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果天天打卡上班
你會發現世界是個局,什麽都有既定軌道。我全獎出國留學,工作十年。
一路走來,按照“標準人生劇本”行進:名校,好工作,好技術,兼職管理。
看起來順理成章,也似乎在“正確的軌道”上。但那幾年,我越來越清楚地感覺到:
自己被係統化了。被 KPI 驅動,被標簽定義,被“穩定”困住。
每天都在循環:會議、匯報、編程、daily stand up、release,再循環。
每天疲於奔命,有點像最近流行的那首“沒出息的歌”。
忙完工作,忙娃,連滾帶爬地把生活維持在軌道上。
那時候我常常笑自己,感覺就像個 NIPC(遊戲裏虛構的角色,不是真實的人),
在別人的劇本裏一遍遍打怪、升級,卻忘了為什麽開始的。“沒出息”。
二、辭職,離開職場的金鎖鏈
有一天我突然問自己:如果這一切都停下來,我還剩下什麽?
於是,我辭職,離開了職場的金鎖鏈。
我開始創業。前幾個公司都失敗了。
那段時間,我經曆了焦慮、迷茫,也無數次懷疑自己。
但我從沒後悔。因為那是我第一次,真正靠自己去理解“自由”這件事。
後來,我賣掉了第一個成功的公司。
但我知道,那不是終點。
我在第二個公司繼續拚,目標是做到更高的營收更多的用戶。
不是為了證明什麽,而是因為:我想親手改寫這場遊戲的規則。
三、從創業到投資:另一種學習
我正式開始炒股是一年前。
那時從子女論壇偶然點進投壇財富壇,突然發現一個新世界。
我心想:為什麽要依賴那些職業投資經理?
是因為富人蠢人多嗎?
他們滿口專業術語,卻回報平平,甚至胡言亂語。
於是我決定:不如自己動手,自己學,自己投。
投壇財富壇隻是我學習投資的一站,但不是終點。
我也可以很坦然地告訴那些懷疑我的人:
是的,我有時確實虧過“米”。
不過呢,哈哈,因為我的資金規模很大,一點波動就超過“米”了,賺米的時候更多。
這就是遊戲的一部分,我樂在其中。
對我來說,買股票就是買公司。管理一個公司和投資一個公司,有很多相通之處。
炒股成了我創業過程中的調味劑,也讓我樂在其中。
很多我買的股票,都是我在工作或創業中打過交道的公司。
我研究它們的護城河、技術優勢、市場前景,這些分析反過來也啟發了我的創業思維。
我甚至因此參加過英偉達在 San Jose 的年會、亞馬遜在拉斯維加斯的年會,以及其他多家科技公司的會議。
這些經曆讓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商業世界的邏輯:資本、技術、創新與執行,本質上是一盤棋。
四、被誤解,也被理解
事實上,我的財富早就自由。
我以前就在論壇說過:即使股市腰斬,我依然是財富自由。
很多網友以為我在吹牛,但他們不知道,
我在說這些的時候,其實已經打了很多折,盡量低調,用他們能理解的角度去表達。
我已經比任何時候都謙虛,也比任何時候都低調。
我不需要證明什麽,隻想走自己選擇的路。
而現在,我也離開了投壇財富壇。
不是因為憤怒,而是不想再把時間浪費在無止盡的爭論和消耗中。
我自己還在管理團隊,做研發,幾乎 24x7 都在忙公司,哪有時間和人爭辯。
他們隻是讓我更清楚地認清了人性。
其實我以前就在貼文中說過,我又不是美元,憑什麽讓所有人都喜歡我?
隻是極端的網友一而再地讓我認識到人性的複雜。
當然,也有很多網友讓我感到溫暖,讓我看到人性中真誠、善良和共鳴的那一麵。
我上一篇告別投壇財富壇的貼文,有九十多個留言,真是令人感動。
那一刻,我覺得自己沒白寫,至少還有人讀懂了文字背後的真心。
五、真正的自由
沒有眼界的人,永遠無法理解我所看到的風景。
那就讓他們留在原地吧,我隻管繼續走自己的路。
一路走來,我逐漸明白:自由,不是不上班;財富,不隻是數字多寡;
真正的自由,是你有能力決定自己想成為什麽樣的人。
所以,現在的我,不隻是辭職、創業、投資。
我更重要的目標是:跳出這個局。
跳出被定義的軌道,跳出穩定的幻覺,跳出別人設定的“成功模板”。
我想活得清醒,也想活得自由。
我想成為下棋的人,而不是一個局中的棋子。
非常敬佩你,有跳出來的勇氣和決心,命運也因為你的勇氣智慧和努力,給了你很多人無法企及的回報。你應該是非常聰明的人,可以在那麽短的時間精通期權,仰慕一下!
而且真正的自由是能夠說“不”,你做到了!
而且真正的自由是能夠說“不”,你做到了!
十載愁煩惱。
創業連番終歸無,
辛苦誰知了?
財富須投資,
股市多回報。
已是攔腰亦自由,
坐待春更好。
https://youtu.be/7JDohpxeT4I?si=5k1-6NohXwXSBGQQ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48304/202510/11314.html
還是希望你能滿足壇裏大部分人的願望回到壇裏,其他少數人不理會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