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著油管,每天在那裏看一集的《命懸一生》。由於進度慢,對故事情節的了解我自然不那麽迫切了,反倒有更多時間來理解這部劇除故事內容以外的東西。
當故事完成吳細妹敘述的視角部分,進入到倪向東視角的敘事部分時,我基本確定這是一部以碎片敘事、“拚圖”方式遞進完成的懸疑劇情片。
吳細妹的視角和她的敘述常常不一致。這在一般劇裏不多見。吳的視角揭示她的成長經曆,尤其她的幼年與第一段婚姻,讓人感覺那是真實的。但後來的視角與敘述逐漸讓人起疑。裏麵的警察向她提問,充當引導觀眾思考的作用。觀眾的疑問由吳細妹隱瞞前一段婚姻家暴事實,反說頭婚美滿起開始層層深入。這種故事視角與角色敘述的差異給出吳細妹方所願的拚圖塊,由於故事視角為吳細妹奠定了深厚的受害者身份,對於視角展示的內容,觀眾會從同情的眼光裏去趨向於相信,但她自己的敘述與警察的引導所產生出的與故事視角的偏差,使觀眾漸生疑惑與理性,這些能成為後麵懸疑的引子或鉤子,讓人對凶殺發生的動機進行思考。為情犯凶還是為騙保設局成了觀眾看完這部分之後的最大疑問。
等到故事的視角轉換到倪向東這方,觀眾的立場又被切換到有利於他的立場上。圍繞他的視角再次把角色打造成為一個受害者的形象,隻不過這次以遇人不淑、屢次遭受陷害為客因。通過講敘他與田姑娘的感情,讓觀眾很快認清吳細妹所敘與他情史的假話,通過警察的引導,倪向東的真實身份也被揭穿,從這裏開始,觀眾意識到他也不完全是一個純粹的倒黴蛋,憑著高智商和快速反應能力,他能夠起死回生。這樣下來,觀眾不僅也會對他的被設局處境產生懷疑,包括警察追尋線索時,時不時出現的“證人”角色,敘述他是一個“好人”的機會。
故事的下麵,我不知倪的視角部分是否完成,之後又會是哪一個角色的視角部分。
我的猜想,沉默的小軍的視角會是揭發案情實情的關鍵。在吳細妹的視角部分,他代表著隱藏的真情,雖然這個人物的地位隻是男主的襯角位置,但一個“真”字足以讓他的視角貼出最關鍵的拚圖塊。利益與情感,但看他如何交待或掩飾或扭曲純真的價值觀念。
由不同角色的視角和立場,演繹不同的拚圖塊,來組合完成懸疑的設置與解構,《命懸一生》這部劇給出了懸疑片不同的構思與詮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