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89年底來澳洲讀語言的,那時的起點低,半年語言學校的學費3千多澳元,外加半年3千多澳元的生活費,就給簽證。那年我已經32歲,結婚已經有了一個兒子。在馬雲當時的“錢江夜校口語班”讀了半年,居然也拿到來澳洲“留學”的簽證。不過那時沒有“銀行換匯”一說,都是黑市換的,澳元換匯比例都在1:10以上,能換到就已經不錯了。80年代“萬元戶”寥寥無幾,我當時是一個技術學院的教師,哪有那麽多錢?都是借的。現在看起來微不足道,但那時壓力非常大。所以首先就是要找工作還錢,88、89年又是澳洲使領館整頓,簽證停頓了將近一年,所以一下子幾萬中國人來到澳洲,絕大多數都是借錢出來的,絕大多數人也都是想打工賺錢還債的,尋工競爭非常激烈。
我是周四到墨爾本的,周六根據The Age報上廣告,就開始打電話。一個西人獵頭中介說是有很多工廠的技術工作,讓我自己去一趟麵談。我約好下一個工作日麵試,不巧那天墨爾本交通工會全線大罷工,根本沒有公交車,於是我走路去獵頭公司。比約定時間遲了半天,中介很驚訝,居然還讚揚我在沒交通的情況下如約麵試,這反而成了良好的開端。
我是82年浙江工業大學工業電氣化自動化畢業的,後來又在東北工業大學讀微機控製研究生,畢業後一直從事電氣、電子和電腦控製教學工作,也是高級電工的培訓教官。我出來時做好充分準備,將學曆和工作經曆做了中英文公證,打印好簡曆表。給中介呈上這些資料,他很想幫我,但有點犯愁。盡管我申請的這些工作都很缺人,但都需要澳洲學曆,還要澳洲工作經驗,並且要相關的行業執照。我才下飛機幾天,沒時間申請,是不是等我找到工作後再完成相關的行業證書?答案是肯定不行的。
正當我要離開時,中介問我:你是否做過別的工作?我說有啊,我在農村農技站做過機修工,還有駕照。這個我有準備,我拿出一本大紅“證書”,這是我出來前自己打印好,回農村請公社蓋個章,很漂亮的一本證書。中介看到這個小本本,高興死了,對我說你能做鉗工嗎?我說沒問題。他就給我介紹到一個工程汽車公司,第二天去工廠麵試。
插隊時農機站機修員的證書
於是我謝了中介,還送他一塊杭州的“織錦緞”山水畫。次日就去地處墨爾本西區的這家工程汽車公司。麵試我的是一位技術主管,其實當時我的英文並不很好,但聽得懂,說的清楚,也能讀懂圖紙。主管看了我的簡曆也沒多問什麽,給我一支直徑10mm的麻花鑽頭,叫我磨鋒利。這個我會,砂輪上磨好後他一試,不但很鋒利,而且鐵削從兩邊均勻地飛出來。主管二話沒說,就告訴我被錄用了。這是一個正式工作,按照“鉗工“技工的正規工資,正規打稅,還有節假日,病假。超時加班和周六加班是1.5倍基本工資,周日或是公共假日2倍的基本工資。主管問我有意見嗎?我哪裏還有意見,感謝上帝,在一個星期不到的時間裏能找到這份正規的技術工作,除了感恩還能說什麽?
