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國Bob

澳洲華人的生活記載
正文

為什麽西人不吃淡水魚?

(2025-08-19 00:54:14) 下一個

 

很多從大陸、港台和東南亞國家來澳洲、新西蘭定居的朋友都喜歡釣魚,澳洲的水資源豐富,在一些淡水小溪河流、池塘裏釣魚,很有成就感。我們以前剛來的時候,去一些遠郊的小溪中釣鯉魚,也不要什麽像樣的釣魚杆,隨便搞個棍子上麵綁上小細繩,放上魚餌,丟下去肯定釣到大魚,幾公斤到十幾公斤一條的鯉魚是經常的事。回來帶著收獲的喜悅,去各家朋友家送大魚,還在浴缸裏養著,慢慢吃。盡管鯉魚好釣,但不太好吃,泥土味很重,我們一般先油炸,再做熏魚,基本上沒有泥土味。可是一次炸魚,整個房子的魚腥味繞梁三天,也不是健康烹飪,後來就漸行漸遠。

其實真正讓我告別釣鯉魚的原因並不是魚腥味,我們以前公司有很多西人同事都很喜歡釣魚。我開始就和他們套近乎,談釣鯉魚的經曆。誰知他們笑笑,隻告訴我:“別釣淡水魚”。我開始納悶,以為西人怕腥味、怕刺而不吃淡水魚。我還一個勁介紹那個熏魚的做法,紅燒魚的做法,怎麽做清蒸魚不腥氣等。可是都不是,因為有汙染!他們給我講的一些故事,讓我徹底告別釣魚。

原來澳洲東南沿海地區的水資源還是很豐富的,特別適合魚類的生長,比如比如淡水魚中的鯉魚,黑魚,盲曹等,生長都非常快。但是很快某一些區域的淡水魚繁殖失控,一些凶猛的黑魚會吃同類,最終連什麽水生物都吃, 造成新的河流水域生態不平衡和汙染。 這是生物汙染,隻是魚類的密度比較大,或是生物排泄和水中的生物廢物,其實也沒有什麽。但是近半世紀,CSIRO聯邦科研中心的科學家研究一種生化處理的方法,在相關水域中投放一種化學藥物,這種藥物不會立刻殺死魚類,隻是使其喪失生育功能,用這個方法來控製魚類數量的增長。

據說澳洲科學家的這個研究領域相當先進,在澳洲同樣失控的野兔,鳥類和袋鼠,他們都是用這個方法,投放混合生化藥物的飼料,我們也會看到紀錄片中直升飛機追逐袋鼠,在它們身上注射帶藥物的針頭等。用這種方法可以“人道”地控製野生動物的出生率。但是大家可以想象,在這種環境下再去這些地區釣魚,誰還敢吃?據說很多地區的河流都有警告牌,很多華人沒有仔細閱讀,看沒人管就偷偷摸摸釣,以為撿個大便宜。其實警告牌並不在於釣魚,而是警告這些魚即便釣上來也是不能吃的,最終危害的是自己和送魚的那些朋友。

在澳洲經常會看到新聞說,很多水域會突然大批魚類的死亡。有些是一些地區的水域汙染,我們以前去過塔斯馬尼亞州的“皇後鎮”,這和新西蘭南島的“皇後鎮”有著天壤之別,塔州的“皇後鎮”一帶原來是采礦古鎮,水源嚴重汙染,至今已經一百多年了,小溪的水還是黃黃的,漂浮著死魚。以前有報道說,新州的達令河流有數噸的魚死去,報道開始說是40度高溫導致,後來有學者責疑,40度的環境溫度,又不是水溫40度,怎麽可能大批魚類死亡?科學家正在進行研究。結論是淡水魚除非專業養殖漁場,野生流域在沒有搞清楚的情況下,最好不要隨便垂釣和食用水產。

 

發生在新州達令河域的災難

好好的魚,肯定有原因

哪裏釣魚比較安全環保?當然是深水海域。因為近年來淺海灘的汙染也日趨嚴重,那麽多的淡水河流,最終都是進入大海的,一直有報道近海海灘的貝類,魚蝦和螃蟹都有汙染。最近也有南澳淺海灘發生大規模海藻汙染的報道,大批的海洋生物無一幸免。我了解過,我們以前的西人同事會湊好一起出海,他們租一艘小艇,這個小艇的主人是釣魚愛好者,一起去釣魚,每次的費用大家平攤,釣的魚歸自己。有時我幫他們算算要二三十塊一個人,釣的魚比買的還貴,可是他們樂此不彼,這就叫“興趣愛好”。

在澳洲,孩子垂釣也很常見 

 
澳洲姑娘中釣魚愛好者也不少
 

他們西人把釣魚歸並在“體育項目”(Sports)一類,電視台有很多節目就是實地報道釣魚的片段。以前澳洲有一位著名球星Rex Hunt,後來成為體育播音員,他有個興趣愛好就是釣魚,而且他有個非常出格的習慣,他釣到的魚,無論大小,都會親吻一下,丟回到海裏。在他的推動下,這種“另類釣魚”在西人中非常盛行。我一直有疑問:釣魚不要魚,為什麽要釣魚?很多魚釣上來就沒命了,丟下去也活不了,這不是空牢牢嗎?他們不知道怎麽想的。

Rex Hunt的這張照片非常著名

澳洲海域寬廣,還有一類叫“岩釣”,就是在潮汐升降的岩石上垂釣。其實這是非常危險的,因為有些海域的環境很惡劣,各種情況都會出現。政府有很多規定,要求身著救生衣,頭戴頭盔,還要幾個人一起參加。但無論規則多嚴格,總有人挺而走險喪命的,新來的朋友一定要注意。 

