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半島食狗曆史據說可以追溯到三韓時代,真的是足夠悠久。在中國境內,食狗地區主要集中在廣東、廣西、貴州、湖南以及東北延吉和牡丹江,延吉和牡丹江因為是朝鮮族聚集地,朝鮮族人自古又有食狗的習俗,所以隻要是朝鮮族人民生活的區域,不可避免地就會食狗。我生活的地方便是一個小小的朝鮮族聚集地,所以也食狗。
(圖片為朝鮮族狗肉湯)
每年夏季一到,老人們總覺得要喝上一碗熱熱又辣辣的狗肉湯,再大口吃狗肉和喝酒,這個夏天才算圓滿,也可以沒有遺憾地結束,不然總覺得缺了點什麽。有時候一些奇奇怪怪的日子也會食狗肉,像父親節、母親節和老人節之類的,甚至過生日。隻能說生活變好了,吃的東西變多了,也不像以前那麽多忌諱了。我生活的地方是個遠離喧囂的自治村,有幾十戶人家,祖上有來自北韓的,也有來自南韓的。春天會有泥鰍湯喝,夏天會有狗肉湯喝,秋天會有參雞湯喝,冬天又會有排骨湯和牛骨湯喝。這麽一看,似乎我們一年四季始終在喝湯,真是一個愛喝肉湯的民族啊。對了,哪怕是平平常常的每一天,早上也會有一碗熱乎乎的海帶湯等著我們去喝。
(圖片為我生活的朝鮮族自治村,依次為村落遠景,村內公園一隅,村社區冬天以及自家門前 )
以前,我不覺得吃狗肉,喝狗肉湯怎麽樣?想喝就喝,不想喝就不喝,僅此而已。那時候,狗肉或狗肉湯對我而言隻是食物的一種,沒有什麽特別之處。而且說實話,我也不是一個特別喜歡吃狗肉的人,以前不愛喝狗肉湯是覺得它太辣,無法下口。狗肉又太膩歪,口感軟塌塌的像在吃豬肥膘。那時候,我能接受的大概就隻剩下了涼拌狗皮。在對自己發誓不再吃狗肉後,涼拌狗皮是我有一段時間唯一會去想念的食物。
以前的我就是那麽庸俗不堪,對狗這種生物的理解很簡單,不會過分解讀,它可以是家畜,讓它看家護院,可以是食物,吃肉喝湯,成年後發現也可以是寵物,養著玩玩排解寂寞,不至於讓日子過得太無聊。誰能想到時至今日,我不但不再吃狗肉,還把狗當作家人,視為長不大的孩子呢。這都要歸功於我婚後養狗,又很幸運地遇到了瑞克並養育了它(一隻比熊犬)。
狗狗們在人類的世界裏扮演著各種角色,也在許多特殊領域裏大放異彩,綻放光芒。它們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多,也給人們提供更多的情緒價值,改善了人類的生活質量。如今,它與我們人類這麽密不可分,已經是真誠的小夥伴了,所以這口肉,這碗湯是不是可以不要再喝了?
夏天來了,又到了吃狗肉喝狗肉湯的季節。我們家從來不會主動去做這類食物,但家裏的老人們依然喝狗肉湯,一輩子的飲食習慣無法改變。周圍也充斥著一群愛吃狗肉,愛喝狗肉湯的朋友鄰裏們。整個夏天,隔三差五就會有鄰居端來一鍋新鮮熱乎的狗肉湯,作為回禮,我家隻會請鄰居們吃頓烤肉。而且,狗肉湯並非不可替代,市上售賣的肉類品種那麽多,狗肉不是必需。我就曾用鵝肉製作出一鍋美味的肉湯,完全是按照狗肉湯的製作流程,也非常美味好喝。如果我不說那是鵝肉,恐怕朋友們也喝不出來那是什麽肉湯。
現在,我唯一感到慶幸的是,喜食狗肉,愛喝狗肉湯的這一代中老年人居多,年輕人以及孩子們已經不喜歡了。也許下一代,再下一代,會逐漸改變觀念,跟上時代,對狗肉料理失去興趣。總有那麽一天,大家都不會再吃狗肉,喝狗肉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