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郞筆談》147懷璧有罪
一一一一
華蘇1969年珍寶島爭執:
中國人遵循儒家道德規範,崇尚溫良恭儉讓,睦鄰友好,與人為善,和氣生財。可是你家藏珍寶,懷璧有罪,難免引人覬覦,賊心漸生。初時還隻是躲在遠處張望,逐漸地靠近庭壩探頭探腦,挨著院牆作揖求告呼喝咶噪,看見主人一味隱忍,不放一言,視為膽小害怕,不禁賊膽包天,持棍舞棒,登堂入室,推揉擠搡,拳打腳踢,要把主人趕出去,珍寶據為己有,鳩占鵲巢。
可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是人都有點脾氣的,以前是君子風度,隱忍不發,想的是各退一步,天廣地闊。但不料想,有些熊類,喜歡得隴望蜀,得尺進寸。君子也有血性,不可欺之以方,再一再二尚可,再三再四則過了,待到五六七八九十,遭人反複挑釁打臉欺壓淩辱,也不禁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犲狼撲來,迎接它們的是獵槍,豁出去了,拚它一拚,還不知鹿死誰手呢。
一一一一
巴郎 記於 2022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