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發人深思的問題,為什麽日本,在1937年後的幾乎每一步,都是幾乎完全錯誤的?並且從今天來看,甚至是極其愚蠢的?可謂蠢招百出。
比如,1937年的七七事變後,在外蒙中國邊境的諾門坎和蘇聯打了一仗,當時俄匪調動歐洲的精銳,輸了。後來希特勒發動對蘇聯的全麵戰爭,要求日本從東麵進攻,可它偏偏一直往南打,打到馬來西亞,可謂那南轅北轍。
而最離奇的是,也是最讓世人想不明白的是,珍珠港事件!無論是中日戰爭爆發、還是日軍一路南下打到馬來西亞,甚至第二次大戰打響後,美國一直是隔岸觀火,不參與。可偏偏日本好像活得不耐煩似的,戰線已經拉得那麽長了,它竟然出動艦隊,悍然對夏威夷的美軍發動突襲,不宣而戰!
蘇聯人,特別是斯大林,是非常害怕日本進攻西伯利亞,這是其最薄弱之處。特別是九一八事件爆發後,蘇聯人將在遠東的數十萬中國人、朝鮮人、日本人迅速打成日本間諜逮捕、處決或流放,以保障遠東地區至少無內憂,從而可以騰出手來對付可能的外患。當然,如果能有力消除外患是最好的選擇。
1931年4月,也就是9.18發生前半年,蘇方截獲並破譯了日本駐莫斯科武官、中校笠原幸雄發給日本總參謀部的一封電報。這封電報非常清楚地表明了日本將要進攻蘇聯的資訊。電文中說:日蘇交戰已無法避免,隻是遲早的問題日蘇戰爭開始愈早愈對我們有利。我們應當明白,形勢一天天變得有利於蘇聯。簡而言之,我希望當局下定決心同蘇聯打一場速戰速決的戰爭,並著手製定相應的政策(《克格勃全史》196頁)。
引起蘇俄更大恐慌的是日本駐蘇聯大使廣田弘毅同到莫斯科訪問的日本將軍進行的談話。廣田弘毅是甲級戰犯中被絞死的唯一文官,是從始至終都對日本對外政策有著舉足輕重作用的日本官員。他的談話表明,日本同中國的戰爭非常偶然,日本壓根兒就沒打算同中國展開全麵戰爭,日本也是被人帶入曆史漩渦之中,越轉越深。廣田弘毅在談話中說:
暫且把日本是否值得同蘇聯交戰這一問題放在一邊。我們可以說,有必要推行旨在與蘇聯在任何時候開戰的對蘇強硬政策。但目的應當不是抵製共產主義,而是佔領東西伯利亞。(《克格勃全史》196頁)
這些資訊使蘇俄大為震驚。莫斯科經曆了與日本戰前的恐怖衝擊,共產國際秘書處大為光火,嚴厲批評了一些外國間諜組織,說他們不善於捕捉日本進攻滿洲裏同備戰反蘇戰爭之間的聯繫。
1932年,共產國際秘書處要求各兄弟黨立即行動,煽動民眾的反日、仇日情緒,破壞日本軍隊經資本主義國家鐵路和資本主義國家港口運輸的武器和軍用物資,對日本施加影響,以避免日本和蘇聯之間發生戰爭。共產國際的這些思想,由於佐爾格和尾崎秀實的作用,在中國得到強有力的實施。因為這些間諜組織也都十分清楚蘇俄對德、對日的政策一直建立在妥協的基礎之上,他們的主要任務就要盡量避免蘇聯與日本直接作戰。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想辦法把戰禍轉嫁給別的國家。
這是不是潛伏在日本的蘇聯間諜起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的蘇聯紅色諜王格魯烏局長佐爾格:
紅色諜王的上海情報生涯
蘇聯借共產國際的名義,派遣眾多情報小組來華
1931年,日本關東軍發動九一八事變,亞洲籠罩在戰爭即將來臨的恐怖氣氛之中。
後來以準確披露納粹德國入侵蘇聯時間,以及日本關東軍暫時不會進攻蘇聯等情報而聞名的蘇聯特工佐爾格,便曾在中國上海經曆過這樣的歲月。
1929年,蘇聯工農紅軍總參情報總局(簡稱格魯烏)局長,決定把擁有德國記者身份的佐爾格派往中國。佐爾格是一位訓練有素的政治分析師,紮實豐富的曆史知識和軍事經驗能讓他在中國乃至整個遠東遊刃有餘。
圖片
紅色諜王佐爾格
1930年1月10日,佐爾格抵達上海,刺探情報,深入了解英法美日的對華政策。
他向德國駐滬總領事科倫堡男爵遞交了德國外交部新聞司簽發的介紹信。科倫堡看完信,隨即將給佐爾格寫了很多介紹信。
很快,佐爾格結識了幫助國民黨軍訓練的德國顧問吉爾貝特上校。吉爾貝特透露,德國之所以幫助蔣介石加強戰備,是把中國當成德製武器的試驗場,派德國官兵到中國接受實戰訓練,為德國軍隊培訓骨幹。
當時,日本軍部有兩份計劃已被蘇聯獲知,一份武裝入侵中國的計劃已實施,另一份對蘇作戰否會實施?何時實施?這是蘇聯最關心的問題。
圖片
格魯烏標誌
