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1.1 武大郎和武二郎;1.1.2 將軍扣兒
張三郎(如圖4)九歲那年的一天,剛從爺爺鄧國公的家裏回來,哥哥武二郎就跑來找他,神神密密地說:“猴哥回來了!他的衣服可奇怪了。他還有天書。天書的羊皮紙是白色的,上麵寫滿了奇奇怪怪的符號,說是龍文,誰也不認識!就隻有猴哥能讀。”
張三郎不信,說:“你騙我!哪裏來的猴哥!?“
武二郎(如圖2)回答:“咱大哥從小被寄養在別人家裏了。他長得跟猴子一樣。那家人說,“如果不把他送回來培養一家人之間的感情。他長大後就不會認同咱們是兄弟了。所以他的養父母就他把送回來了。結果,他現在真的不朝咱媽叫媽!”
張三郎來到了武大郎(如圖1)的房間,向他問好。武大郎不情願地向他展示了他從巫毒學院帶回來的課本。張三郎剛翻開書,武二郎就湊了過來。武大郎立刻把課本收了回去。不讓他們倆看了。
一天,武大郎拿著書就來找張夫人(亦作媽祖)了,說:“你這個壞女人!”
張夫人生氣了,“你不叫我媽,還罵我”,就打他,問:“你為什麽說我是壞女人?”
武大郎一邊哭,一邊翻書給她看,說:“你看你兒子把我的書扯得!”
張夫人一看,確實,那書有的地方被扯去了半頁,有的地方被扯去了整頁,就把武二郎叫過來,也打了一頓。
有人告訴張夫人,“你不能打孩子,你越打他,你們的母子關係越生分!你應該和他交談,解決問題。”
張夫人就問武大郎,“你認為說我不是你媽?”
武大郎說:“你那麽高,我這麽矮!”他還畫圖,用遺傳學原理來解釋。禮敬公和張夫人就請這方麵的專家,例如相麵先生,來和他辯論。結果,請來的專家辯論不過武大郎。不久後,這事就傳開了,附近找不到這類專家了,因為人家來了,如果輸了,就壞了名聲。禮敬公夫婦就花重金,從外地請專家來。武二郎看見就因為這位猴兒哥,父母一盒子,一盒子地給人家金銀,氣憤得不得了。據傳說,張夫人找人修補武大郎的書,也花了很多錢。這場辯論持續很長時間,終於把武大郎辯論敗了。
1.1-2
自從武大郎回來了,禮敬公夫婦就帶著孩子們走親戚,到處給親戚朋友送禮。到爺爺家時,爺爺看了武大郎打猴拳,高興的不得了,大叫:“這是我孫子!”爺爺還領著他們去到了一家姓孫的,馬戲團家庭。武大郎看見那家人的身高都和他差不多,高興了,和他們一起玩起了馬戲團的雜耍。武二郎也和他們一起玩。武大郎爬到了高杆的頂端。禮敬公看了,害怕了,喊:“危險,快下來!” 張夫人說:“沒事,我在這接著他。老張公把兒子拉出了院子,對他說:“孩子的母親都不害怕,你怕什麽!” 過了一會兒,張三郎也出來了。爺爺問:“和他們一起玩唄!出來幹啥!?” 張三郎回答: “看著都害怕!”
據傳說,從這次旅行以後,武大郎接受了禮敬公是他的父親,但仍然不接受張夫人(即媽祖)是他的母親。而武二郎從此稱呼他為孫猴子。
1.1-3
一天,爺爺,老張公(即鄧國公)來找張夫人說,“我有了一個計劃,讓武大郎和我玩一段時間。” 老張公給武大郎講:“傳說我們這種小人源於一個已經滅亡了的國家,鄧國,所以現在人們都稱呼我們為鄧人。我們的祖宗也曾經姓鄧。人們一聽說姓鄧,就知道我們是小矮人,所以我們的祖宗就改成了姓孫。我曾祖父忽然有了一個奇怪的想法,娶一位具有將軍血統的大個子媳婦,改良遺傳基因。他研究發現你媽家她們張家的閨女具有很強的將軍遺傳基因,於是他就改姓張了。他還建立了一個特別的基金,攢錢,娶一位張家的閨女做媳婦,培養出一位將軍。他的理想被我我實現了。我的兒子娶了你媽,生出了你和武二郎。你們倆都有將軍的特質。”
武大郎問:“我的什麽特質是將軍的特質?”
老張公忽然向路邊的幾個孩子喊:“你們都過來,誰能爬到這棵樹的第三個樹杈,我就給他買一串糖葫蘆。”幾個孩子很快就爬上了樹,下來後得到了糖葫蘆。老張公問武大郎:“你能爬上去不?”他很快就爬到了樹頂,下來後也分到了糖葫蘆。有幾個孩子試過了,但爬不上去。老張公問他們:“你們不想要糖葫蘆嗎?為什麽不爬上去?”那幾個孩子都回答:“想要,但我爬不上去!”老張公也為他們買了糖葫蘆,轉頭告訴武大郎:“我和你爸爸都像這幾個孩子一樣,不會爬樹!”
