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凡

舉頭望星空,
問心求義仁。
此間有真意,
幸愧共凡塵。
個人資料
正文

日裔美國人集中營係列1-概況

(2025-05-05 08:45:43) 下一個

寫在前麵的話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曆史上持續時間最長、涉及國家最多、死亡人數最高的全球性戰爭。戰爭中平民的巨大傷亡,遠遠超過了任何關於戰爭“正當性”的辯護,給世界各地的人們留下了深重的創傷。在戰火波及的地區,大規模屠殺與集中營暴行被廣泛記錄並反思。

相比之下,美洲大陸幾乎未受戰爭直接波及,表麵上顯得平靜。但就在這片遠離主戰場的土地上,美國卻上演了本國曆史上一次罕見的針對單一少數族裔的大規模拘禁事件。這雖不及戰場上的殺戮那樣血腥,卻因其對本國公民和居民基本人權與憲政原則的背離,而被視為美國曆史上的一段陰影。

當年的美日太平洋競爭硝煙早已散去,但國家安全焦慮從未真正離開美國的戰略視野。在新時代的地緣政治格局下,如何處理國內的少數族裔問題、如何在安全與自由之間作出選擇,依然是值得深思的議題。回望曆史,也許能幫助我們更清醒地避免重蹈覆轍,做出更經得起曆史考驗的決策。

本文為維基百科英文頁麵“Internment of Japanese Americans”(原文鏈接)的譯文,初稿由穀歌翻譯生成,後經校對者“真凡”審核並略作刪節。各引文標識未作移除,和英文頁麵一致。校對者個人補充的譯注會在文中明確標識。歡迎轉發,但請保留原始出處與譯者信息。

 

係列1-概況 (此係列數字標題為校對者添加,此後不再標明)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強製遷移並監禁了約12萬日裔人士,關押在由戰爭安置局(WRA)管理的十座集中營中,這些集中營主要位於美國西部內陸。其中約三分之二是美國公民。這些行動由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於1942年2月19日頒布的第9066號行政命令發起,該命令是在1941年12月美日戰爭爆發後發布的。當時約有12.7萬日裔美國人居住在美國本土,其中約11.2萬人居住在西海岸。約有8萬人是“二世”(Nisei,即在美國出生並擁有美國國籍的日裔)和“三世”(Sansei,即Nisei的子女)。其餘的是在日本出生的“一世”(Issei,即第一代)移民,他們沒有資格獲得美國公民身份(校注:彼時美國國內法對非本國出生者隻允許自由白人和黑人以及獲得歸化國籍。在夏威夷,超過15萬日裔美國人占該地區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但隻有1200至1800人被監禁。

 

拘留的目的是為了減輕對日裔美國人構成安全風險的擔憂。監禁規模與日裔美國人人口規模之比遠遠超過了針對數百萬德裔和意裔美國人采取的類似措施,這些德裔和意裔美國人中有數千人被拘留,其中大多數是非公民(校注:德意日同為軸心國,是美國宣戰後的敵對國家)。根據9066號行政命令,整個西海岸被劃定為軍事禁區,所有居住在那裏的日裔美國人都被帶到集合中心,然後被送往加利福尼亞州、亞利桑那州、懷俄明州、科羅拉多州、猶他州、愛達荷州和阿肯色州的集中營。加拿大也對日裔人士采取了類似的行動。被拘留者被禁止攜帶超過其攜帶能力的物品進入集中營,許多人被迫出售部分或全部財產,包括房屋和企業。集中營周圍布滿鐵絲網,並有武裝警衛巡邏,被拘留者通常住在擁擠不堪、家具簡陋的營房裏。

 

在1944年“是鬆訴美國案”(Korematsu v. United States)的判決中,美國最高法院根據美國憲法第五修正案中正當程序條款,維持了驅逐令的合憲性(校注:美國憲法第五修正案為美國權利法案一部分,規定未經正當法律程序,未經正當法律程序;除非給予公正補償,私有財產不得為公共用途而被征用)。法院將其判決限製在驅逐令的有效性範圍內,避免了未經正當程序監禁美國公民的問題。但同一天,法院又在“遠藤案”(Ex parte Endo)中裁定,忠誠的美國公民不得被拘留,並由此開始釋放他們(校注:兩個同一天的判決中第一個出於國家安全的考慮的判決被長期批評,並在2018年被最高法院明確否定為錯誤判決。第二個判決則被經常引用為對個人自由和正當程序的堅持的道德判決而獲得支持)。1944年12月17日,驅逐令被撤銷,十個集中營中的九個在1945年底前被關閉。日裔美國人最初被禁止服兵役,但到1943年,他們被允許參軍,戰爭期間共有2萬人服役。超過4000名學生獲準離開集中營去上大學。集中營醫院記錄了5981名新生兒和1862名在監禁期間死亡的病例。

