擦屁股的頭號幹將。
還有一個現象頗耐人尋味:所有要與美國談判的國家,都是忐忑不安地趕赴華盛頓。唯有中國“不跪”,更拒絕去華盛頓舔川普的屁股,自取其辱。
於是,就有了貝森特的“穆罕默德訪山之旅”。我們也隻能祝他此行“訪山”成功了。
202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