老張公(又名鄧國公)領著武大郎來到了賣馬的市場,對他說:“你爸爸騎驢,你媽媽騎馬。”
武大郎立刻反駁道:“不對!我爸爸騎馬,那個女人(媽祖)騎驢!”
“那我們去問問!” 說著,張公領著武大郎問一個人:“你教過的最笨的學騎馬的人是誰?” 那人回答:“你兒子禮敬公是其中的一個。我前半輩子總共教過四五個學不會騎馬的人!”
老張公又問另外一個人同樣的問題,那人回答:“我一共遇見過七位學不會騎馬的人,你兒子禮敬公是其中之一!”
老張公對武大郎說:“為了教你爸爸學騎馬,我曾經為他請過十多位教騎馬的老師。有五位老師,教幾天之後就拒絕繼續教你爸爸學騎馬了!”
這時,很多人圍了過來,問:“這孩子是你的孫子嗎?他會騎馬不?”老張公有禮貌地回答:“他是我兒子禮敬公的兒子!” 老張公來到一匹高頭戰馬的旁邊,問馬的主人:“我能借用一下你的馬不?”那人回答,當然可以!老張公又問武大郎:“你會騎馬不?”
武當郎蹭一下蹦到了馬背上,策馬揚鞭,像似騎士一樣,跑了起來。人們看見他個小,腳沒蹬在馬蹬子上,而是雙腿夾住了馬背,像似粘在了馬背上一樣。回來後,武大郎一勒韁繩,做了個立馬揚鞭的姿勢。
老張公摟著武大郎問一個曾經放棄教禮敬公的馬術老師:“你說我們家的人都學不會騎馬,他是我的孫子不?”
那位馬術師回答:“他的這個擅長騎馬的遺傳基因來自他的母親,張夫人,不是來自你兒子禮敬公。張夫人她們家具有將軍血統,祖上出過好幾位大將軍。”
老張公把武大郎推到了他的麵前,問:“我想把他培養成大將軍,你看怎麽樣?”
那位馬術師反問:“他會射箭嗎?”
老張公問:“誰有弓和箭?”
有人回答:“屋裏有,我給你取來!”戰馬的主人縮短了鏈接馬鐙的繩索。武大郎接過弓和箭後,又飛身上馬,一邊跑馬一邊射箭。最後的三箭是轉身向後射的,都射中了把心。”
那位馬術師對老張公說:“我隻是個販馬的,說什麽您別在意!”
老張公答:“你隨便說!”
馬術師說:“他完全繼承了他曾外祖父,張大將軍的將帥基因。如果他能成為將軍,他的功績會遠遠超過他的曾外祖父。”
有人說:“他的身材那麽小,怎麽打仗啊!”
馬術師說:“我說如果他能夠成為將軍,就將是一位偉大的將軍,因為大將軍打仗靠的是智慧。這孩子完全擁有學習排兵布陣智慧的特質。”
老張公開玩笑說:“我請你做我孫子的馬術師,你看怎麽樣?”
那位馬術師問:“他是不是那位把我們這裏的相麵先生都趕走了的武大郎?”(注,有些相麵先生因為辯論中輸給了武大郎,丟了麵子和生意,所以離開了乾塘關。)
老張公回答:“正是!”
馬術師回答:“那我不收他這個徒弟,我在乾塘關混了大半輩子了,不想換地方工作!”
1.1.2-2
這天,老張公帶著武大郎來到張夫人父母的聚居地。一下車,武大郎就開始抱怨:“這個地方所有的店鋪都是那個女人(媽祖)家的,我們到這裏來幹什麽?”
老張公領著武大郎走進了一家店鋪,裏麵的掌櫃的向他打招呼,是故人重逢。接著,他們倆依次走進了每一家店鋪。裏麵的老板都向老張公打招呼。
武大郎問:“爺爺!為什麽你認識這裏的每一位老板?”
老張公回答:“這些店鋪以前都是我的,是我送給他們張家的!”
武大郎問:“你為什麽送給他們家這麽多的店鋪?”
老張公回答:“我們鄧人喜歡娶大個子女人做媳婦。在你爸爸向她求婚的三年前,我買下了她們家周圍的所有店鋪,並且立了一個特別的規矩,“顧客每次買東西,可以問一個商業方麵的問題。你媽媽喜歡做生意。她的生意經就是從每次買東西問一個問題學來的。當你爸爸向她求婚時,我買通了所有她認識的人替你爸爸說好話!”
武大郎問:“那她不感覺這事奇怪嗎?”
老張公回答:“她問這個問題啦!我的店鋪老板回答,‘我們張公做生意是以服務社會為宗旨的。他在全世界有三千多家店鋪,第一目的都是為顧客提供方便,利益顧客,而不是以尋求經濟利益為第一目的的。為此,國王賜予了他 ‘公’的爵位。”(注,“公”在公爵高低排位上相當於“王”,是最高的爵位)。
1.1.2-3
在一個十字路口,老張公又說:“我知道關於你媽媽的每一件事,例如,她扣衣服紐扣的順序和你爸爸不一樣!”說著他麵對武大郎站著,解開了上衣的扣子,然後按照張夫人係扣的順序又把衣服扣上了。老張公又說,“這種係紐扣的順序,你有必要記下來。”說著,他讓武大郎把他自己的衣服扣子解開,按照她媽係扣的順序把衣服扣好。張公還蹲下來為武大郎糾正錯誤的係扣姿勢和順序。
武大郎問:“那我爸爸是怎麽係扣的?”