1932年下半年,佐爾格被召回莫斯科。不久,他被派往日本,重新開始新的情報收集工作。
佐爾格在日本很快建立起間諜網。他最主要的搭子,是日本共產黨記者、日本智囊團昭和研究會的尾崎秀實。
根據維基:
尾崎秀實在近衛文麿首相執政期間,在政界、輿論界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軍部關係特殊。在佐佐弘雄的介紹下,他參加了近衛文麿的親信後藤隆之助組織的昭和研究會。這是一個近衛文麿研究施政方針的私人智囊團體,因此在日本侵華戰爭以及太平洋戰爭開戰之前都能接觸到政治最高層的消息,對日本國政施加影響。1939年,成為滿鐵調查部囑託職員,在此期間他趁機打探關東軍的動向。
1941年,佐爾格間諜案被發覺,尾崎秀實在該年10月14日遭特別高等警察(特高)逮捕。經過審訊,尾崎秀實承認自己是蘇聯間諜。根據其自己的供述,他在二戰期間作為記者以及近衛文麿的智囊,極力主張日本應擴大在華戰線以消滅國民政府,其後在近衛政府就北進與南進猶豫不決時也主張南進東南亞與英美政府開戰,目的是使蘇聯與中國共產黨政權發展壯大,實現由中國共產黨控製的中國、放棄資本主義製度的日本以及社會主義國家蘇聯主導的「東亞新秩序」[2]。1944年11月7日,就在蘇聯十月革命紀念日當天,尾崎秀實以違反國防保安法、軍機保護法、治安維持法的罪名,在巢鴨監獄處以絞刑,佐爾格也在同一天被絞死。
那麽,珍珠港事件會不會他的另一出傑作呢?
日本侵華:沒有一個日本決策者透徹思考過他們的計劃。他們全都是才華橫溢的戰術家;沒有一個人是戰略家。對於開始一場戰爭,每個人都有引人注目的想法;但從頭至尾,從1931年直至1945年的慘敗時刻,沒有一個日本人,無論是平民還是軍人,以現實主義的態度設想過戰爭可能會如何結束。
對中日戰爭感興趣的唯一大國是蘇聯;中國方麵唯一從這場戰爭得到好處是中共。7月7日盧溝橋事變導致了全麵戰爭。有意思的是,對陣的兩個指揮官(國民黨華北總司令宋哲元和日軍總司令橋本群)相處友好,他們都在自己的權限之內盡其所能地給這一事件滅火。但接二連三的無法解釋的暴力行動清楚地表明,有人故意尋求全麵衝突。七七事變期間在場的日本軍官都認為,暴力是中國軍隊中毛的間諜奉蘇聯的指示行事,挑起了這場戰爭。1967年,日本的蘇聯問題專家土居朋夫將軍說:我們當時太單純,沒能認識到這完全是共產黨的一場陰謀。事變發生後,中國人的行為比日本人更不妥協、更傲慢,他們主動使戰爭蔓延開來。
蘇聯是中日戰爭的大贏家。日本與蘇聯的邊境一直保持緊張,有幾次非常嚴重的軍事衝突。如果沒有中日戰爭,日本無疑有能力跟蘇聯人爆發全麵衝突,並把他們趕出遠東。
另一個贏家是毛澤東。
1937年秋天,他告訴手下:中日衝突給了中國共產黨一個極好的擴張機會。
我們的政策是:七分擴張,二分防蔣,一分抗日。
這一政策將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和國民黨合作,以確保我們的生存和發展。
第二階段,我們將實現在力量上和國民黨並駕齊驅。
第三階段,深入滲透中國的各個地區,建立對國民黨發起進攻的根據地
7月7日是中國的七七事變紀念日,中共宣傳係統再度就此大做文章。然而,各種跡象顯示,當年在盧溝橋打響這第一槍的既不是日本,也不是中華民國國軍,而是中共和它背後的主子蘇聯。
中共偽政權7日發表宣傳文章,標題是《紀念抗戰爆發88周年儀式在京舉行 蔡奇:要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無恥地宣稱中國共產黨勇敢戰鬥在抗日戰爭最前線,引領中國抗戰的前進方向,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再度試圖將自己打扮成所謂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紀念抗戰爆發88周年儀式在京舉行 蔡奇:要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 - RTHK
然而真實的曆史可能與此恰恰相反,一直有證據顯示,七七事變是中共在蘇聯指示下,挑起了中日兩軍的衝突,其目的是為了讓蘇聯躲過日本的進攻,將戰爭的禍水引向了中國。
那麽,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七七事變究竟是誰挑起的呢?
