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郞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勤於學習,善於自省,變教訓為經驗,從失誤趨成功。勇於開拓,敢於進取,繼往開來,譜寫新章。巴郞身處環境、社會、以及自身的發展變化之中,耳聞目睹,泘光掠影,感同身受,偶有所得,遂予筆錄存之,欲與文友們分享,俟以自娛娛人矣。
正文

《古鎮今貌》巴郞

(2025-09-15 00:55:39) 下一個

《古鎮今貌》巴郞

 

從馬頭到羅田沿途,入目所見,全是梯田。山梁上凸出的梯田,山坳裏內凹的梯田,大小不一,彎彎曲曲,層層疊疊,逶迤順下。此時已過中秋,晚季稻業巳收獲,梯田裏灌滿了水,陽光透過雲霧,映照於水,梯田雲蒸霞蔚泛著銀光,灰牆青瓦的農家錯落有致,點綴著田園風光,仿佛?幅浩瀚蒼茫、?象萬千的?墨畫,古韻悠悠,令人陶醉。

 

羅田鎮的現代化城鎮建設飛速發展,環列在溪河兩岸,各種廠礦企業和商貿集市如雨後春筍般地冒了出來,高樓大廈拔地而起,道路寬廣,橋梁壯觀,一個現代化的城市雛形正在形成。

 

為了阻止臨近新鎮的老場逐漸處於邊緣化,慢慢消失於人們的視野之中,在上級部門的支持下,和沿海城市對山區的對口支援中,政府和民眾齊心協力,努力挖掘古鎮潛在的曆史因素,和旅遊價值。

 

2005年重慶市批準將羅田古鎮,招商引資,作為景區進行改建。鄉親們同心協力,建立多種經營基地,努力繪就“山青、水綠、果甜、稻香、魚跳”新畫卷,以“詩書畫文景”文化元素,讓羅田“氣質”更佳,“顏值”更美。老場所有的房舍,都進行了仔細的基礎性維修,盡量利用古舊材料,修舊如舊,以全麵展示羅田的風土人情和曆史景觀。這是一個巨大的工程,近20年來,改建完好的房舍還隻占少部分,但即使如此,也已經開始吸引遊客前來觀賞了。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