老張公又站到了武大郎的麵前,解開了衣服扣子,說:“你爸爸係扣的方式簡單!他就從上向下,一順地扣下來了!”說著,他開始模仿禮敬公的係扣動作。
武大郎問:“為什麽她這麽係扣子?”
老張公回答:“我從她小的時候就開始研究她。她很小的時候就這樣係紐扣,直到現在。自從她們家的傭人告訴我她這個與眾不同的係扣方式,我就開始研究,到現在我也沒琢磨明白她為什麽那樣係扣子!”
1.1.2-4
張夫人發現自從武大郎從他爺爺家回來,總找借口,進入她和禮敬的臥室看她和禮敬穿衣服。一天,外出之前,她故意等他來偷看時,匆忙地穿上外套兒,一邊向外走,一邊匆忙地係紐扣。她發現武大郎在直瞪瞪地看著她係紐扣,百思不得其解。
一天,張夫人在幫武大郎整理房間的時候,翻出了一件他的舊校服。她發現領口已經被撕爛了,就扔到了地上,準備隨後扔掉。武大郎急忙過去撿了起來,說,“這件衣服是我巫毒學院的校服,我想留著作紀念。”
張夫人再次查看衣服,說:“既然你要留作紀念,那我幫你把它修好。”
武大郎指著領口處已經嚴重損茬的布料說:“補不了了,這兒都已經損茬到接縫了,布料不夠用了。”
張夫人說:“補這件衣服,得先把這布料織出來,然後再補。”
武大郎奇怪地叨咕:“衣服上的布,怎麽織?”
張夫人說:“能織!你跟我去裁縫鋪看看,就明白了。我得先讓他們幫我畫個樣兒,他們畫得又快又好。”
到了裁縫鋪後,張夫人先說武大郎要看 “織補”,請裁縫店的人示範給他看。然後她就和一位裁縫開始研究如何修補武大郎的巫毒學院校服。
當裁縫鋪把他的校服送了回來,武大郎驚奇地發現他的校服的領口處被織多了好多布,迷惑不解,但沒問。武大郎常去看他的校服,在焦急地等待著張夫人去補他的校服。
這天,張夫人修補完了校服後,就出去了。她回來後,發現武大郎已經把校服穿在了身上,正在捉摸著係紐扣。這件修補後的校服的領口和以前的有些不同。武大郎琢磨著,還是把紐扣係上了。張夫人在一邊看著,沒出聲。隨後,她拿出了一個金元寶讓武二郎給裁縫鋪送過去,把剩下的錢拿回來。
武二郎發現拿回來的剩下來的金子很少,要查賬,是什麽東西花費了那麽多的金子。裁縫給他解釋,那件校服所用的線是重慶那地方產的蟬絲線,很貴。而張夫人要用含絲量更高的金絲線來修補,金絲線更貴,所以才花費了一個金元寶。
1.1.2-5
張夫人聽見武二郎和武大郎又在屋裏打起來了,跑了過來,看見武二郎正在撕扯武大郎的衣服領子。她過去就打了武二郎兩巴掌。武二郎哭著跑了。武大郎一邊哭一邊係扣子,還叨咕,“又被他給扯壞了”。張夫人蹲了下來,一邊說“沒壞,是你係得順序不對,”一邊解開他係上的扣子。武大郎推開了張夫人的手,一邊叨咕著“這怎麽沒壞呢!?” 一邊琢磨著自己係扣子,但他怎麽也扣不上。張夫人又蹲下了,說: “這是咱們家祖傳的 ‘將軍扣兒’是雙層扣兒。我來教你怎麽係! 你得先係上裏麵層的一半,然後以這個順序係外麵層扣子,然後在底下一拉!”校服果然沒壞,被張夫人給係上了。
武大郎要解開扣子,自己練習一下係將軍扣兒,可他怎麽也解不開,就說:“媽你幫我解開,我再練習一下係將軍扣!”
張夫人(媽祖)聽後,一邊流淚一邊說:“要解開將軍扣兒,你得先在上麵拉一下,然後再解扣子!”這時,她聽見在一邊偷看的武二郎跑了,就追了出來。
武二郎哭著說:“那個孫猴子叫你一聲媽,你就高興地哭了!我總叫你媽,也沒見你笑過!”
張夫人帶他來到了金庫,指著儲備區的架子說,‘你還記得這裏以前是什麽樣吧!我們家的儲備資金是三年的收入,全花沒了。剛才那個金元寶是我在流動資金架子上拿的。你若再打你大哥,咱家就要破產了!那咱們都得像那家姓孫的馬戲團的人似地,住在大街上了。”
武二郎害怕了,說:“媽!以後我再也不打大哥了!”
返回三皇五帝的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