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書童小書

本人是一位資深理工男,多年自學中醫。一貫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以西醫科學的基本理論和近年來有關人體的科學實驗結果為依據,來客觀地學習中醫、思考中醫。
正文

腎該怎麽補?

(2024-06-20 09:12:31) 下一個

我們這裏所討論的“補腎”是指保養腎髒,而不是治療腎病。如果各位已有腎髒疾病的各種症狀,應該馬上去醫院找大夫治療。中醫和西醫對治療各種腎病各有所長,望有此需求的同學們認真思考、謹慎選擇。

西醫當然能治腎病,但西醫一般來說從不聲稱他們擅長補腎。

而中醫則不然。

神醫扁鵲曾說他哥的治病水平比他高,因為他哥治的是未病,而他治的是已病。未病指的是病要起沒起之時,症狀還很不明顯。症狀已經很明顯的病則被稱為已病。因此,未病的診查和治療要更難。

比治未病更進一步的才是保養。說到保養腎,我們姑且用補腎稱之。對此,中醫也有許多方法。

但對於年紀在五十歲以上的人來說,大家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腎病方麵的症狀。比如,尿頻尿急、頭發花白、耳聾耳鳴、腰膝酸軟等等。所以,中老年人中的絕大多數人要麵對的是治未病和 治已病。

我們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身體狀態也不一樣。因此,我們的腎病表現出來的症狀就會千差萬別。所以,我們想要治腎的未病和已病,當然就要親自去看中醫大夫了,而不是坐在計算機前從網上隨便找一些方藥吃一吃。因為,大夫需要通過望、聞、問、切才能找到病根。

對於身體上沒有任何腎病症狀的人來說,恭喜你,你可以在家用一些中醫的方法來保養腎了。

首先,就像想存錢的第一步是別浪費錢一樣,補腎的第一步也是不過用。尤其是男同學們,這裏主要指的是房市。

其次,補腎的第二步可以通過經絡穴位來進行。經絡是“氣”運行的通道,穴位則是疏通經絡的著手點。而“氣”是血運行的動力之一。因此,保證足少陰腎經的通暢,進而保證腎髒充足的血液供應就非常重要了。

我們平時可以經常艾灸湧泉穴、關元穴、腎俞穴來補腎。因為湧泉穴是足少陰腎經中氣的起始之處,不可不通;關元穴可以養護我們的元氣,也是非常重要;腎俞穴更是養護腎髒的要穴。

不能堅持艾灸的人也可以退而求其次,用手來搓這些穴位,直到搓熱為止。此外,還可以搓耳朵來補腎,因為腎開竅於耳。

孫思邈在《枕中方》就提到“穀道宜常撮”,孫思邈認為,肛門位於人體督脈上,而督脈為陽脈之海,具有調節全身諸陽經氣血的作用。因此,常撮穀道可以提升中氣、強壯髒腑、調節氣血陰陽。

具體方法是就像忍大便一樣,將肛門向上提,然後放鬆,接著再往上提,一提一鬆,提的時候吸氣,鬆的時候呼氣。每次做50次提肛運動,隨時都可以進行。因為腎司二陰,故提肛也有益腎之功。

除了通過穴位來補腎外,食療也是補腎的重要方法。我們平時可以多吃一些黑色食物,比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紫米、黑米、香菇等。因為中醫認為,黑色食物對腎精有很好的補益作用。此外,還可以多吃一些補益腎陽的食物:如雞肉、羊肉和韭菜等食物。

有些人喜歡用一些中藥材來進行食補,但最好谘詢一下中醫大夫先。因為人在進補之前,最好先去除體內的實邪,比如血瘀、水濕等等。不然,可能會因虛不受補而產生上火等現象。

另外,很多人經常忽視的一個補腎大法是睡覺。人上床睡覺是去休息,但腎並沒有停止工作。中醫認為,人在睡眠時,腎納一天之餘氣而生精封藏。因此,覺睡得好的人腎氣足。而覺睡得不好的人起床後,則常常腰膝酸軟。

古人睡覺往往是天黑上床,日出則起。但身處現代社會的我們已經沒幾個人能做到了。就我個人而言,我每晚在11點半前上床睡覺,並盡量睡到自然醒。

補腎是我們人類養生道路上的終結課題。因為,中醫認為腎乃元氣之所在。而元氣又是人類生命的根本。元氣盡,則生命止。

因此, 補腎之革命尚未成功,同誌們還需加倍努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