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苑

用一個個小故事讓讀者認清人性和社會現實。
正文

《寒蟬翼》序

(2024-07-02 00:07:24) 下一個

很多人認為,禪是一種宗教。

禪,確實是佛教的一個分支,據說是在六世紀初由菩提達摩帶到中國。12世紀初,禪宗東傳日本。20世紀初,禪宗思想滲入到西方文化的各個領域之中。這個傳播過程本身就說明禪不再是純粹的宗教了。

六祖慧能是禪宗的發揚光大者,更是“禪意”形成創始人。我理解的“禪意”是源於宗教而又超脫於宗教的一種思維方式。

相傳五祖弘忍選嗣法弟子。作為正統入寺弟子的神秀作偈為:“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神秀是上座和尚,他的偈子理所應當地得到眾人的稱讚。而在廚房裏的慧能聽到以後,也做了一個偈子:“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慧能憑此偈而成為弘忍的接班人,禪宗也從此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境界: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也許因為慧能不識字,所以他更強調用心去悟。從這方麵看,“禪”與“道”倒是有幾分神似。然而,這裏的“禪”肯定不是純粹佛教意義上的“禪宗”,也不是人們通常理解的“道教”。如果推而廣之,禪又與古希臘的哲思有相通之處。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智慧是沒有時空界限的。

由此,我們也可以認為禪是一種智慧。禪,與其說宗教,不如說是一種人生態度;與其說是信仰,不如說是一種思維方式。

人類在追日的過程中忘記了自己位置,得到高度物質文明的代價,是增加了人們內心的隔閡。人們在奮鬥的過程中忘記了自己追求,得到高度物質享受的代價,是失去了個體內心的審美。

怎樣才能擺脫塵世的煩惱,獲得內心的自由,禪提出了一種方法。

禪的境界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與思維言說的層次不同,所以試圖用語言來解釋禪是不明智的。

既然不能言說,那就與寒蟬無異。悟與不悟,隻是一紙之隔,薄如蟬翼。

我們在生活中求禪,在故事中領悟,禪離我們很遠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海上稼軒 回複 悄悄話 謝謝油翁先生!向您作揖了!
油翁 回複 悄悄話 海上稼軒寫得深刻而幽默,深得禪宗精髓。念佛之餘,也不忘笑談人生。向海上稼軒致敬!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