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同學過生日時,會發個邀請信,說好時間、地點,孩子們還要認認真真寫個回折,答應參加,到時準備好禮物和賀卡就去了。要是“化妝舞會”,還得打扮成妖裏妖氣的仙女,或是缺胳膊斷腿的海盜去赴會。像我們兩個孩子小時候每年都有無數次派對,老爸接接送送就像出租車司機。有在快餐店舉行的、有在遊樂場舉行的、還有在公園裏舉行的,在住家舉行的生日派對會更多一點。有次一位家長還在家裏請了一個動物表演專業戶,表演魔術和小狗,蛇,兔子,變色龍,蜘蛛等動物的雜耍,還讓孩子們抱抱大蟒蛇,激動得兒子回來晚上做夢都抱著蟒蛇玩。
我敢保證他們晚上一定做夢
後來孩子大了,不稀罕這些東西,就去同學家看恐怖電影DVD,打遊戲,一屋子的同學玩通宵,他們叫Sleep Over,直譯是換個地方睡覺,意思就是在同學家過夜。據我觀察,所謂的“過夜”,基本上都是不睡覺的,因為回來必定睡整天。說他們在聊天吧?沒有一點聲音,每人一個手機在聊天。臉上表情非常豐富,一下子笑,一下子又兩眉緊鎖,光盯著他們腦袋看,保證嚇死家長,還以為犯了病。那各自在家不是一樣聊天嗎,為什麽非要到別人家擠在一個房間?真是搞不明白。
一朋友為了招待孩子們的同學,還特地買個野營帳篷,搭在院子裏,算是“居家野營”了,半夜起來還裝狼嚎,嚇唬孩子們,孩子們很激動,好像真正到了荒山野地露宿。我的大兒子比較老實,我有點擔心幾個孩子在一起,誰知道在幹什麽?一般我都不同意,好像中學6年一共隻同意兩次在同學家過夜。可是這個小的就不那麽賣我的帳,每年都有很多次。
男孩子最愛看電影
那朋友會問,去同學家派對,有什麽好可怕的?以前我也是那麽想的,甚至有朋友嚇我,我膽子大,一直也以為沒什麽了不起的。可是到了後來,我還真的是一聽到“Party”和“Sleep Over”就有一種恐懼感。
那年小兒子讀12年級,也就是高中的最後一年——高考年。澳洲沒有全國統一高考,各州有自己州的“高中證書考試”,我們維州就是VCE。這個考試的成績就是進大學的入學成績,相當於高考成績。有孩子的家長,無論在大陸還是香港新加坡,或是美國英國,絕對明白這一年對孩子是多麽的重要,說得重一點甚至可以影響到一生。老一輩有個比喻叫“穿草鞋還是穿皮鞋的分界線”,一點不假。
這一年是很重要,可是要命還不在這裏。在澳洲要是按照常規入學受教育的孩子,到了高中12年,剛好18歲。而18歲在澳州的孩子裏有個大慶典——成人禮。18歲之後有選舉權,可以開車,可以喝酒,可以把大人的管教甩在腦後在外麵發瘋,什麽成年人可以做的事情都可以做。升級了,不瘋狂慶祝一番,待到何時?
那朋友可能又會問,班裏幾個好同學慶祝一下,不就行了?讓孩子高興高興嘛。可是事情遠遠沒有那麽簡單,哪裏是“幾個人”而已?我一想到這個數字心裏就發麻。澳洲中學的課程就像中國大學,是自選的。也就是說不像中國一個小班從中學開始到畢業就是那麽一二十個同學。他們因為各個課程的組合,一門課有一幫人,換了課又是一幫人,同學滿天下。我注意他帶回來的同學,不同時期不一樣,很少有幾個是老麵孔。你想一個年級有兩百多號人,各種組合,還要外加以前的朋友,社會上的朋友,朋友的朋友,我能不怕嗎?近幾年每年小兒子生日時,光在Facebook(臉書)上都有一兩百個“生日快樂!”,數量之多非常可怕,誰知道是什麽人?開始我想大概我孩子特別,好交友,結果和家長朋友一交流,乖乖,都在訴苦。而且平時做作業都打開手機和電腦,隨時處於“待命”狀態。
進入“高考年”我提醒小兒子,今年對你很重要,不是說不讓你參加派對,輕重緩急挑幾個最好朋友的生日,別的就不要去啦,他說我會好好安排。可是次日告訴我,大概40多位吧,還是一再精簡的,嚇得我一夜睡不著覺。你想11月就高考,從年初開始扣除學校放假,也就是那麽30周都不到,平均每周一個到兩個派對,你讀什麽書?他倒安慰我,很多人會聯合舉辦,兩三個人一起辦,我會節省好多時間。
