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秋節,我從早上起就感覺懶散,什麽事也靜不下心來做。
於是開始我自己的閑逛----尋找我以後可能會去讀的小說和電影。
人的心情隨時會變,我也是這樣,經常臨時起興,找一堆自己當時做好了標記,過後又會刪去的東西存放一下。反正都是虛擬的東西,得失都隻在點擊之間,好過買買買的實物堆積。
中午睡了個午覺,這在我是少有的事。自從我來到這裏,由於環境嘈雜,經常晚上睡眠受影響,半年來睡眠質量一直不好,但我又沒有午休的習慣,就一直過著睡眠不足的日子,沒想到我能借著中秋節,無意間睡起了午覺。
午覺之後感覺神清氣爽,這讓我產生以後我也想多睡午覺的向往。我勸自己別擔心增加午睡會影響夜晚的睡眠。隻不過都隻是習慣而已,舊習慣打破了,新習慣能自然養成。隻要休息好了就行,加了午睡,也許以後早上可以早醒,那就會多出時間來晨讀了,等於拿中午的時間換回早上的時間。
午覺之後我考慮晚餐的事情。隊友近來忙得差不多又把家當旅館用了,我不知他還記得過節的事不。我發信息問他何時回來吃晚飯,他很快回答,五點半還有一場會。我估摸一下,六點半結束會議,會後可能續聊,怎麽也得到七點半左右才回得了家吧。
於是找個費事的菜來做做,想起了“獅子頭”。平時很少做的,那是一團團實在的葷菜,我用手將它摔拍得圓滿點,再用小火清燉它一兩個小時,那就把火候、時間與醇厚的節日滋味都安排妥當了。
灶上燉著“獅子頭”,我打開電視看看中秋晚會。等到七點多,隊友果然回來了。他進門就去洗手,然後去煮米粉,沒多久我們就開始就著“獅子頭”喝起滑嫩的河粉湯來了。
煮粉是隊友的真愛好。從年輕時陪我在店裏吃過新鮮的河粉之後,他就許下了承諾,要一輩子煮我們一起吃的河粉了。
此地雖然華人不多,但在一家中國超市給他找一家店,那店裏從早到晚都出售他們自製的新鮮河粉,這樣每次去購物他都少不了買上幾磅新鮮河粉回來,然後我們能一起享受幾天他的煮粉之樂。
簡單的晚飯之後,我們去看月亮。
公園隻隔一個街區,走走就能到。走去的路上,我們在街邊遠遠就聽見從黑暗籠蓋的樹下發出的大笑聲,走近了又聞到濃烈的大麻臭味,驚得我趕緊抓緊隊友的胳膊,跟他快速經過那裏。
公園裏沒有其他人影,也沒有常見的野鹿的身姿。我們找到開闊的大草坪,仰頭去看月亮。那月亮初看銀白如玉盤,細看能看見它四周有淡淡的月暈。
隊友說半夜會有雨,空氣的濕度在漸增,月暈會越來越重。我們走到秋千上坐下賞月,那裏的樹木高大,月亮懸在樹梢間忽隱忽現。
他背著月亮坐著,高高地打起了秋千。我笑,你這哪是賞月,你這是拿月亮曬背啊!
他也笑。大晚上在月下蕩秋千的那個老男孩,那份悠閑竟惹得他開心了好一陣。
我們總算沒有錯過中秋日的慶賀,也沒有辜負月下該有的好時光。
回家之後我們繼續看晚會,聽著歌兒隊友又歪著身子打起瞌睡了。他也睡不了太實誠,時不時咪著眼睛回答我的幾句感慨。我見他那疲乏的樣子,催他安心去床上睡覺,他蹉跎了一陣就還是去了。
剛等他睡安穩,兩個孩子又視頻過來了。女兒那邊剛請完客,邊收拾碗筷邊和我們聊著,兒子在圖書館裏,為了方便說話,他挪去了一樓大廳的角落裏。
女兒發了她做的月餅和菜式過來。女兒做的月餅還是那樣憨厚可愛的樣子,她總能將原本要求混圓的中式月餅,詮釋出她特製的東倒西歪、不知是古樸還是新穎的童趣意味來,讓我望著那些月餅,不由得產生出猶如望見了小寵物般的憐愛之意來。
自從女兒離家讀書,她很快學起了自製月餅,而我也在不知不覺中,悄然放下了自製月餅這一節日瑣事。
兒子發了他的中餐盒飯圖片過來,他悶悶地說,每當想家的時候,他就去買中餐盒飯來吃。我們問他好吃嗎,他說還行還行就是油多了點,就那麽幾句話,弄得我心裏有點發起酸來。
跟孩子們視頻,我們被兒女喂養了一通甜寵加一絲辛酸的複合滋味。這中秋之夜,我們曬過了月亮,接受了月亮女神的陰柔滋養,也再次償到了家人間與世不同的親蜜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