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OpenAI 和穀歌都下調了 AI 視頻和圖像應用的免費額度,原因都一樣:AI 創作需求太猛,算力完全跟不上。大家都在盯著 GPU,但在我看來,真正進入超級周期的不是單一 GPU,而是整個芯片宇宙。
未來十年的核心變化是全鏈條重建:GPU、ASIC、Trust 安全芯片、Chiplet、小芯片封裝、高帶寬存儲、高速互聯、本土代工體係、端側和邊緣 AI 芯片都會進入長期成長周期。AI 內容生成隻是第一波,未來的算力基礎設施、供應鏈重構、產業安全和本土製造才是更大的主題。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現在的倉位結構是:Intel(INTC)倉位最大,大約是英偉達的兩倍;AMD(AMD)倉位中等,大約是英偉達的一半,並且還在繼續加;英偉達(NVDA)作為底倉。前幾天我又加倉了大約半米 INTC,1米的AMD和2000股的英偉達。
為什麽重倉 Intel?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詳細邏輯在這裏: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82458/202510/20744.html
簡單說三個原因。
第一,Intel 是目前美國最有能力打“全鏈條芯片仗”的公司。從設計、製造、封裝到 CPU、GPU、AI ASIC、安全芯片、服務器、本土產能和代工體係,Intel 的體係完整性在這個時代非常重要。AI 越進入基礎設施層,供應鏈安全和本土製造越重要。
第二,Intel 的代工、封裝和本土產能是巨大的被低估期權。大客戶不願意完全依賴台積電,AI ASIC 爆發,美國政策傾斜,隻要蘋果、高通、特斯拉或雲廠商給它大單,Intel 的彈性非常大。
第三,Intel 當前估值低(180B遠小於英偉達的5萬億,也隻是AMD的一半)、預期低,反而是最有彈性的籌碼。相比已經漲了很多、預期很高的公司,Intel 的反轉空間更大。我可以承受波動,所以我把它放在組合最核心的位置。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我看輕 NVDA 或 AMD。恰恰相反。對我來說,這三家公司都應當買,它們不會互相消滅,而是會長期共同存在。
英偉達在高端 GPU 生態上的領先地位短期內沒人能撼動,是整個 AI 訓練體係的基礎;
AMD 在 GPU、端側、AI 加速和性價比上快速追趕,有成長空間;
Intel 體係完整、彈性大、估值低,可在未來供應鏈重構中受益最大。
對我來說,這不是“押寶誰贏”,而是相反:它們都在一個上升的超級周期裏,各自扮演不同角色。我不認為未來隻會剩下一家,相反,我認為它們都會一起存在,而且都會賺錢。
AI 的需求遠沒觸頂,算力缺口越來越大。GPU、ASIC、NPU、Trust 芯片、存儲、互連、封裝、代工,每一個方向都會是長期好生意。
如果英偉達股價繼續下跌,我會繼續加倉。不做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