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躁動》巴郎
譚姨在這裏憂思百結驚恐難安,一對兒女卻不這樣想,不但不這樣想,甚至對下鄉還有點期待。正象領袖所言:“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象早晨八九點鍾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改天換地,廣闊天地,大有作為,這是多麽美好的事,多麽遠大的理想啊!目標就在眼前,怎不躍躍欲試?嗬,牛欄難養千裏馬,花盆怎育萬年鬆?要象雄鷹展翅海燕淩空,去經受電閃雷鳴的鍛造,去迎接狂風巨浪的洗禮,脫胎換骨,成為合格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接班人!
於是,兄妹倆滿懷對理想的衝動和對未來的憧憬,未及告訴母親,匆匆地去街道委員會報了名。直到街委會敲鑼打鼓地送來批準喜報,譚姨才如夢方醒,頓時傻在當場。
待送喜報的人們走後,譚姨回過神來,拉著兄妹倆,進得家,關上門,隔住外麵目光。讓兄妹倆站立當場,自己則坐在椅子上,氣得渾身顫動不已,指著兩兄妹,恨恨地數落著。譚姨氣的不是兩兄妹報名下鄉一事,而是去報名下鄉,事先並沒有與媽媽商量,而是背著媽媽去報了名。這樣做,使譚姨太傷心了,凡事瞞著自己,有事不商量,這不是不把自己這個媽媽當親人?翅膀硬了,生分了,能自作主張了,再也不需要媽媽了,想著,悲從中來,淚如雨下,不可抑止。
而兩兄妹這才知道,闖了大禍,使媽媽誤會了。看到媽媽悲傷欲絕,不禁悔恨不已,兩兄妹不由自主地當場跪下,向媽媽懺悔,祈求媽媽的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