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火在地下運行,奔突;熔岩一旦噴出,將燒盡一切野草,以及喬木,於是並且無可朽腐。”
魯迅先生在野草自序中的句子,讀過高中的人都不陌生。
上個世紀二十年代,魯迅檄文描繪的地火是摧毀舊事物有力的終結者。如今,去過黃石公園和冰島等地的遊人,又會在驚歎那裏奇異美景的同時,見到地火的另一特性—非凡的創造力。
黃石公園的地熱名氣最大,那如彩虹般的大菱鏡泉,五色的牽牛花泉都達到了驚豔到程度,讓自己以為黃石公園是地熱景觀的天花板,從此不必再尋其它了。
今年九月份訪問了新西蘭北島,羅托魯瓦(Rotorua)地熱地區如仙境般的另類風格,並不輸於黃石。這給沒有思想準備的我們,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和驚喜。
和冰島,黃石的熱泉坐落在開闊的荒野地帶不同, 羅托魯瓦的地熱美景多是被叢林環繞著,很多步道上方有樹叢枝葉搭起的涼棚。火山灰堆積的地方土壤肥沃,加上北島溫潤的氣候,這裏的樹與草都生長的格外茂密茁壯。


Wai-O-Tapu 懷奧塔普地熱公園。橘紅色的香檳池是北島旅遊宣傳的名片,許多遊客衝著這個公園而來,看完就離開這片區域,得出不過如此的結論。一圈走下來,有幾處獨特的地貌,但覺得它確實也沒有超過預期。
香檳池,(Champagne Pool)直徑六十五米,水池一道紅褐色鑲邊很是亮眼。這是水中的礦物質溢出,氧化鐵在那兒聚集,形成天然的花邊,給這潭池水增添了藝術效果。水的色彩根據深淺,光線而變化,靠近池邊的地方水淺,呈香檳色,這應該就是它名稱的來曆。我們去的那天風向不對,水汽遮擋了大部,沒有拍出宣傳片那種效果。

沿著樹叢遮掩的步道前行,處處可見漂著熱氣的深坑,咕咕冒泡的泥漿池,流水畫出的五彩地麵,梯田狀的鈣化池等等。這裏氣,色,味俱全,不過,在開放的山野之中,空氣流通。一會兒也就適應了這種臭雞蛋的硫磺味道。




轉了一圈,快回到進口時,看見了魔鬼浴池,顏色的確有點瘮人,像是化學染料混合而成。


Ngakoro湖岸邊,從這兒望去,前方就是一望無際的湖麵了。羅托魯瓦地區一共有十一條大湖,外加各種小的池水和溪流,水麵上或多或少的飄著熱氣,造成一種“山水全在虛無縹緲間”的奇幻景觀。

按照計劃,我們去了湯加羅國家公園參加定好的火山口徒步。這是一條世界聞名的徒步路線,可惜兩天連著下雨,山上還有冰雪,徒步取消。女兒把車開到住宿附近的高處,遠方什麽也看不見,我們倆商量了一下,就放棄了在公園裏的另一晚的住宿,開車回到了羅托魯瓦地區,臨時定了一家旅館。
從山區到丘陵,雨小了很多,已經不太影響室外活動了。時間還早,為了填空,我們又在網上看著照片,找到了一個名叫奧拉基可拉科(Orakei Korako )的地熱公園。
公園位於一麵綠蔭環繞的山坡上,主體是彩色的,煙雨朦朧,一股股的水汽飄忽向上。山坡下是懷卡托河,需要乘坐園方的渡輪。渡輪不疾不徐的在河麵駛過,把我們和另外一個家庭送進了彼岸遺世獨立,飄渺神奇的桃花源。

三公裏的步道是沿著地熱景觀修的。隨著木質樓梯拾級而上,移步換景,一幅幅色彩斑斕,線條優美,變化多端的圖畫在眼前次第展開。畫廊的四周被濃鬱的樹木包圍著,縷縷白氣從樹叢中,從彩畫中升騰,棧道上遊人稀少,我們如同愛麗絲漫遊仙境一樣,不斷的為眼前所見發出驚歎。
自然畫廊生動,有趣,無論是色彩的搭配,還是圖案的構思,神來之筆顯然完勝人工作品。
赤橙紅綠青藍紫,誰把彩練當空舞?


溫泉水溢出的碳酸鈣描畫的白色閃電?浪花?火炬?高於任何抽象派繪畫。並不愛好繪畫的我,在自然之畫前站了好一會兒,著實被震撼到了。

畫廊中不僅有平麵圖,還有立體的工藝品。看到這個圖案與花邊時,我想,頂尖的人造花邊的工藝師也免不了模仿大自然的傑作,最起碼也是從自然現象中獲得了靈感吧?

