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郞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勤於學習,善於自省,變教訓為經驗,從失誤趨成功。勇於開拓,敢於進取,繼往開來,譜寫新章。巴郞身處環境、社會、以及自身的發展變化之中,耳聞目睹,泘光掠影,感同身受,偶有所得,遂予筆錄存之,欲與文友們分享,俟以自娛娛人矣。
正文

茂子舊作088。《玩轉新疆之坎兒井》

(2024-02-06 07:40:48) 下一個

茂子舊作088。《玩轉新疆之坎兒井》

一一一一    

坎兒井是荒漠地區一特殊灌溉係統,普遍於中國新疆吐魯番地區。據說,坎兒井與萬裏長城、京杭大運河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

坎兒井是一種結構巧妙的特殊灌溉係統,它由豎井、暗渠、明渠和澇壩四部分組成。總的說來,坎兒井的構造原理為:

在高山雪水潛流處,尋其水源,在一定間隔打一深淺不等的豎井,然後再依地勢高下在井底修通暗渠,溝通各井,引水下流。地下渠道的出水口與地麵渠道相連接,把地下水引至地麵灌溉桑田。漢代尤其是漢武帝的主要功績之一是開發了廣大的西北地區。當時把移民實邊和修渠屯田作為抗擊匈奴侵擾的組成部分,這時西北地區成為僅次於關中的水利重點地區,水利工程技術也大大提高。

二千多年前,先人們用智慧開鑿了坎兒井,井下暗渠的水至今還流淌著,嘩嘩的水聲,似乎壓訴說著我們偉大先民們為解決當時生計,為造福後代的豐功偉績。

吐魯番的坎兒井,景區很小,遊人也少,有點不受人待見的模樣。其實,我們來觀賞它,隻是緬懷一段曆史,了能在這片土地上,曾經有過這樣一個城市,這樣一些建築,它默默地昭示著這塊士地的曆史,它的發展的脈絡。風雨滄桑,遊覽之後,應留下一點我們的思考。

財富、權力、美色、健康,保鮮與傳承,都是那麽短暫。隻有思想,隻有思想之光,能在作者和刊印者的合力之下,流傳千載。

一一一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