新華社攝影記者唐師曾在2018年撰文,就盧溝橋七七事變究竟是誰開第一槍?列舉現在世上流行的4種說法。除了日軍所為、國軍所為之外,第三種是蘇聯間諜所為,而第四種是(中共)地下黨所為。
文章中,第四種說法,介紹最詳細、篇幅也最長。
文章中提到了一個關鍵人物,29軍副參謀長張克俠,他是中共地下黨。
文章說,當年被綁走日本兵的戰友,上世紀60年代接受雜誌訪談,說晚飯後大解,被武裝土匪綁架。1979年北大向青教授講授《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說是劉少奇的地下黨貫徹共產國際指示。2005年7月4日北京電視台《社會觀察》,張克俠的侄子在節目中回憶說當時張克俠接到頂頭上司劉少奇命令,認為北平的態勢敵弱我強,應該主動出擊,就爆發了七七事變。另據《北京文史資料選編》第9輯第105頁《在西北軍中從事黨的地下工作的經曆》,張克俠寫道:我在1929年就入了黨。1937年4月,肖明同誌要我對日積極作戰,以攻為守。解放後,劉少奇同誌讓王世英找我,要我交還這個指示文件的原件。
文章還介紹,日本陸軍省兵務局長田中隆吉(支那課軍情特務出身),在東京審判出庭作證:第一槍是共產黨在盧溝橋兩邊放槍挑起。日本駐天津特務機關長茂川秀一與北平地下黨交往甚密,曾向日本方麵匯報:地下黨混在中日兩國軍隊之間,開槍製造混亂。日本一些曆史學家認為,盧溝橋事變很可能是隱藏在29軍中的共產黨地下工作者,或受共產黨影響的青年學生向日軍開槍引發。事變發生僅一天,遠在延安山溝的共產黨便發出堅決抗戰的全國通電,反應之快令人咋舌。而蔣介石則是第十天,才發表了對全體國民的抗戰宣言。
日本國際政治學者、上智大學教授三輪公忠[Kimitada I. Miwa]1963年撰寫了The Chinese Communists Role in the Spread of the Marco Polo Bridge Incident into a Full-Scale War一文《盧溝橋事變到全麵戰爭--中共的角色》,文中稱The CCPs response was very clear-cut and fiercely jingoistic.A circular telegram dated July8(that is, within a few hours after the first shooting had taken place), declared that a war had been provoked by the Japanese, and中共的反應非常鮮明,激烈而強硬的外交政策。7月8日的通函報文(即在第一聲槍響後的幾個小時之內),宣布日本挑動了戰爭.....
2014年,《法廣》轉引作者王思想文章,以《蘇聯轉嫁禍水挑動日本侵華》作為標題,介紹說,七七盧溝橋事變,究竟是誰先開了第一槍,至今普遍流傳的有4種說法。其中之一就是蘇聯間諜所為,目的是激化中日雙方的矛盾。當時,日本占領中國東北之後,有兩種可能,一是北進,即攻打蘇聯,二是南進,即向南侵略中國。根據日本與德國的秘密協定,日軍北進侵略蘇聯的可能性比較大。對此,蘇聯人十分擔心,於是便派出很多間諜前往中國,與其扶植的中國某些組織一起,在各種場合製造事端,試圖激化中日矛盾。正是在盧溝橋,蘇共的這一陰謀得逞了。
顯然,這裏說的蘇聯扶植的中國某些組織,指的就是中國共產黨。
文章說,他們終於如願以償地挑起了中日兩軍的衝突,將戰爭的禍水引向了中國。據說,延安的中共在盧溝橋事變發生僅僅幾個小時之後,就火速發布了《告全國人民書》,要求停止內戰,一致對外。考慮到當時通訊條件的不發達,以及中共如此迅速的反應,許多人更加相信是中共參與挑起了盧溝橋事變。盡管這隻是猜測,但77事變之後,中國共產黨便公開提出:武裝保衛蘇聯的口號,這在很多曆史書中都能查到。
當時在延安的中共,正是抓住了這次千載難逢的救命機會,讓蔣介石的國民黨軍隊不再圍剿延安根據地,而是將主力軍隊轉向全麵抗日,從而趁機迅速建立起自已的革命根據地,最終用武力戰勝國民黨軍隊,奪取了全國政權,並且完全改寫了中國曆史。