接下來更讓我驚訝:談完這些,主管帶我去車間走走,介紹工廠的情況,這是一家特種工程汽車組裝工廠,組裝工程吊車,鏟車,挖掘機和壓路機等,產量不高,每年也就幾十輛,核心技工也就6個,大多數都是合同工,最高也就40來個人,規模並不大,但五髒俱全,技術含量很高。
這個公司前麵是一個平房,是管理人員的辦公室,後麵就是一間巨大的車間,上麵有吊車,下麵有鏟車,有數台鑽床,有車床,銑床。無數液壓、氣動和電動工具。還有電焊、氣焊、弧焊,噴漆工場,各種工具應有盡有。
廠房裏組裝好的多功能工程汽車
這時我就注意到有組裝的鏟車是帶有陸軍草綠色,原來這是一個澳洲陸軍工程設備部下麵的特種工程汽車公司,嚴格說不是軍隊編製,但屬於澳洲軍工項目的技術合同公司。
這讓我有點不安,我才入境澳洲一個星期不到的非澳洲PR,能在澳洲軍工企業打工?我是學生簽證,每周隻有20小時的工作許可,假期可以打全工。我們那時的語言學校都在晚上上課,我白天上班是沒有衝突的。後來我結識了幾位鐵哥們,有澳洲本地的,有英國移民的,有斐濟移民的,有波蘭移民的,也有菲律賓移民的,都是技術精湛,極其聰明,但五大三粗,言語粗魯的技工。他們對我非常好,好玩的是因為我個子高大,他們一定不相信我是中國人,說我是“西班牙人”,因為中國人都戴眼鏡,皮膚白淨,個子矮小,怎麽申辯他們都不相信。
當時澳洲的法律,用人單位是不能過問員工的身份,包括護照信息,是不是合法居留,是不是有工作許可,問了反而犯法,但員工必須要有稅號(其實這不難,除非是非法入境者)。但後來我感覺老板和同事基本上都心照不宣,他們知道我臨居身份。
我的動手能力非常強,也很喜歡嚐試,沒一個月下來我已經掌握所有的工具和設備,鏟車、吊車,組裝的工程車都會開。再後來包攬了所有電氣線路和電子儀表的安裝,液壓係統的安裝和噴漆工作,後期我還兼管數萬安裝零配件的計算機管理係統。但我說好不加班的,再高工資,我都不加班,我要去上課。但我會在工作時間內幫老板趕進度,這對公司是求之不得的。
安裝現場
安裝數控裝置
出廠前的綜合測試
就這樣我這個“臨居”學生身份,在澳洲軍工企業幹了全職工作4年,相安無事。開始我是讀語言,之後進入技術學院的電腦課程,最後讀了兩年的計算機工程的碩士,都是晚上上課的。在學位頒獎儀式之前,我就在當時國有企業澳洲電訊Telstra的研發部門,找到了IT係統工程師的工作,從此告別軍工廠打工生涯。
澳洲陸軍特種工程鏟車,這個鏟車可以像螃蟹一樣橫行
這四年我非常辛苦,一個全職的工作,同時又完成一個全時間的碩士課程。最忙的時候早上7點出門,要到晚上10點才到家。後來麵試澳訊這個GIS(空間地理信息)的工程師職位,老板得知我這個Full Time工作+Full Time讀書的經曆,盡管軍工廠的工作性質和GIS的工作性質完全不相幹,但他二話不說給我一個非常好的Offer。
一路走來,因為薪水都比較正規,我在軍工廠頭3個月就將所有欠款還清,半年的收入,相當於我在國內一輩子收入的總和。我也將妻子和兒子辦來澳洲,全家順利拿到澳洲PR。來澳洲後6年就買了一個新建的別墅。回想起來,這個“歪打正著“的軍工廠打工經曆,起著極其重要作用。
最後給來到海外新移民的幾個建議:
1、初來乍到不要太在乎做什麽工作,也不要沉浸在過去的輝煌中。隻要穩定下來,生存下來是最重要的。
2、出來前要做好學位、技術職稱和證書的翻譯和公證。就像我上麵介紹的,一個插隊時農機站機修工的證書,自己打印好,也就回農村請公社蓋一個公章而已(當然不是胡編亂造),可以讓你的求職經曆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3、盡可能向有技術含量的工種靠攏,不要貪圖一時的收入。要規劃好人生目標,及時調整方向,盡可能做好所在國語言的學習。等到基本穩定下來,要爭取接受當地的再教育,哪怕是一種技工執照的考核,都是對未來發展有幫助的。專業工作者盡可能參加技術資格論證,參加行業協會等。
4、尋找機會展示自己。我做碩士論文的課題就是AI“專家係統”(Expert system),而借用的模型就是這個工程汽車安裝的管理係統,采用的實例都是我打工的這個軍工廠的實際安裝流程。這個課題有很大的實際應用價值,那是90年代初期,AI大浪潮還沒有崛起。在論文答辯上,我僅僅用了半小時就以98的高分通過答辯。所以任何不起眼的素材,都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但需要用心發掘。
5、最重要的一點還是要抱著樂觀、不屈不饒的人生觀,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沒什麽大不了的,堅信自己一定能勝過一切。
其實我們在50出頭就做到財務自由的情況下,自己給自己“退休”了,以後慢慢介紹一些實用的經驗。
開始人地兩生,對絕大多數人都有經濟問題。所以賺錢穩定下來最要緊,這不丟人。但不要安於現狀,特別是年輕人。我和幾位澳洲大學畢業的年輕人交談,因為專業偏,找不到專業工作,就在送外賣,30多塊一小時的工資,收入不少,也很自由,所以安於現狀,覺得就那麽混下去也不錯。這是要非常小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