如果階地上的圖案是在畫案上完成的大幅畫作,那麽,在山坡上的圖案就是已經鑲嵌完畢的壁掛了。,隻不過這壁掛是流動的,每分每秒都呈現紛呈新巧的設計。


泥漿池,色彩單純,卻是動感十足。每分每秒,每天每年都這樣無休的沸騰著,花開花謝,卻從不落幕。

快到山頂時,有一個挺深的山洞。洞前有鐵欄杆遮擋保護,下麵一潭綠水,也有幾縷熱氣向上升騰。和我們同行參觀的另一家的男士介紹說,全世界一共有兩個熱泉山洞。意大利一個,這一個叫毫不知情的我們撞上了。
下山之路基本是走的回頭路,前邊所見的圖畫換一個角度就又成了一幅新畫,再次感歎神工鬼斧的魔力。
溫泉之洞

當晚住在離羅托魯瓦鎮不遠處的旅館,第二天一早去鎮上又看到了鎮中心的Kuirau Park 地熱公園,免費。大片草地上和樹叢間冒著縷縷熱氣,藍色的湖麵上也如蒸籠一般,還有一些熱泉的上方被大石塊堆砌,像是野餐燒烤的設施,地熱的便利也使得公園頗具地方特色。
鎮上的地熱公園,還有公共泡腳池。

羅托魯瓦地區知名的地熱公園還有好幾個。收費最高的Te Puia裏有很高的熱噴泉,需要在導遊帶領下參觀。不太適合帶小孩子的家庭。女兒和我便再次根據網上的照片,選了可以自由參觀的懷芒古火山峽穀(
Waimangu Volcanic Valley)。
在訪問中心裏,看到了兩張綠水灌滿白色和粉色梯田的照片,比土耳其棉花堡還漂亮,問了一下工作人員,原來它是被一八八六年附近的塔拉威拉火山噴發所淹沒的美景。
網上找到一八八四年的照片。

熔岩噴出的確爆發出了催枯拉朽的力量,殘酷而又無情摧毀了原來的美麗的地貌,促成了懷芒古峽穀的形成。從那時到現在,已經是一百四十年。這地質年代的一個瞬間,熔岩流過的寸草不生的峽穀該是什麽樣子呢?
一進峽穀,首先看到的是熱氣蒸騰的藍色湖泊—煎鍋湖(Frying Pan Lake)。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溫泉,寬度二百米,水深處二十米、溫度常年在五十到六十度之間,估計下湖泡一下能燙起滿身水泡來。順便交代一下 世界上第二大的溫泉是多米尼加沸騰湖,黃石公園的大菱鏡是第三名。
水麵輕紗籠煙,四周的山巒疊嶂也是水汽嫋嫋,仙山瓊湖,便是懷芒古峽穀的起點。
下圖,煎鍋湖被山嵐圍繞著

步道建在穀底,起伏不大,路旁是大片的自然畫卷,萬花筒般的絢麗。


地獄火山口,淺藍色,水呈酸性。

開水鍋,下個水餃十人份夠了。

溫泉水溢出的礦物質編織的各種圖案。


潺潺的溫水溪流和岸邊的植被。

不時見到一些小股的噴泉,把溫水柔和的撒向周邊。不僅僅畫出一幅幅美麗的圖畫,還滋養了各種嗜熱水的藻類,細菌,苔蘚植物,本地的蕨類,灌木,和普通的樹木。這樣茂密的植被反過來吸引了很多鳥類在此定居。

天鵝湖,一眼望去有幾十隻。黑天鵝是十九世紀中期新西蘭總督喬治·格雷從西澳大利亞和沙袋鼠一起引進的。

麻鴨。鴨子媽媽太能幹了,一下子能孵出十二隻。

看到了兩隻加拿大鵝。


步道的盡頭是Lake Rotomahana 羅托瑪哈那湖,這一段還可乘遊船觀看岸邊山坡上的地熱美景。
回程可以乘坐公園提供的大巴返回,參加遊船的也從這兒下船返回。半途中司機停下車,指著路邊兩處正在沸騰的熱泉告訴大家,這裏熱水的溫度常年一百六十度。如果在此煮雞蛋的話,不知會不會熟的更快一些呢?

懷芒古峽穀是火山爆發後完全自然重建的罕見生態係統,當地正在發育的原生森林是新西蘭目前唯一一個在完全毀壞後,未經任何人工幹預(例如種植)而重新恢複植被的案例。懷芒古這裏的許多地熱特征被列為最高的A類,因而在這兒參觀,處處都能感到世界級景點的震撼。
懷芒古火山峽穀和頭一天去的奧拉基可拉科公園,在我看來,是被嚴重低估,知名度不高,但卻是整個地區最漂亮的兩個地熱公園。
還去了一個月球隕石坑 (The Craters of the Moon),門票僅十刀。看點不多,但一望無際綠茸茸的山坡上,一股股白煙嫋嫋升騰,確實有異星球之感,也很適合給看完整個地熱區域做個收尾。
出了公園大門,看到了兩隻罕見的美麗錦雞,女兒說正是昨天她在公園接駁車上看到的那種。原本她還因為沒讓我拍下感到遺憾,現在神補刀,無憾而歸。



羅托魯瓦地區的神奇美麗所在,全拜地火在新西蘭青山綠水之下運行奔突所賜。地火,正像野草題序寫的那樣,能帶來毀滅。同時,它也能帶來新生,帶來平庸之地永遠見不到的大風景。
陶波湖上看到的火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