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地中海伊比利亞半島旅遊的朋友,一定品嚐過“西班牙海鮮飯”。旅遊到一處,遊客會關心很多事情,並不是光拍幾張照片,比如當地的曆史,風土人情,還有就是特色小吃。跟團就有這個好處,導遊一般都會介紹一些當地的特色美食,盡管聽起來帶有一定的修飾誇張,但八九不離十。要是自助遊就要自己做一點功課,一般旅遊網站都會有很多的推薦和點評。
有次我們去西班牙葡萄牙,跟著“歐來歐去”的七天橙色循環團,首站是西班牙的瓦倫西亞,我們就迫不及待找“西班牙海鮮飯”。傳說古時候,西班牙男人在外種地狩獵,女人就在家帶孩子,當然要做飯。到了禮拜天大家都休息守“安息日”,可是總得有人做飯,於是就輪到男人做飯。據說當時的男人很懶,不願意做飯,所以每次把雞塊,兔子肉和蔬菜、米飯放在一起燒成一鍋“大鍋飯”。後來人們加以發揮,放入海鮮,所以“西班牙海鮮飯”就是由此而來。很簡單的做法,大雜燴而已。據說瓦倫西亞就是最早傳開的地方,所以各位有機會去西班牙,一定要品嚐“西班牙海鮮飯”。
到了瓦倫西亞吃中飯,大家各處亂竄找“西班牙海鮮飯”,我們找到一家才開門不久,沒有什麽人。一看菜單是12.5歐元/兩份,我們當時也不知道幾個意思,跟夥計商量:不是“兩份”嗎?我們來一份“沒有海鮮的‘海鮮飯’”和一份“有海鮮的‘海鮮飯’”,可是他說做不到的。那隻好點了“沒有海鮮的‘海鮮飯’”,半小時現燒的,等到拿上來一看,我們笑翻了,原來是一大鍋,兩個人的份,要是一半是沒有海鮮,另一半有海鮮的,怎麽做?怪不得服務員看我們好似外星球來的。
這是一個酒吧,也做“海鮮飯”
一大鍋“沒有海鮮的‘海鮮飯’”
說實在的,味道真的不錯
後來遇到各位團友,大家都在瓦倫西亞餐館尋找“西班牙海鮮飯”,可是沒有一位能找到有海鮮的“西班牙海鮮飯”,根本沒這個東西,都是“西班牙雞肉飯”!
原來西班牙海鮮飯(西班牙語 Paella,讀音接近“帕埃利亞”)是西班牙最具代表性的傳統美食之一,的確起源於 伊比利亞半島東部的瓦倫西亞地區(Valencia),現已成為西班牙乃至世界聞名的菜肴。
瓦倫西亞是發源地,但不是“海鮮飯”的故鄉
“海鮮飯”是後來演變的版本
我們對此耿耿於懷,到了“西班牙海鮮飯”的發源地,“海鮮飯”飯裏卻沒有海鮮?!大家紛紛在導遊這裏抗議,我們要吃有海鮮的“西班牙海鮮飯”。終於在第二天,導遊告訴大家:要是大家願意,我們今晚可以到“米哈斯”Mijas小鎮,我給你們安排有海鮮的“西班牙海鮮飯”,但這個額外項目不屬於“歐來歐去”七天循環團的行程,需要外加10歐元。於是全體40多位團友一致同意,我們不但去了“米哈斯”小鎮,還吃上現做有海鮮的“西班牙海鮮飯”。
這趟真的很值得,所以這裏提醒參團旅遊的朋友:可能行程沿途會遇到這種增加項目的機會,基本上都是非常值得一去的景點,多加10塊錢,收獲肯定是滿滿地。要是與這種機會擦肩而過,下次要特地去,那就不止幾百上千的開支,所以絕對是值得的。
但歐洲的旅行社很守規矩,一個團隻要有一位團友不同意,都不會成行。我們遇到過很多次這種機會,有的也因為一個人不願意,最終與一個著名景點失之交臂。有次也有兩人因為不願意多加10塊錢的費用,差點去不了。最後大家做工作,並願意湊錢補全這兩位的費用,最終得以成行。
米哈斯(Mijas)是安達盧西亞在山坡上的小鎮,因為外牆都是經過白色粉刷的,也稱為“白色小鎮”。是西班牙非常著名的一個旅遊勝地,下麵是“白色小鎮”米哈斯的一些照片:
這就到了米哈斯“白色小鎮”
米哈斯的小廣場
住家美麗的台階
住家美麗的台階
中世紀的古教堂
16世紀在清真寺和城堡上修建的天主教堂
米哈斯山頂有一個公園,右側就是“白色小鎮”,中左側就是地中海
米哈斯的民居
米哈斯的民居
那天我們的晚餐是自願參加的當地人套餐,好像15歐元/人。有飲料、三道菜和甜點,外加現做的“海鮮飯”,味道好極了。團友還可以“毛遂自薦”當了一次“大廚幫手”,幫助一起做“西班牙海鮮飯”,很有意思的經曆。
米哈斯人的小餐館
第一道菜:大蝦
第二道菜:烤青椒
第三道菜:烤土豆加三文魚醬
友善的“胖大廚”邀請團友現做“海鮮飯”
有海鮮的“西班牙海鮮飯”
我輪到最後一個,特別豐盛
飯後甜點
自己怎麽做“西班牙海鮮飯”?
其實做“西班牙海鮮飯”很簡單,就像當年西班牙男人那樣,並不要什麽烹飪技巧,將食料放在一起燒,一鍋飯裏什麽都有的“大鍋飯”。有時我們帶去教會聚餐的“一鍋煮”,基本上也是這個思路:將香腸、雞丁、蔬菜丁和米(藜麥,或是意大利通心粉都可以),加好調料放在電飯煲一起煮,有葷有素,非常簡單,味道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