 

20世紀70年代,在日裔美國公民聯盟(JACL)和救濟組織日益增長的壓力下,吉米·卡特總統任命了戰時平民安置和拘留委員會(CWRIC),調查拘留是否合理。1983年,該委員會發布的《個人正義被剝奪》報告聲稱,幾乎沒有發現日裔美國人不忠的證據,並得出結論,拘留是種族主義的產物。報告建議政府向被拘留者支付賠償。 1988年,羅納德·裏根總統簽署了《1988年公民自由法案》,正式道歉並授權向每位法案通過時仍在世的前被拘留者支付2萬美元(相當於2024年的5.3萬美元)。該法案承認,政府的行為是基於“種族偏見、戰爭恐慌和政治領導的失敗”。到1992年,美國政府最終向82219名被監禁的日裔美國人支付了超過16億美元(相當於2024年的42.5億美元)的賠償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9)
評論
FrankTruce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可能成功的P' 的評論 : 我想先按照維基的介紹來回顧這個曆史事件,然後有機會的話自己做一些主觀評價吧:)。同為少數民族,對當時的日裔美國人的遭遇還是很能同情的,他們是被日本軍國主義所牽連,成了大眾恐慌情緒和種族主義的犧牲品。能獲得法治體係內的曆史公正性的補救這是曆史的幸事。
戰爭的避免需要人類有很多智慧。歐洲實現的和解也是兩次大戰人腦子打成狗腦子後痛定思痛的結果。有反思才能有提高。不讓反思,那就隻能同樣的跟頭多栽幾次,被波及的無辜的人要多好多好多了。
FrankTruce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吉明日' 的評論 : 日本人對政治這麽冷感嗎?倒是讓我想象不到。在美國我們有時候回避討論是因為不想吵架:)
可能成功的P 回複 悄悄話 真凡這是要寫一個係列?戰爭是萬惡之首!真是恨死了那些在世界各地挑起戰爭事端的勢力了。不知道離間了多少本來可以和睦相處的民眾。好在當年隻施行了兩年而且允許對一個國家的錯誤提出訴訟。
吉明日 回複 悄悄話 當年,我所在的會社是日本數一數二的大企業,涉及的領域非常廣,包括醫藥廠也是很知名的,下麵還有全國連鎖的藥妝店,會社裏的員工沒有一個在閑暇時提安倍遇刺的事,都在談中午吃什麽,晚上去哪個居酒屋之類的,要麽就是吹吹牛逼,說說誰的狗屁豔事,哈哈。
至少,沒人和我聊過任何政治,當然我也不去討論。
現在,我更加遠離清靜,生活在一天都見不到一個活人的地方,應該是更沒有什麽機會了解日本人對自己的這些曆史的某些觀點了。
吉明日 回複 悄悄話 我是知道這段曆史的,日本老百姓知不知道以及知道的人有多少就不清楚了。日本人很會察言觀色和站在他人角度上看問題,與日本人交流,基本上不會去觸碰比較敏感的問題。在日本生活久了,你會發現日本本土的老百姓不是特別關注政治時事。印象最深的是安倍意外死亡,會社裏連個討論的人都沒有,我是在推特裏得知他出了意外。當然了,這裏不排除我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是鄉下,老百姓隻想著種田和在工廠工作賺錢以及關注孩子。
FrankTruce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世界在我心中' 的評論 : 歡迎新朋友:)大家共同回顧,借古鑒今。
世界在我心中 回複 悄悄話 非常好的文章,學習了。
FrankTruce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覺曉' 的評論 : 歡迎覺曉留評!是的加拿大長期以來都是美國對外政策的追隨者。後來章節也會提到一些。珍珠港事件之後美洲總體來說對日裔都不友好,也是為日本軍國主義所累。
覺曉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以前讀到加拿大安省一個著名的日裔傳記,環保專家,名字都忘記了。但是記得他小時候就是從BC省被迫遷到安省,因為加拿大當年對日裔也是緊跟美國的政策。後來,讀到兒童繪畫讀本,描述當年的居住環境。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