好,那是別人的派對,自己的呢?我說我不會把家裏讓出來,給你辦上百人的生日舞會。他的生日是九月,離高考10月底不久,我就哄他:要麽等你高考完了,我給你在墨爾本市中心租個有海景的公寓?你放一百人也沒有問題,這一晚再貴我也幫你出。他斬釘截鐵地說,考試好我們同學就像成語說的“樹倒猢猻散”,都到外地瘋狂啦(連他也去國外),我找誰?不行。
過了兩天,他給我一個方案,在他生日的時候,他去租一個新倉庫,可以容納兩百人,租用樂隊和音響,錢他自己出,也不會吵你,時間還是九月生日的時候。還說這是“Once a life time”,我一生中就那麽一次18歲生日。我還和他辯論,誰今年的生日不是“Once a life time”?可是他不聽。你想:在高考前幾周,租一個帶音響的大倉庫,開一個容納兩百人的生日派對!你現在知道我這題目說的“膽戰心驚”的意思吧?接著連續失眠很多天。
每天晚上我腦袋裏就是這幅圖畫
可是後來形勢急轉直下,這是我完全沒有料到的。有天他告訴我:不辦生日派對了。我怕中他圈套,小心翼翼地問:縮小規模?往後推?他說都不是,徹底不辦啦,原因是他要虧本。他經過仔細計算,場地費,樂隊費,飲料費,糕點費等開支巨大。我問道:不是朋友們會送錢送禮物嗎?他說不會送錢,大部分人送一個賀卡,要麽一盒巧克力,我收很多糖果又不能賣錢,我隻能虧本貼錢,虧本生意我是不做的。
老爸當時那個高興啊,心裏就想到:這就是我在你們小孩子的時候讓他們玩“大富豪” (Monopoly) 遊戲的緣故。我在前篇“益智遊戲的趣聞”一文裏,深有感觸地號召各位一定要讓孩子們在小時候玩“大富豪”,從小建立經濟頭腦,這次歪打正著幫了我的大忙。
盡管他取消了辦自己生日派對的計劃,可還是繼續參加同學的派對,有時是我深夜等在辦派對同學家門口(一大排家長的車子在等候,特別是女孩子的家長最多)接他的,有時在朋友家過夜的,有時淩晨和一幫子同學走後門悄悄回家。直到10月份離考試不到一個月的時候,才停止所有生日派對活動,這下我才完全鬆了一口氣。
這樣到了高考開始的前一周,學校開了一個畢業典禮和一個慶祝晚宴。學生、老師和家長差不多有一千多人歡度美好時光。照相,三道正宗套餐,點心,酒水連連不斷,祝賀不斷,喜氣洋洋。可是到了最後校長講話,他一臉的不快,給大家講了當天倒黴的遭遇。就在同一天大清早剛起床,警局來電話叫他趕快去報到,原來應屆畢業生中有學生參加生日派對喝酒過度打人,要校長出來保。校長說這個私校是墨爾本最好的學校,風紀最嚴,有史以來還沒有這種先例,出了這種事情讓他無地自容,特別是一周後就要全麵進人高考這個時刻。接著他拿起手機告訴大家,他收到另一個臉書上生日派對的邀請,他相信很多同學都收到,這個周末就在學校附近舉辦的一個幾百人規模的大型派對。你們學生怎麽辦?你們家長怎麽辦?說得眼淚都要流下來,大家看了心情都很沉重。我一看同桌的家長都低頭不語,我一邊吃著牛扒,一邊心裏在想:“膽戰心驚”的還不止是我一個,連別的家長、老師和校長都一樣啊!
看著台上黑壓壓一片腦袋,心想:還好沒有個個都辦生日派對,不然我失眠一年
畢業典禮的宴會廳的打扮有點壓抑,老校長的一席話更讓大家傷感
所以要是你家有個乖孩子,從來不外出過夜睡覺什麽的,我恭喜你,你很省心,但要注意適當地讓他們有個社交圈子。
要是你家孩子時不時外出派對或是過夜睡覺,還是以勸說為主,讓他們明白學生的本分是什麽,不要拿前途開玩笑。
要是你家孩子已經中學畢業過了18歲大慶,我相信你一定曾經也有過如此揪心的經曆,我們堪稱難兄難弟。
要是你孩子還小,還是教他們從小多玩玩“大富豪”Monopoly的玩具,說不定關鍵時刻像我一樣歪打正著排上用場。不過不管你如何做好準備,你的心理承受能力多強,孩子到了12年,你必定還會有意外的驚嚇。
There's no social trend here. Most people rarely interact actively with those outside of their own direct families. Friendships are just so so. Kids don't get to see each other except for at their schoo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