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尋找燈塔之旅 (2) -Cape Sable Island

(2025-10-30 12:58:23) 下一個

今天的目的地是新斯科舍省最南端的小島 - 塞布爾角島(Cape Sable Island), 之所以選擇停留在這裏,就是為了近距離觀看新斯科省最高的燈塔:塞布爾角燈塔(Cape Sable Lighthouse). 

 我們沿著緊靠海岸線的331公路往西南方向行駛,公路上行駛的車輛寥寥可數,但一路上燈塔之多真可謂三步一崗五步一哨。 

駐守在海河入口處的梅徳韋角燈塔(Medway Head Lighthouse) 的曆史最早可追溯至1851 年,燈塔的首任守護人45歲的艾薩克·K·佩裏(Isaac K. Perry)兩年後去世,其23歲的兒子埃爾森·佩裏(Elson Perry) 接替父親,埃爾森一守就將近40年(1853 -1892)。

 燈塔的最初形式就是在兩層住宅頂上裝盞燈,1927年拆除重建,爾後幾經翻修遷移,最終於1983 年被如今這座33英尺的木製胡椒瓶形燈塔取代。

 

 

順便提一句,與歐洲那些配備製服值班人員的巨型石製燈塔不同,加拿大的燈塔都是簡易建造的木製塔(除了位於布雷頓角法國要塞路易斯堡的一座石塔之外),通常由一個家庭負責駐守。

 我們在這裏逗留了大約半小時,周圍除了我倆之外沒有別人。梅徳韋角燈塔駐守在港口的最前沿,這裏波濤起伏,海浪猛烈地拍打岩石,激起陣陣雪白的浪花,一大片野生植被在陽光照耀下呈現出鮮亮的顏色……狂野,寧靜而又美麗。

 

 

領導興致勃勃,在岩石堆裏爬上爬下,試圖找準最佳位置拍出燈塔最美的樣子。令人驚喜的是那座1927年建造的住宅型燈塔依舊保留在附近100多米距離的小坡上,房子於2015年大規模修繕後重新煥發光彩,這樣我們在同一地點一下子就拍到了兩座燈塔。

 

 

正是在這座兩層住宅兼燈塔裏,最後一任守護人杜格拉斯·R·斯邁利(Douglas R. Smiley)和他的妻子穆裏爾(Muriel)居住了28年(1959 - 1987),並養育了14個孩子。

 

 

距離梅徳韋角燈塔5公裏不到的梅德韋港燈塔(Port Medway Lighthouse)則座落在風平浪靜的港灣,靠近城鎮。這座1899年建成的燈塔於1989年退役,被改造成社區小公園。

 

 

 

我們在這小公園溜達了20分鍾左右的時間,所謂的公園除了燈塔就隻有一座野餐亭。緊挨著公園有一座小碼頭,有十多艘魚船,兩個船老大正忙著裝卸,我竄過去問能否讓我看看他們的收獲,得到首肯之後打開綠色的冰櫃一看,滿滿一箱子魚呢。

 

 

 

如今梅徳韋角燈塔和梅德韋港燈塔已經完成它們的使命,永久熄滅。這兩座燈塔曾是梅德韋港漁業社區興旺的象征,在鼎盛時期,梅德韋港共擁有六個碼頭。除了漁業,當時的伐木和造船業也很發達,小鎮人口一度超過5000人, 但現在這個社區常住人口大約隻剩有200人了。

 號稱新斯科舍省現存的第三古老的堡壘角燈塔 (Fort Point Lighthouse)長相獨特,像是三小間拚接在一起似的。其實最初的“主塔”建於1855年,由於空間實在太過於狹小,於1878年增建了用於儲存燃油的“門廊”,(注:最初塔頂的燈是用海豹油照明的,後來改用煤油,直到1951年通電),十九世紀初又在側麵加蓋了一間,守塔人終於有了一間小廚房。

 

 

一百多年來,堡壘角燈塔引導船隻通過利物浦港進入默西河 (Mersey River),燈塔於 1989 年退役後被改造成了一個社區小公園。

 這座地處平靜港彎(Liverpool Bay)的燈塔小公園,沒有海浪拍打岩石激起的浪花,卻隻見金黃的海草在泛著漣漪的水中飄浮。除了我倆小公園還有兩,三個遊客在閑逛,沒想到燈塔居然免費開放供遊人入內參觀。曾經的守塔人居室變身成為了一個小型“博物館”, 環顧那窄小的空間和幾乎垂直的樓梯,很難想象守塔人點著油燈在這裏一住就是幾十年的歲月。