“岩釣”

說明:

看這個標題“為什麽西人不吃淡水魚”,也不是絕對的,“西人”也分很多民族,像地中海國家的移民,比如意大利、西班牙和希臘移民,都很喜歡海鮮,什麽魚都吃。他們會選擇魚店和超市賣的淡水魚比較放心,因為這些淡水魚大多都是人工飼養的,漁場也要遵守政府的一係列規定和監督。

本文隻是強調不要在內陸隨便釣淡水魚,特別是有警告牌的地區,這些地區的淡水魚很可能帶有生物和化學汙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袋鼠國Bob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格利' 的評論 : 哈,是這個道理。生活好了,就想長壽,這也不吃那也不吃。可能明星們作秀的因素更多一點,想維護“公眾形象”。
格利 回複 悄悄話 隻能 說過去是吃的,生活質量改善了。
袋鼠國Bob 回複 悄悄話 看起來球星Rex Hunt釣到魚後,Kiss一下就丟回海裏,這些魚應該不會死的。
袋鼠國Bob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野彪' 的評論 : 魚類離開水是不是能存活?主要還是看生理的結構,我查了一下X的Grok,是那麽回答的:

1. 離開水麵活不了的魚類
絕大多數魚類屬於這一類,因為它們的呼吸係統(鰓)需要水來提取溶解氧,離開水後很快會因缺氧窒息而死亡。常見例子包括:
鯉魚(Cyprinus carpio)
鮭魚(Salmonidae)
金槍魚(Thunnus)
鱸魚(如歐洲鱸魚,Dicentrarchus labrax)
這些魚類在離開水後通常隻能存活幾分鍾到半小時,具體時間取決於環境濕度和溫度。

2. 可以在陸地存活的魚類
一些魚類具有特殊的生理適應能力,使它們能在陸地上存活一段時間,甚至主動爬上陸地。以下是幾種典型代表:

a. 兩棲魚類(Amphibious Fish)這些魚類可以通過皮膚、口腔黏膜或特殊呼吸器官(如迷鰓)從空氣中獲取氧氣:肺魚(Lungfish,如非洲肺魚 Protopterus spp.)肺魚擁有類似肺的呼吸器官,可以直接呼吸空氣。在幹旱季節,它們能在濕潤的泥土中進入夏眠狀態,存活數月甚至數年。
例如,非洲肺魚在水體幹涸時會分泌黏液形成繭,依靠空氣呼吸存活。

彈塗魚(Mudskipper,Gobiidae 科)彈塗魚能在潮間帶陸地上活動,通過濕潤的皮膚和口腔呼吸空氣。它們用胸鰭“行走”,可以在陸地上存活數小時甚至數天,隻要保持皮膚濕潤。
常見種類如大彈塗魚(Periophthalmus argentilineatus)。

攀鱸(Climbing Perch,Anabas testudineus)攀鱸具有迷鰓(labyrinth organ),能從空氣中獲取氧氣。它們可以在陸地上爬行,尋找新水域,存活數小時到一天(需保持濕潤)。

北美蛇頭魚(Channa argus)蛇頭魚也有迷鰓,能在潮濕的陸地環境中存活數小時到數天。它們甚至能“行走”到新的水體。

b. 其他適應陸地環境的魚類
鯰魚中的某些種類(如 Clarias 屬的步行鯰魚,Walking Catfish)步行鯰魚能通過皮膚和迷鰓呼吸空氣,可以在陸地上移動尋找水源,存活數小時。

鰻魚(如 Anguilla anguilla)鰻魚能在濕潤的陸地上滑行,存活數小時,尤其在夜間或潮濕環境中。
野彪 回複 悄悄話 以前朋友請我去他的魚塘釣魚。釣到的魚就拿回家。但有一個規矩,釣到的魚,不能放回水裏。因為放回去的魚會死,死魚會汙染魚塘。
後來在加拿大釣魚,發現有人就將釣到的魚放回去了。他們說咬過鉤的魚不會死。這可能是大海與魚塘的區別吧。
西人不吃淡水魚,主要是食物太豐富了。如果遇上饑荒,什麽魚都會吃的。
這也讓我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人類發展到現在,解決吃飯問題的農業文明已經不重要了。人民追求的不再是吃飽穿暖,不再是滿足基本生存所需求的東西,而是更高級的享受。
人們在追求更高級享受的時候,卻不免產生了焦慮,不免過勞而損害健康,在國家的層麵,甚至會發動戰爭,讓年輕的生命被炮火吞噬。也就是說,在追求更高級享受的時候,卻放棄了最基本的享受。
袋鼠國Bob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新林院' 的評論 : 認同,所以我在最後說明,不是絕對不吃,也是因人而異,因傳統習俗而言。但本文的意思是留意不要吃有汙染的魚,相比較來說,海魚要比淡水魚幹淨和放心。
新林院 回複 悄悄話 【看這個標題“為什麽西人不吃淡水魚”,也不是絕對的,“西人”也分很多民族,像地中海國家的移民,比如意大利、西班牙和希臘移民,都很喜歡海鮮,什麽魚都吃。】
美國的盎格魯-撒克遜人也吃淡水魚;其中鯰魚(Catfish)消費量排名第一。
烹飪鯰魚已經是美國文化的一部分。
In the US, catfish farming is heavily concentrated in the Southeastern states, particularly
Mississippi,
Alabama,
Arkansas,
Louisiana.
These four states account for 94% of the U.S. farm-raised catfish production. Mississippi alone has around 100,000 acres of catfish ponds, the most of any state.
While catfish farming is centered in the South, the fish are caught and enjoyed throughout the United States, with Texas being a large consumer of catfish.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