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書童小書

本人是一位資深理工男,多年自學中醫。一貫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以西醫科學的基本理論和近年來有關人體的科學實驗結果為依據,來客觀地學習中醫、思考中醫。
正文

一息五至

(2024-06-19 12:33:59) 下一個

  心髒是人體內的第一勞模。它固執且堅定的按照自己的頻率一刻不停地工作。即使我們心疼它,想讓它休息一小會兒,心髒也是絕不會答應的。

  事實上,人的心髒是不受我們的主觀意識控製的。能耐再大的人也沒有辦法用意念來讓心跳快一些,或慢一些。它隻接受腦中樞的領導。

  一個健康的人在平靜時,心跳頻率為60—100次每分鍾。身體素質好的運動員心跳在60次/分鍾左右,而深鎖閨房的弱女子或小孩的心跳會快一些。

  當一個人的身體出了毛病,他的心跳頻率很可能就會隨之改變。現在醫學發現,一個成人在感冒、發熱、休克、貧血、缺氧、甲亢、心力衰竭等狀態下,心率往往會加快很多。有時會超過每分鍾100次。

  當然,見到心上人時的興奮激動也會讓心跳加速。另外吸煙、喝酒、喝濃茶、喝咖啡也會讓心跳速度高於正常值。

  如果一個人甲狀腺功能低下,或顱內壓增高,或有阻塞性黃疸,他的心跳往往會減慢很多。如果病人的心率低於每分鍾40次,醫生就開始懷疑他心髒的竇房結可能出了問題。

  既然心率可以提供這麽多的有用治病信息,那麽在古代,中醫大夫測心率嗎?

  答案是NO。

  因為在古代,中國最準確的計時單位是時辰,也就是兩個小時。如果你想使用更小的計時單位的話,最常用的就是一柱香。沒有現在大家常用的手表、秒表、電子表,那會兒的大夫就沒法觀測每分鍾心跳多少下這樣的數據。

  人體內除了心是勞模外,其實肺也是。和心髒一樣,肺也是從早到晚一直不知疲倦的工作,但是它的工作並非是獨立完成的。肺得到了肋間呼吸肌和隔肌的幫助。而這兩個幫手並不是肺的一部分,它們是自發來幫忙的。因此,肺隻能評第二勞模。

  和隻接受腦中樞領導的心不同,肺接受腦中樞和意識的雙重領導。每個人都具有隨意控製呼吸頻率的能力。

  一個人平靜且不用意念控製呼吸時,他們的呼吸頻率為12—20次每分鍾。體格棒、常運動的人的呼吸頻率對應於12次/分鍾,而弱女子和小孩子的呼吸則快一些。

  同樣,現代醫學也可以從呼吸頻率的異常中發現人的毛病。呼吸明顯變慢常常是由於代謝低下、休克、麻醉過量或顱內壓增高等情況所引起。

  而當一個人發熱、疼痛、貧血、甲亢、心力衰竭、肺栓塞、胸膜炎、支氣管哮喘或神經、精神障礙時,他的呼吸就會顯著加速。

  在古代,中醫大夫雖然不能從測量人體的心率和呼吸率來探知病情,但他們卻發現了心跳和呼吸之間不為人知的秘密。

  這個秘密就是一息五至。一息指的是一次呼吸,五至則說的是心跳五次。

  當然,這一息五至是針對身體健康的人而言的。你看那身體強壯的運動員每分鍾呼吸12次,相對應的心跳為60次/分鍾。同樣每分鍾心跳為100次的人,他們的呼吸則是每分鍾20次。大家基本上都是一息五至。

  健康人的一次呼吸之所以對應五次心跳,這有著它內在的科學道理。

  CO2是人體生化反應的產物,細胞並不需要它。所以,我們的每次呼吸就是為了呼出CO2,並且吸進細胞想要的氧氣。

  另外,在我們呼出CO2的同時,人體還需要維持CO2在血液中濃度的穩定。做到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

  如果血液中的CO2濃度過高,我們就會出現高碳酸血症。其早期症狀有麵部朝紅、脈搏加快、呼吸急促、心室早搏、肌肉抽搐等。

  假如血中的CO2濃度過低,人則會發生低二氧化碳血症。這時人體大腦血管會收縮,引發腦缺氧,而產生頭暈、視覺障礙、焦慮、甚至是呼吸停止。

  在日常生活中,有人在痛哭不止時,哭著哭著就暈過去了。周圍的人都會認為她傷心過度而背過氣去了。但實際上很可能是由於她痛哭時,呼吸過於急促而導致血液中的CO2濃度過低而暈厥了。醫學上常稱之為換氣過度綜合症。

  為了維持血液中CO2濃度的穩定,人體進化出了二氧化碳感應器。一旦CO2濃度偏離最佳值,CO2感應器的信號就上傳大腦。腦中樞馬上通過神經協調控製呼吸和心跳的快慢關係,讓CO2的濃度恢複正常。

  經過千萬年的進化,人類呼吸和心跳的最佳關係是一息五至,當然這是針對健康的正常人在平靜狀態下而言的。

  而生了病的人,他的一息五至就很可能會發生變化,從而讓中醫大夫用這呼吸/心跳的比率來探查病人體內的疾病成為了可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