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再整理一篇阿育吠陀的基礎知識,它的體質之說及相關飲食等。
阿育噅吠陀的體質指先天體質(prakriti),它與中醫的體質觀不同,中醫的體質雖有先天體質之說,但先天體質是可能發生變化的,它可能因環境、習慣和自覺調養等因素發生改變;而阿育吠陀的先天體質概念如同血型,天生由父母基因注定,一生不會變化。人們需要做的,是依據自己的先天體質來平衡身體的能量。中醫關注人的當前體質,阿育吠陀注重依據和維護先天體質的能量平衡。
首先,我們來複習一下阿育吠陀體質學說的基礎。
阿育吠陀的三種能量督夏(Doshas)
阿育吠陀認為,宇宙和人體由五種基本元素(空、風、火、水、土)組成,它們兩兩結合形成了三種生命能量,稱為“Doshas”:
1. Vata(瓦塔):由 空間和風 元素構成。負責所有運動,如呼吸、血液循環、肌肉運動、神經衝動和思維過程。
· 特質:幹燥、輕、冷、粗糙、細微、流動、不穩定。
2. Pitta(皮塔):由 火和水 元素構成。負責所有轉化,如消化、代謝、體溫維持、視覺和智力理解。
· 特質:熱、銳利、輕、油、流動、辣。
3. Kapha(卡法):由 土和水 元素構成。負責所有結構和潤滑,如身體結構、骨骼、肌肉、凝聚力、潤滑關節和皮膚。
· 特質:重、冷、油、慢、穩、滑、軟。
每個人體內都含有這三種能量,但比例各不相同,從而構成了我們獨特的體質(Prakriti)。
絕大多數人的體質都是雙能量型(Dual-Dosha),即兩種能量共同主導,其次是三能量平衡型,而單一能量型是最不常見的。
以下是更詳細的解釋:
1. 體質類型的分布概況
· 雙能量型 (Dual-Dosha Prakriti) - 最常見
· 例如 Vata-Pitta型、Pitta-Kapha型、Vata-Kapha型。
· 雙能量型是人群中最主流的體質。這意味著大多數人天生就有兩種能量比較突出,需要同時平衡這兩種能量。他們的特征、優勢和健康挑戰也往往是這兩種能量的結合。
· 三能量平衡型 (Sama Dosha / Tridoshic) - 相當罕見
· 即Vata, Pitta, Kapha三種能量幾乎完全平衡。
· 這種體質代表著一種先天的高度和諧與穩定。他們適應性強,身體通常非常健康,但一旦失衡,三種能量都可能出問題。
· 單一能量型 (Single-Dosha Prakriti) - 極其罕見
· 純粹的Vata型、Pitta型或Kapha型。
· 這類人的特征會表現得非常典型和極端。例如,一個純粹的Vata型會表現出所有Vata的“輕、快、變”的特質,純粹的Kapha型則會極度“穩、慢、重”。正因為單一能量型特質如此純粹和顯著,所以在實際人群中比例稀少。
很多時候,我們談論的是Vikriti(當前失衡狀態),而不是Prakriti(先天體質)。由於多數人可能是雙能量體質,如果在某個階段,人其中一種能量嚴重失衡,導致他/她表現出非常純粹的失衡症狀。這時,針對那種失衡的單一能量的平衡方案就非常有效。
我們再來看七種體質類型及其身體與心理的特征
體質主要由出生時決定的三種能量的獨特組合構成,分為七種:
1. 單一能量型(極其稀少)
· Vata 主導型
· 身體特征:體型偏瘦,骨架輕,關節突出;皮膚幹燥,容易冷;消化不規則,容易便秘或脹氣;精力來得快去的也快,喜歡活動。
· 心理特征:思維活躍、創意多、熱情、適應性強但容易焦慮、緊張、健忘、睡眠淺。
· Pitta 主導型
· 身體特征:中等體型,肌肉勻稱;皮膚溫暖易出汗,容易出疹、發炎;消化力強,容易餓渴;不耐熱。
· 心理特征:智力敏銳、專注、有領導力、語言犀利;但也容易憤怒、嫉妒、急躁、完美主義。
· Kapha 主導型
· 身體特征:體型敦實,骨架大,容易增重;皮膚油潤、涼爽;消化慢但穩定;精力持久,耐力好;動作緩慢沉穩。
· 心理特征:性情平和、有愛心、寬容、穩定、忠誠;但也容易懶惰、固執、占有欲強、抗拒改變。
2. 雙能量型(最常見)
· Vata-Pitta 或 Pitta-Vata 型:兼具Vata的創造性和Pitta的強度,但可能同時有消化不穩定(Vata)和易怒(Pitta)的傾向。
· Pitta-Kapha 或 Kapha-Pitta 型:兼具Pitta的雄心壯誌和Kapha的體力與穩定性,但可能同時有炎症(Pitta)和體重增加(Kapha)的問題。
· Vata-Kapha 或 Kapha-Vata 型:這是比較矛盾的組合,兼具Vata的輕、動和Kapha的重、穩,需要根據情況平衡。
3. 三能量平衡型(非常罕見)
· Vata-Pitta-Kapha 平衡型:三種能量比例均衡,代表最健康、最和諧的狀態。身體強健,心智平衡,適應能力強。但這種體質非常少見。
如何確認自己的先天體質呢?