附:
現在我們大家都看到看,當時蘇聯間諜和日本左翼勢力的間諜在中國工作的重點,就是避免蘇聯同日軍的直接作戰,並把這場戰爭的禍水引到中國來。
現在看來,他們的目的是完完全全達到了,國家不幸,生有逆賊,斷送了中國的前途。
崔可夫曾說:甚至在我們最艱苦的戰爭年代裡,日本也沒有進攻蘇聯,卻把中國淹沒在血泊中。稍微尊重客觀事實的人都不能不考慮到這一明顯而又無可爭辯的事實。(《在華使命一個軍事顧問的筆記》第38頁)
上個世紀30年代後期,蘇聯看到戰爭在中國實實在在打起來了,他就藉這個機會,向日軍發動了兩起大規模武裝衝突,奪取了中國大片土地。
這就是曆史上很有名的張鼓峰事件和諾門坎事件。
在這兩次事件中,蘇俄輕而易舉地從日本手裏奪走了中國大片土地。
1939年後,蘇日簽訂協定,停止軍事衝突。
日本陸軍從此可以專心打中國。
當時全國都認為被蘇聯出賣了,可是共產黨卻叫好,毛澤東為蘇聯辯護說:
沒有捲入帝國主義戰爭漩渦的蘇聯,是全世界一切被壓迫人民和被壓迫民族的援助者。這些都是有利於中國抗戰的。(《毛澤東選集.團結到底》)
其實直到上個世紀40年代初,蘇聯一直不放心,生怕日本進攻蘇聯,也正因為如此,蘇聯間諜佐爾格和日本親共間諜尾崎秀實一直在為將戰爭控製在中國的範圍內作著努力。
1941年10月中旬,佐爾格的真實身份敗露,他和尾崎秀實等30多人先後被日本軍部逮捕。
日本恨透了這些間諜,正是他們將日本引入了中日戰爭不能自拔,日本沒能從戰爭中得到任何利益。
於是在1944年特意選擇10月革命27週年紀念日這一天,將尾崎秀實和佐爾格兩人施行了絞刑。
這兩個人以害人開始,以害己告終,得到了應有的下場。
但即使在他們被捕後,他們所控製的間諜組織也沒有放鬆對日本的監視,生怕日本將戰爭轉到蘇聯方向去。
有一篇名為《左爾格為什麽會招供》的網文,發在《西西河》網站,裡邊有如下一段兒描寫:
1942年的到來。吳紀光高興地告訴中西功,延安發來專電,表揚上海情報科的工作。
吳紀光錶示,莫斯科戰役取得重大勝利,美英對日宣戰,中國抗日戰爭由此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但是中西功顯得憂心種種,並不怎麽高興。
吳紀光覺得,可能是左爾格和尾崎秀實的被捕對中西功造成了心理上的壓力,於是問他:你跟尾崎很熟悉嗎?
中西功說:無話不談。
他會把你供出來嗎?
不會。
其他人呢?
也不會。中西功顯得很自信。
吳紀光疑慮地看著中西功。
程和生看到這個場麵,趕緊捅捅中西功。
中西功明白程和生的意思,但沒有理他,按自己的思路談下去。
他說,戰爭的前途無疑正向著有利於反法西斯陣營的方向發展,但是對於日本的戰爭潛力不能掉以輕心。
9.18以來,日本海軍基本沒有使用,陸軍在中國和其他戰場沒有受到過重創(編按:在日軍曾屢屢受國民黨軍隊重創)。
日軍突襲珍珠港取得重大勝利,迅速佔領了東南亞大片領土,短期看其戰爭實力是增強了而不是削弱了。
中西功沉默了一陣說:我總是在擔心。
擔心什麽?吳紀光問。
日本陸軍會就此甘休嗎?
你指什麽?
當日本海軍取得這麽大的勝利,耀武揚威的時候,陸軍會怎麽樣?他們忍受得了嗎?會不會乘遠東蘇軍大量西調之機,在春季化凍之前來個突然北進呢?別忘了,他們是軍國主義,戰爭狂人,不能用對常人的眼光分析他們可能採取的行動。
吳紀光點著頭說:對!延安來電也要我們特別注意盯住日軍在北方的行動!
以上的描述表明,起碼在1942年,延安和蘇日間諜的工作重點都還是在想法將戰爭限製在中國土地上。
佐爾格被捕了,但他的組織並沒有受到多大破壞,尾崎秀實也是一樣,中西功、西裏龍夫都是他忠實的助手,他們將戰爭死死地拖在中國,直到二戰結束。
把四億五千萬人推向戰爭的血海,付出3000萬生命代價,給國家造成6000億美元的戰爭損失,這一切都隻是為一個和中國公民毫不相幹的共產國際作犧牲,這同逃避戰爭甚至作一些必要的妥協比哪個更愛國?
某些人或組織為了一己私利,竟為了別國利益,將中華民族拖入萬劫不複的深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