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風

生活雖然平淡,卻也有很多值得留下的瞬間,甜或苦,痛或美,都值得留下並珍藏。
正文

風吹不散的記憶(2)

(2024-05-22 20:35:48) 下一個

民以食為天,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人得了財之後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要吃得更好;少年時期的我們,正是身體拔節的年齡,各器官代謝旺盛,對食物的需求渴望更加強烈,所以那時的我們好似經常處於饑餓之中,對與吃相關的記憶也就格外深刻。

初夏時節麥浪滾滾,那不僅僅父母們眼中豐收的前景,更是小娃們口中的美味。剛剛灌漿的麥粒清甜爽口,拿火燒一下更是香氣襲人,而且小麥種植濃密,掐幾個麥穗不顯山不露水,大人根本注意不到,被抓包挨揍的可能性很小。三伏天的雨說下就下,雨停不久村後的小樹林裏就會長出白白胖胖的可食蘑菇,采回家媽媽用油加醬油一炒,簡直是人間美味,完全不是現在超市裏保鮮盒裝的各種有機無機菇類的味道,當然也是和吃的次數太少有關,物以稀為貴一個道理。

夏季還有一種美食,油炸知了猴,也就是蟬的幼蟲,各地叫法不一。過油過鹽,完全不用其他佐料,真的是優質食材,全憑自身的味道,特別是背部一口全是肉絲,真的好吃。去年帶娃去馬裏蘭訪校,某名校園內滿地知了,但是體型短小,無從下嘴的感覺,估計北美人民是無福品償了。夏天傍晚,經常是一小夥伴們成群結隊,拿著家裏唯一或唯二的手電筒圍著大樹小樹轉,可憐地下蟄伏十七年的知了猴,剛剛爬上地麵,還沒等到蟬翼出売,樹上結婚生子繁演種族,就被俺們這群餓死鬼生擒油煎,吞入五髒六腑,滿足小娃們的口舌私欲了。偶爾沒看清楚,也會用手摸到趴在樹幹上的賴蛤蟆,粘糊糊的令人隔應。更不走運的是被啥蟲子咬一口,掛點小彩,鄉下娃皮糙肉厚不講究,回家提也不提,大人們也不太在意孩子們身上是否多了傷口,會不會感染,也沒聽說誰因此生病住院。

夏天菜地裏的瓜果雖然都成熟了,但是那些大人們看得緊,除非自家種得多,否則隻能等到有人來村裏賣的時候,拿糧食物物交易,一簸箕小麥換回一隻大西瓜,用水桶把西瓜吊在水井裏降溫,然後撈上來全家坐在院子裏一塊吃,又涼又甜,如果紅色沙瓤,那就更甜了,比蜜都甜。那時的西瓜都是黑籽西瓜,吃完瓜瓤,把西瓜籽衝幹淨曬幹後留著嗑瓜子,西瓜皮切成小塊醃鹹菜,拌涼菜,還可以炒著吃,一點都不浪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於小丫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曉青' 的評論 : 七、八十年代,大家的生活都差不多。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西瓜籽嗑過,西瓜皮醃過鹹菜。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