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魁北克的前世今生(2)

(2025-11-28 12:16:22) 下一個


魁北克老城分為上城區(Upper Town )和下城區(LowerTown), 上城與下城之間通過纜車或59 級階梯連接。下城區的的精華都集中在小尚普蘭街區(Petit-Champlain district),穿行在這裏七拐八彎的小街小巷,仿佛置身於歐洲某個小鎮,與美國大農村那些幾乎千篇一律毫無特色的小城市有著天壤之別。
 




這片位於城牆外圍的街區曾經是漁民,碼頭工人等三教九流的聚居地。此地60年代未已經破敗不堪,但70年代通過大規模整修後,布局毫無章法街區從灰姑娘搖身一變成為美麗動人的公主,於2019年小尚普蘭街被《建築文摘》(Architectural Digest) 列為全球排名前25名最美街道。
 如果說達弗林平台是河邊漫步享受悠閑的地方,那麽小尚蘭街區則是吃喝玩樂的好去處。雖與那些高樓林立遮天蔽日的大都會不能同日而語,這裏餐館精品小店隨處可見,遊客熙熙攘攘,窄窄的小巷充滿詩情畫意,尤其是在這被喻為魁北克明信片的小尚普蘭街(Quartier Petit Champlain), 法蘭西風情與浪漫的藝術風格從街道兩旁一家家裝飾精致的店鋪裏體現的淋漓盡致。這種浪漫是從骨子裏透出來,並不是能營造出來的。
 









(法國人的浪漫與幽默從廁所的識標也可見一斑)

都說晚上出來人少的時候更能體會到魁北克老城的浪漫,也可能是大家都這麽想,夜裏似乎所有魁北克的遊客都傾巢出動了, 與白天相比更是遊人如潮。但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之時,橙黃色燈光給小巷增添了幾分溫馨柔情,的確更加浪漫迷人。
 











我不知道那些掛在半空中五顏六色的雨傘是否真能遮風擋雨,但這色彩斑斕的雨傘街(Umbrella Alley)確實是打卡擺拍的好地方。我倆加入擺拍行列,也興致勃勃的自拍起來,一對韓國夫妻熱情地給我們導演,殊不知這位老兄把自己也拍進來了,真是攪局啊。
 








離雨傘街不遠處懸掛著的大鏡框(Quebec Old City Center Swing)設計也太有創意了太炫酷了,必須坐在秋千上留影,如果能在鏡框上加上一句:我在魁北克等你,那得有多煽情啊。
 


著名的皇家廣場(Place Royale)其實就是一座看起來一點兒不起眼的石砌教堂前的一小片空地,地麵上鋪著有點年頭的磚塊。但此地有著非凡的曆史意義,這裏正是法國人在北美的第一個定居點,1608年塞繆爾·德·尚普蘭 (Samuel de Champlain )在此地建造了他的“住所”(Abitation),  一幢集堡壘,倉庫,貿易站和住宅於一體的建築,爾後人們以這裏為根基,開枝散葉,一座城市就這樣誕生了。而1688年建的這座教堂(Notre-Dame-des-Victoires Church)是北美最古老的教堂之一。
 


皇家廣場旁邊的錯視壁畫(Quebec City Mural) 也是小尚蘭街區的主要標誌,這幅描繪一百多年多前魁北克日常生活場景大型壁畫,立體感和逼真程度令人叫絕,走到跟前,自己也變成畫中人了。
 




特雷素街(Rue du Trésor)稱得上魁北克老城的露天藝術畫廊,最初是一群藝術係學生決定在此舉辦畫展,隨後其他藝術家也紛紛跟進效仿,這條街逐漸成為熱門的藝術品交易場所。
 




芳堤娜城堡隔著一條馬路的蒙莫朗西公園國家曆史遺址(Montmorency Park National Historic Site )是集曆史意義和美麗秋色於一體的小公園,蒙莫朗西公園之所以被列為國家曆史遺址,因為它曾是1841年至1866年加拿大聯合省立法機構的所在地。公園內有一座為加拿大聯邦之父- 喬治-艾蒂安·卡蒂埃爵士(Sir George-Étienne Cartier)而設的紀念碑,喬治爵士有多重身份:加拿大省聯合省長、律師、鐵路倡導者、政治家。他以聯邦製可以避免被美國吞並為由,說服了大多數法裔加拿大人接受聯邦製,成功地促成了魁北克加入聯邦,在構建加拿大聯邦製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但聽說現在魁北克又在鬧獨立呢,這是題外話)。
 




昔日的城門,和城牆是近距離俯瞰聖勞倫斯河和下城區的最佳觀景台,夜空下燈光閃爍的聖勞倫斯河尤其迷人,雖與東方大國任何一座城市那令人目眩的燈光秀不能相比,但也足夠令我這個鄉裏人“啊啊啊”感歎一番了。
 

(Prescott Gate)







魁北克老港是魁北克老金融區, 曾經繁榮,僅1863年港口吞吐量就超過1600艘船隻,如今魁北克老港並沒有破敗,港口成為私家遊艇,大型遊輪船停泊的地方。我們沿著碼頭的木棧道轉了半圈,這裏碧水藍天,水天一色,那一排排整齊排列的遊艇也挺養眼的。
 




老港區域的建築大多數是英國人於1900年代建造的,多為富有的糧食商人和批發商所擁有,先前在皇家廣場看到的那座小教堂與這座位於老港富人區的魁北克聖母大教堂(Notre-Dame de Québec Basilica-Cathedral)相比,真可謂是小巫見大巫了。老港區域的街道與小尚普蘭區那些小街小巷相比大相徑庭,灰白色的建築闊綽豪氣,但也略顯冰冷乏味。
 






第二天早晨我們坐輪渡到河對岸的萊維斯小鎮(Levis),渡輪(當地稱為“traversier”)每半小時就有一班,航程約15分鍾,往返票價不到5美元。據說冬季坐渡輪尤其驚險刺激,因為渡輪同時也是破冰船,一邊破開厚厚的冰層一邊前行。不過現在體驗也不錯,能容納幾百乘客的渡船隻有十來個人,差不多算是我們的“專用大型遊艇了”。從船上看魁北克老城全景非常入畫:聖勞倫斯河畔錯落有致的建築群中,芳堤娜城堡依然是最耀眼的那一座。我們拍攝到這次行程中的最滿意的“大片”,有點兒遺憾的是十月初的魁北克秋色剛剛開始,如果十月中來,景色或許會更加豔麗!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