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絕大多數人都是做父母的,有些可能升級為祖父母。培伴孩子長大的過程中一定有體會,當孩子幼小時,他們相信童話書中的熊媽媽關愛地告誡熊孩子,傍晚和熊孩子一起數星星;再大一點的童話書“小紅帽”,以大灰狼作為“壞人”的代表來誘惑善良的小紅帽,讓小紅帽和奶奶陷入危險,以此告誡孩童“不要輕信陌生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認知的逐漸提高,孩子會逐漸認識到,原來動物是不會說話的,書中的熊媽媽,大灰狼是大人以熊媽媽,大灰狼之口來分享大人想和小孩子們分享的愛,和人生中的道理。再大一點,孩子們會逐漸分辨出書中作者以擬人的角色來分享作者的愛,恨,情,愁。當然,現實生活中,仍然有人以上帝或惡魔的角色來誘導和操控信眾們以達到各自的目的。而辨別真偽,虛實、是非和利弊的能力,正是人成熟過程中最重要的成長標誌之一。
在自然界中生存的每一個生物都具有使其得以生存的獨特特征,有些擁有鋒利的牙齒,有些擁有快速奔跑的能力,還有些能攀爬陡峭的山峰…...。人是所有地球生物生命中進化到食物鏈頂端的高級,複雜生物,而人極大優於其它生物的獨特特征在於人的大腦。從簡化版進化的角度來看,人腦可以分為現代腦和原始腦兩部分。人類之所以優於其他生物,正是因為我們擁有更加發達的現代腦。現代腦參與複雜的認知過程,能夠進行更複雜的邏輯推理、計劃、決策、解決問題以及控製衝動。它的特點是反應較為緩慢,但更加審慎。相對而言,原始腦主要負責基本的生存功能,掌管情緒和本能行為。例如,在危險情況下感到恐懼、在活動中體驗快樂,或在感知到侮辱時產生憤怒反應。
在生物進化過程中,複雜程度越高的生物,通常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完全成熟。在人類發育過程中,如果嬰兒要等到完全發育成熟後才出生,那麽孕期將會大大延長,而且嬰兒的體型也會過大,導致母親難以承受,難以安全分娩。這也是為什麽,與其他動物相比,人類的嬰幼兒出生時相對更不成熟,要經過更漫長的時間來成長為一個具備獨立生活能力的獨立個體。這期間,大腦的發育相對身體的發育更滯後,大腦在出生後的持續發育,主要集中在參與複雜的認知過程,進行更複雜的邏輯推理、計劃、決策、解決問題以及控製衝動的現代腦的成熟與完善上,因此,基因相關性之外,人的大腦的成長更受其環境的影響。正如此文一開頭就描述的各類童話故事,各類書籍,更重要的是各自成長過程中親身的經曆會嚴重影響其現代腦的成長,從而影響著和現代腦有關的其它方麵的成長,例如自身的情緒監控,認知,思維方式,以及對社會的了解等等。
非常遺憾的是,很大一部分人,即使已達到生理的成熟,但心理,認知,思維方式等等卻遠遠落後。不知有沒人讀過著名的意大利經濟史學家卡洛·奇波拉(Carlo M. Cipolla)的一篇幽默諷刺小短文《人類愚蠢的基本定律》(The Basic Laws of Human Stupidity)。在這篇短小的論文中,他提出了五個定義愚蠢現象的基本定律:(為了避免誤解,以下將人/者用行為替代)
定律1: 我們總是低估世界上活躍的愚蠢(行為)的總數。
定律2: (行為)是否愚蠢,與其他任何特征(教育、階級、智商)無關
定律3 (黃金定律): 愚蠢(行為)是指:使他人或群體受損,而自己並未因此受益,甚至可能同時受損
定律4: 非愚蠢之人總是低估了愚蠢(行為)的破壞力
定律5: 愚蠢(行為)是最危險的
卡洛·奇波拉的定律3定義的愚蠢(行為)從利益的角度不僅使他人或群體受損,而自己並未因此受益,甚至可能同時受損,即,雙輸。
那麽人為什麽會如此行為呢?
此行為正是被原始腦的本能/情緒驅動,為了滿足即時的非理性情緒發泄(憤怒、嫉妒)或維護短暫的自我感覺良好(虛榮、麵子),但同時又未能啟動複雜的現代腦的邏輯/審慎性去衡量:行為給他人帶來的損失,以及行為給自己帶來的零或負收益造成的。我們在網上和現實中也會常常看到類似的行為,有人以獲取“情緒價值”來強調此行為的合理性;即通過損人不利己的方式來獲得一種“我能影響或傷害別人”的錯覺,從而緩解內部的負麵情緒壓力,保護自我脆弱的“麵子” 。換句話說這種行為是在用巨大的理性成本(阻礙現代腦的發展)來換取短暫、非理性的情緒收益。這種行為會讓人陷入一個自我強化的負麵循環,無法從錯誤中學習,從而讓自己成為自我發展,走向成熟的最大敵人。
人類的大腦通過認知與邏輯能力給了我們獨特的,優於其它生物的能力,但這份能力並非與生俱來。真正的成熟,不僅是生理年齡的成熟,更是現代腦的不斷運用,鍛煉與自我反思。隻有學會辨別真偽,虛實、權衡利弊、學會控製情緒衝動,我們才能避免愚蠢的行為,提高自身的整體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