最理想的是找一個阿育噅吠陀醫生進行認定。醫生會象中醫師那樣問診,也會觀察人的外形,更會通過脈診來判斷。
找不到醫生的話,可以通過網絡上的問卷結合自我觀察來判斷。這些做法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被失衡後的體質特征所迷惑,而要回顧自己一直以來的體質狀況,尤其是年幼時已有,且一直延續至今的身體特征。
最後我們談談秋季(Vata 季節)的飲食選擇原則
在阿育吠陀中,秋季被認為是Vata能量主導的季節。天氣變得幹燥、風大、涼爽、不穩定,這些特質都會加劇每個人體內的Vata能量。因此,秋季飲食的核心原則是:安撫Vata,采用溫暖、滋潤、滋養的食物,避免生冷、幹燥、輕質的食物。
以下是不同體質在秋季的飲食側重點:
通用秋季飲食原則(對所有人都有益)
· 口味偏好:多選擇甜、酸、鹹味的食物。
· 食物品質:選擇溫暖(煮熟的熱食)、滋潤(含健康油脂)、易於消化的食物。
· 烹飪方式:多用燉、煮、煲湯的方式,可以加入適量的酥油或橄欖油。
· 避免:大量生冷食物(沙拉、冷飲)、幹燥食物(餅幹、薯片)、苦味和澀味食物(如生綠葉菜、咖啡)。
各體質秋季具體飲食建議
1. Vata 主導型
· 最需要遵循通用原則。秋季是你們最需要保養的季節。
· 食物:務必吃熱食。多吃燉煮的根莖類蔬菜(南瓜、紅薯、胡蘿卜)、熟穀物(燕麥、米飯、小米)、堅果醬、牛油果、溫暖的奶製品(溫牛奶)。肉類和魚類(湯或燉肉)也很好。
· 香料:大量使用溫暖性的香料,如薑、肉桂、小豆蔻、茴香、丁香、黑胡椒。
· 避免:所有冷盤、生蔬菜、幹果、咖啡因和碳酸飲料。
2. Pitta 主導型
· 目標:在安撫因季節略微升高的Vata的同時,繼續保持Pitta的涼爽。
· 食物:可以享受秋季的甜味水果(葡萄、甜梨)和蔬菜(南瓜、西葫蘆)。選擇溫涼但不冰的食物。可以吃沙拉,但最好在室溫下並用油醋汁調味。穀物如大米、燕麥很好。
· 香料:選擇溫和的涼爽香料,如香菜、小茴香、薄荷、薑(少量)、小豆蔻。減少辛辣的熱性香料,如辣椒、過多的薑。
· 避免:油炸食品、過酸的食物(番茄、酸橙)、發酵食品和酒精,這些會加劇Pitta。
3. Kapha 主導型
· 挑戰:秋季的滋潤食物雖然安撫Vata,但可能加重Kapha的遲緩和新陳代謝慢。
· 策略:吃溫暖、清淡但煮熟的食物。避免油膩和過甜。
· 食物:多吃煮熟的蔬菜(綠葉菜、西蘭花、胡蘿卜),而非澱粉高的根莖類。選擇輕質的穀物(小米、大麥、藜麥)。豆類很好。水果要適量,選擇蘋果、梨等。肉類要少量且清淡。
· 香料:這是你們可以大量使用香料的季節! 辣椒、黑胡椒、薑、薑黃等所有刺激性香料都可以幫助刺激消化,平衡Kapha的遲緩,同時也能溫暖身體,安撫Vata。
· 避免:油炸食品、乳製品(特別是酸奶)、甜食、堅果和過量的油。
總結一下: 秋季飲食的關鍵是 “以油潤對抗幹燥,以溫暖對抗寒冷,以安定對抗動蕩” 。了解自己的體質後,您可以在這個通用原則的基礎上進行微調,從而更好地適應季節變化,保持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