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寫過一篇關於 Google 的文章(原文鏈接: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82458/202507/19636.html? )當時我就認為市場低估了 Google 的長期價值,而它的業務基本麵遠比外界討論得更紮實。後來在股價大約 180 美元時,我買入了約一百萬美元的 Google。隨著股價快速上漲,我在 280 美元附近全部賣出,獲得了一次非常理想的收益。
其實,我還有一些多年前以 30 美元左右買入的老倉,多年時間讓這部分倉位已經漲了十倍,更讓我體會到長期持有優質公司的真正回報。
另外,幾周前我還買過 GGLL 這種 Google 的杠杆產品,到現在已經有大約 30% 的收益。雖然隻是一筆輔助性的倉位,但表現相當亮眼,也算是從另一個角度受益於 Google 的上漲行情。
今天更出現了一個推動情緒的事件:巴菲特披露伯克希爾增持 Google 的消息一出,市場明顯變得更樂觀。我看到消息後幾乎沒多想,直接在 Robinhood 平台的盤後以 281 美元又買入了一些 Google。雖然這次不是大倉位,但算是繼續執行自己的長期觀點。
回顧我之前文章裏提到的幾個關鍵點,如今看依然成立:
Google Cloud 的增長持續穩健,大型企業客戶的采用率不斷提升,這是一條長期向上而且可持續的曲線。
廣告業務和 YouTube 的生態依舊牢固,為公司帶來源源不斷的現金流,讓它有足夠的資本投入未來的技術和基礎設施。
Google 在 AI 基礎設施上的優勢正在被更多機構投資者認識到。尤其是自研的 TPU(張量處理單元),這不僅是高效的訓練和推理芯片,更是 Google 在 AI 戰略中真正的護城河之一。TPU 讓它在算力供給、成本控製和大規模部署上具備獨特優勢。
在“科技七巨頭”中,Google 的估值仍相對合理,成長性和安全邊際並存,是市場中少數依然具有空間的巨頭。
這些因素疊加起來,讓我對 Google 的長期前景更有信心。短期行情總是起伏不定,但隻要企業的基本麵持續增強,長期價值遲早會反映在股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