 

 

 

 

 

位於利物浦灣入口處的西岬燈塔(Western Head Lighthouse)直到1962年才建成,這座“年輕”的燈塔, 如今依然屹立在風口浪尖的海河入口最前沿,全天候的運轉。

 

 

 

 

下午4點左右我們到達塞布爾角島,遇見的第一幅畫麵非常溫馨;一隻母鹿光天白日之下站在一戶人家後院奶孩子。母鹿看著我們走近也不害怕,淡定地喂完小鹿,然後才不慌不忙地離開。 

 

我們寄住的B&B (The East Wind Guesthouse B&B)位於克拉克港(Clark’s Harbor)附近的一個小區。當我們到達時,房主露易絲已等候在門前,簡單寒暄幾句,她帶我們到樓上參觀我們的居室。房間打理的相當整潔溫馨,這是一棟兩層的獨立屋,露易絲住樓下,樓上三間臥室加一間起居室供客人使用,今晚上隻有我們倆客人,整層樓就都屬於了我們自己。

 

 

 

放下行李,我們抓緊時間在天黑之前到附近轉轉。首先來到的是露易絲推薦的斯托尼島沙灘 (Stoney Island Beach),這兒非常安靜,除了一位溜狗的女士,就隻有我倆了,夕陽下我們的影子被拉得老長。沙灘風平浪靜,視野開闊,是休閑散步的好地方,但我們沒有過多的時間逗留,領導焦急地要尋找他的燈塔。

 

 

 

按照穀歌地圖,以為沿著老鷹海灘(Hawk Beach )一直往南就能走到最南端的攝影點(Southern Most Point), 那裏離塞布爾角燈塔最近。但當我們沿著堆滿大塊岩石的海灘走了一段,一眼望不到盡頭,越走越心虛,隻好返回。

 

 

 

驅車來到老鷹社區退伍軍人紀念碑公園(Hawk Veterans Memorial),從那裏終於可以朦朦朧朧地看見遠處的塞布爾角燈塔,這座101英尺的燈塔孤獨的矗立在海中間,顯得那麽渺小,並沒有有給我們帶來什麽驚喜。

 

 

紀念碑公園非常空曠,草坪上豎著一隻藍色的大龍蝦,還有一把碩大的椅子。紀念碑上刻著一段充滿愛心的文字,令人感動。

 隨著潮水湧來,淹沒了淺灘

許多生命從海麵上被帶走再也沒有回來

看著那海角燈光閃爍,我們心中充滿了回憶

無數次想起那些年青的生命

在古老海角的暗夜中,有一盞明燈照亮了黑夜

謹以這座矗立在岩石之上的紀念碑緬懷所有以老鷹(海)為家的人

 

 

 

次日早上八點露易絲為我們準備了營養搭配均衡而又可口的早餐:英式鬆餅,火腿雞蛋,草莓加酸奶,芒果汁,咖啡。我們邊吃邊聊,東扯西拉一個多小時,我們略為了解了她的人生故事。

 

 

如今71歲的露易絲早年居住在加拿大多倫多城裏,2011年丈夫去逝後,她搬離了昂貴喧鬧的多倫多,移居到氣候溫和的塞布爾角島。據她介紹這裏購物方便,醫療條件也不錯(盡管有時候要等侯較長時間)。社區離海灘隻有幾分鍾,環境幽靜,設施完善,除一座石頭建的小教堂,碼頭附近還修了一條很長的木棧道,是非常適合退休的地方。

露易絲唯一的伴侶就是她的愛貓Oliver,我想她經營家庭旅館大部分原因也是為了消磨時間吧?她很驕傲的告訴我們,她招待的客人當中有好些是遠道而來的,比如德國,日本等。看得出來露易絲很用心的經營她的事業,待客之道掌握的很有分寸,既不會過度打擾住客,也讓你有種賓至如歸的感覺。

 

 

 

 

這一天共打卡了五個燈塔,基本算是些無人問津的地方,沿途沒有令遊客慕名前往的“景點”,我卻覺得這天的遊曆輕鬆愜意,收獲滿滿。樸實的自然景觀更能讓人心靈淨化,我以為來新斯科舍旅遊,不單單是觀光,更是要用心去感受,才能體會它的魅力和美妙。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