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看到著名女MAGA格林(Marjorie Taylor Greene)在國會山的宣布辭職,我確實愣了一下,感覺非常意外。我知道這幾天特朗普在用激烈的言辭對她攻擊,她也在以各種形式反駁,但現在看來她還是有點扛不住了,用土話說就是有點“草雞”了。不過,辭職這事兒還是來得有點太突兀,讓人不免懷疑,這位向來以強悍姿態橫行於華盛頓權力核心的女MAGA,是否終於遇到了真正無法正麵迎戰的對手?她給人的印象一直是那種在風暴中也不會退縮的人,但這一刻,她的脆弱被暴露無遺。
格林向來是特朗普陣營中最強硬、最忠誠的盟友之一。在過去數年裏,她幾乎是以戰鬥姿態替特朗普衝鋒陷陣的“旗手”。前不久,她公開宣布:一旦掌握了愛潑斯坦文件中的名單,她會毫不猶豫的在國會念出那些名字。大概正是因為這個承諾,她的命運才開始加速偏轉。所有人都心知肚明,那份名單裏極可能包含特朗普本人,以及當局想保護的一些政治盟友。說實話,我看到她當時在幸存者與記者見麵會上說出那番話,還是很佩服她的勇氣,也感覺她有底氣做這件事,畢竟她的行事風格有點天不怕地不怕的“虎勁兒”。
隨著她不斷推動文件透明化,還暗示批評特朗普在處理此事上猶豫退縮,這段曾牢不可破的政治關係終於斷裂。特朗普隨即展開他最典型的反擊方式:辱罵加威脅。他公開糞噴格林,稱她為由綠變黃的叛徒(traitor),並威脅會支持另一位候選人挑戰她的議員連任競選。對任何依賴特朗普基本盤的共和黨議員而言,被貼上“叛徒”標簽,再加上失去特朗普的endorsement,幾乎等同於宣告政治死刑。
在這層層壓力之下,格林選擇突然宣布辭職。她說自己拒絕成為特朗普麾下的“受虐妻子”(battered wife),並強調:她為那些14歲就被權貴男人強奸、販賣和利用的美國女性站出來,不應該導致被美國總統稱為叛徒和受到威脅。這番話表麵上看似憤然離場,但其中透露出的更多是無奈,她已經無力再承擔那場必敗無疑的權力對決。
然而,最令人唏噓的不是她憤怒的辭職,而是辭職背後的“悄然放棄”。她曾經為受害者站台的高調誓言,現在因離任而再無可能兌現了。作為普通公民,她不再受到憲法“言論或辯論條款”的保護,一旦以平民身份公開念出名單上的名字,等待她的有可能是來自權貴階層的層層訴訟與反擊。國會山的議事廳,是她唯一能安全讀出這些名字的地方,也是她唯一能把這些名字打入曆史黑名冊的場所。她的離開,使她徹底失去了履行承諾的舞台。當然,我相信會有哪個勇敢議員站出來讀出那些名字,但是力度遠遠不如這樣一個MAGA。
所以,格林的辭職既是一場憤然的抗議,也是一種膽怯的退卻。她不願、也不能再點燃與特朗普之間的全麵戰爭,更無力承受名單曝光後可能引來的法律風暴。於是,她選擇以一種悄然無聲的方式將誓言收回,把那句公開喊出的“我要念出每個名字”誓言”悄悄壓回到喉嚨裏,吞下承諾。
格林這一退,不隻是她個人形象的崩塌,也象征著一個更深層的現實:即便是自詡強悍、敢於衝鋒的女強人,麵對真正龐大的權力陰影時,也隻能選擇逃逸。她的退場讓受害者失去了一個可能為她們發聲的強悍女戰士,也讓公眾失去了可能見證權力透明化的曆史瞬間。看到她高調的誓言最終淪為悄然的放棄,我甚至也在猜測,她的辭職是否也是為了躲避履行她信誓旦旦的承諾呢?
所以,女MAGA辭職這事兒,在這一刻就顯得格外刺眼,也格外耐人尋味。
2025.11.24 於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