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郞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勤於學習,善於自省,變教訓為經驗,從失誤趨成功。勇於開拓,敢於進取,繼往開來,譜寫新章。巴郞身處環境、社會、以及自身的發展變化之中,耳聞目睹,泘光掠影,感同身受,偶有所得,遂予筆錄存之,欲與文友們分享,俟以自娛娛人矣。
正文

《書記新鄰》巴郎

(2025-06-29 00:51:18) 下一個

《書記新鄰》巴郎

 

當此時,百貨公司人事有所變更。公司駱主任升調到商業局任職,也帶走了若幹得力手下,我家旁邊那家鄰居也跟著搬走了。不過,那套房空了還不到一個月,就有人搬遷了進來。

 

搬進來的新鄰居不是別人,正是來接替駱主任的,新任百貨公司黨總支書記的幸(音恨)乾秀書記。這幸書記曾在縣裏婦聯和供銷社工作過,文革初下到某區任區委書記,區裏第一把手,管理近20萬人,精明強幹,頗有政聲。這次百貨公司出缺,因為她曾在供銷社工作過,熟悉商貿業務,故從區委書記任上,平調到百貨公司當書記。說是平調,但從艱苦的區鄉調到舒適的縣城,手握全縣商貿大權,卻是比當個窮酸區委書記要強多了,也含有褒獎其政績的成分在內。

 

幸書記為人實誠,不尚虛榮,到任後,她拒絕了分配給她的一幢獨立平房。她嫌那平房位於河對麵老街,離單位距離太遠,來回要走3個多公裏,浪費時間,不利於辦公。於是,她選擇將家搬進我們樓上,寓意近水樓台,下樓就是辦公室,處理事務方便。而且住在近處,即使下班在家裏,也能隨叫隨到,處理急務,不躭擱時間。再說,也顯示領導親民,能與群眾打成一片,同呼吸共命運。

 

幸書記一家4口人,丈夫加2個女兒。大女兒是殘廢,為照顧女兒,一家人絕大多數時間,都在家自炊。以前在區鄉裏,沒那麽多條條框框,不用說,自有下屬主動出現,盡力幫忙,不需自己操勞。但來到縣城,卻是有政策束縛,上級看著,不能違背規定,公然“以權謀私”,所以,隻能自力更生。要自己動手做家務,當然希望環境條件要好,有現成設施供使用,省時省力。甫一住進樓裏,幸書記立即發現,說是家屬樓,卻還是個單身宿舍的胚子,並沒有家屬樓的配套設施,生活上很是不方便。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