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爺逛世界

“有人認為自由是在家,而有人則認為自由是在路上。”—赫爾曼·黑塞
https://wuyegallery.com/wuyeblog
個人資料
正文

五爺逛世界·2025巴爾幹半島遊(一)“歐洲社會主義明燈”阿爾巴尼亞(1)首都地拉那

(2025-10-24 20:05:45) 下一個

巴爾幹半島位於歐洲東南部,是地中海與黑海之間的重要地理單元,北以多瑙河、薩瓦河為界,南瀕愛琴海、亞得裏亞海與黑海,地形多山,被譽為“歐洲的火藥桶”。

這裏自古是東西方交通與文化交匯之地,曾先後受希臘、羅馬、拜占庭與奧斯曼等文明影響,形成多元的民族、宗教與語言格局。半島內包括希臘、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波黑、阿爾巴尼亞、黑山、北馬其頓等國,曆史複雜,戰爭頻繁,但也孕育出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和獨特自然風光。

這次為期二十天的巴爾幹半島之旅,穿越八國十一座主要城市,領略東南歐的多元文明與壯麗景色。旅程從阿爾巴尼亞首都地拉那出發,參觀冷戰遺跡邦克藝術與克魯亞城堡,感受民族英雄斯坎德培的傳奇。隨後進入北馬其頓,遊覽奧赫裏德湖與聖瑙姆修道院,湖光山色與古跡輝映。科索沃的普裏茲倫與普裏什蒂納展示中世紀教堂與現代都市的對比。黑山首都波德戈裏察靜謐樸實,接著前往波黑,探訪薩拉熱窩、莫斯塔爾、孔吉奇、波西特利及克拉維察瀑布,見證伊斯蘭與歐洲文化交融。前往貝爾格萊德途中在維謝格拉德參觀安德裏奇橋與多布倫修道院。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的卡萊梅格丹堡壘、聖薩瓦教堂、共和國廣場展現古今融合。之後轉入克羅地亞,遊薩格勒布上城區、大教堂與聖馬可教堂,再前往普利特維切湖國家公園感受仙境般的湖瀑奇觀。途徑斯洛文尼亞首都盧布爾雅,最後到達亞得裏亞海明珠杜布羅夫尼克,漫步古城牆與洛夫裏耶納茨堡,為旅程畫下完美句點。

阿爾巴尼亞曾被譽為“歐洲的社會主義明燈”,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與中國建立了特殊的友好關係。中蘇交惡以後,那時的阿爾巴尼亞,是東歐唯一公開支持中國的國家。中國勒緊腰帶大量援建阿國的工廠、學校與基礎設施,阿爾巴尼亞則在國際舞台上為中國發聲。五爺正好親曆了那段“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中阿蜜月歲月。人們後來調侃起文革時期的外國電影時,常說“阿爾巴尼亞電影莫名其妙”,確實,其中不少情節既陌生又難以理解。然而,電影《寧死不屈》中的那首主題曲卻讓我們許多人記憶猶新——“趕快上山吧,勇士們,我們在春天加入遊擊隊,敵人的末日即將來臨,我們的祖國就要獲得自由解放。”那激昂而優美的旋律喚起了我們對那個理想主義年代的共同回憶。

阿爾巴尼亞電影.寧死不屈.主題曲.趕快上山吧勇士們

現時的阿爾巴尼亞仍是歐洲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但它奉行務實外交政策,已加入北約並成為歐盟候選國,正努力融入西方。

地拉那

是阿爾巴尼亞首都與最大城市,位於國土中西部,距亞得裏亞海約30公裏,是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始建於17世紀奧斯曼時期,後成為國家首都並經曆意式建築與社會主義改造。市中心斯坎德培廣場周邊匯集博物館、歌劇院等重要建築,街頭色彩鮮豔、咖啡文化濃厚,展現獨特曆史與現代活力。

我們下榻的地拉那國際會展中心酒店緊鄰斯坎德培廣場,曾是阿爾巴尼亞最高的建築,和後麵黃色的地拉那洲際酒屬於同一酒店綜合體。側鄰斯坎德培大廈(地拉那岩石),展示斯坎德培的半身像。

斯坎德培廣場

位於地拉那市中心,是阿爾巴尼亞的象征性地標。廣場中央矗立民族英雄斯坎德培的騎馬雕像,四周環繞國家曆史博物館、歌劇院與清真寺,空間開闊,是市民活動與慶典的主要場所。

斯坎德培是阿爾巴尼亞民族英雄,15世紀率領人民抗擊奧斯曼帝國長達25年,保衛民族獨立,被譽為“阿爾巴尼亞之鷹”。

“我愛地拉那”(I ? Tirana)雕塑位於國家歌劇院前,以簡潔醒目的紅色心形與字母組合呈現,是遊客拍照打卡的熱門地點。

正在修繕的國家曆史博物館,以正門巨幅馬賽克《阿爾巴尼亞人》聞名。

國家歌劇院

廣場周圍的地拉那鍾樓、埃特海姆貝清真寺和“圖書大廈”

納姆茲亞清真寺(Namazgja Mosque)

又稱“地拉那大清真寺”,由土耳其政府援建,於21世紀初動工,是巴爾幹地區最大的清真寺之一。建築融合奧斯曼與現代風格,可容納數千名信徒。其高聳的宣禮塔與白色穹頂在城市天際線中格外醒目,象征新時代阿爾巴尼亞的信仰複興與文化開放。阿爾巴尼亞約六成人口為穆斯林,信仰以遜尼派和貝克塔什教團為主。

基督複活東正教大教堂,它是歐洲第三大東正教教堂,也是阿爾巴尼亞東正教的象征與精神中心。教堂於2012年竣工,2014年正式啟用,標誌著在長期宗教禁令與壓製後信仰的重生。

地拉那的主要政府建築

多集中在斯坎德培廣場及周邊地區,體現了奧斯曼、意大利與社會主義時期建築風格的交融。這些建築不僅是國家權力的象征,也記錄了地拉那從殖民、共產獨裁到民主時代的曆史變遷。最具代表性的是:

阿爾巴尼亞國會大廈(Parliament of Albania)

總理府(Prime Minister’s Office)

總統官邸

阿爾巴尼亞中央銀行

阿爾巴尼亞財經部

農業和農村發展部

旅遊和環境部

地拉那建築多樣性風貌

地拉那建築融合多重時代與文化。意大利法西斯時期的莊重建築、蘇聯式的社會主義紀念體、以及近年崛起的玻璃摩天樓,共同勾勒出這座城市的獨特天際線。城市中心如斯坎德培廣場周圍,舊政權遺跡與現代藝術建築並存,呈現從封閉到開放、從灰暗到多彩的曆史轉變。街頭色彩鮮豔的外牆、創意立麵與複興的公共空間,使地拉那成為巴爾幹最具活力與對比感的首都之一。

地拉那之眼(Eye of Tirana Tower),地拉那最高建築之一,建築設計象征城市的“眼睛”

阿爾班塔(Alban Tower)

斯坎德培大廈,外形為阿爾巴尼亞民族英雄斯坎德培半身像

瑪麗蒂姆廣場酒店,前下方是地拉那的友誼紀念碑,右側是圖書大廈。

MET 地拉那大廈

市中心一號樓

阿爾巴尼亞航空體育場

?實時追蹤請點擊下麵鏈接(可見每段行程細節及照片)
https://www.pebbls.com/adventure-map/fuwuyie/-balkan-peninsula/??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