峽穀非峽穀,美景不勝數。
越看越撩人,但願長此住。
清晨的鳥叫打破了黎明前的寧靜。打開通向陽台的房門,一陣清新的空氣泌入肺腑。布萊斯峽穀小屋(旅館)外麵是一片森林,一小堆一小堆鬆軟的積雪撒在綠色的草地上。畢竟隻是11月初,白雪皚皚的冬季還沒有真正的到來。
顧名思義,既然叫峽穀公園那一定在峽穀裏麵。先去哪裏呢?公園地圖上標有一個叫日出的景點。望文生意,清晨應該是在那裏觀賞日出的最佳時間。原本就住在公園旅館裏,幾分鍾就到了該景點的停車場。下車一看是一片平地,哪裏有峽穀呀!難道是走錯了地方?
既來之則安之,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嗎?沿小徑行進幾十米,眼前驀然一片開闊。原來不是在峽穀裏,而是在一片遼闊的山頂上,或者說是高原上。
這才知道布萊斯峽穀公園裏的峽其實是有其名無其實。漢語是具有表意功能的象形文字。峽字是由山字和夾字組成,意思是兩山夾一穀。布萊斯峽穀公園其實是沿著龐沙岡特高原東麵,由侵蝕而成的巨大自然露天劇場,隻有一麵山。雖然公園名字中有峽,但實際上不是峽穀。
秋高氣爽,晴空萬裏,能見度極佳。放眼遠眺,亨利山脈,赤岩斷崖,白岩斷崖,曆曆在目。極目之處,遠山腳下,似乎看到前一日經過的小鎮。此時此刻,心情如那雲舒雲卷。大氣瑕意。
朝下麵看去,大吃一驚。紅色橙色和白色組成的千千萬萬的石俑極其壯觀。就數量而言,世界第八奇觀兵馬俑與之相比就是小巫見大巫。也許應該說是根本無法相比。
人們都說無限風光在險峰。但布萊斯峽穀公園卻有所不同。要完全領略到布萊斯峽穀公園之美,除了在山頂上觀賞其壯觀,還必須下到峽穀之底才能看到另一種美色。
不同的景點都有步行道下峽穀,但難度高度完全不同,需要的時間也不同。通常是上山容易下山難。所以三思以後,選擇了最容易和時間不長的皇後公園步行道。
從山上往下看,一片紅色橙色和白色組成的山體中點綴著綠色和雪白。綠色和雪白多在山坳中和背陰處。不用說,綠色自然是樹木和喬木。雪白則是沒有來得及融化的白雪。
下山的步行道呈之字型。拐來拐去以減低坡度。路麵未經修理,為天然的黃沙土和岩石。最好帶上登山杖,上下都可以多一兩個支點。
一個拐彎處背陰,約兩三米的路麵上全是冰,光溜溜的。隻能用手扶住石壁慢慢地向下挪動。雖然不是萬丈深淵,但山上都是岩石,比較陡峭。失足可能不至於沒命,但傷筋動骨終歸是不可避免。
有這種危險是不是該回頭是岸呢?如此美景,豈能輕言放棄。這樣說吧!往下一段,回頭一看是一個景色。再下一段,又是另一個景色。關鍵是,每個景色都不一樣,每個景色都有自己的美。而且似乎是越往下來越美。
美到何種程度?就用女人來做比喻吧!那就是美女如雲,環肥燕瘦。婷婷玉立,傾城傾國。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沒有一處不是景。愛美之心人人皆有。越美看越想看,那裏停得下來呀!還好是數碼時代。要是柯達和富士的年代,不知道要花費多少膠卷。
大約下到了一半因為某 種特殊原因回頭了,令人有些遺憾。不過,毫不影響對布萊斯峽穀公園的喜歡。早已陶醉在美景之中了。盡管時間短了點,但的確被陶醉了。如果再來一定要好好在這裏溜達一下,盡情享受。
石俑的形狀可謂是千奇百怪應有盡有。金戈鐵馬,雄偉壯觀。紅衣舞孃,姿態萬千,十八羅漢,神態各異。巫山神女,風情萬種。拔地而起,一柱擎天。怪石嶙峋,有棱有角。
往那兒看,難道不是小橋流水嗎?在那邊,怎麽是凡爾賽宮殿的門窗?那邊的圓柱不是和羅馬鬥獸場的一模一樣圓柱?這樣說吧!隻有想不出來的,沒有找不到的。
布萊斯峽穀公園其實很大,綿延了18英裏,共有13景點。最高處為彩虹點海拔2775米。據說天氣好時可以遠眺至90英裏。最高的石柱可達60米。
布萊斯峽穀公園雖大,但主要景點都在大劇場處。可以說是老少皆宜。就算是下不了穀底,也可以基本領略其壯觀的風采。
帶著即興奮又遺憾的心情離開了布萊斯公園。峽穀兩個字現在可以省略了吧。人生中攀登過不少山,而每一座山都有其特色,如膾炙人口的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華山天下險。那麽布萊斯公園可不可以稱之為天下美呢?想來想去還是不妥,因為美的定義太過於抽象。
這樣說吧。與前一日錫安公園的狂野相比,布萊斯公園更多的是柔美。如果說錫安公園是西北的漢子,布萊斯公園就是浣溪沙邊西施。不知道這樣的形容能否得到大家的讚同?
20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