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遛狗

(2025-09-12 13:29:42) 下一個

退休到佛州。搬到小區後,和小區的人來往不多,除了幾家鄰居,都叫不上名字。

小區有很多狗。每天遛狗,狗的名字知道了不少。我們家的狗是一條英國小獵犬(Beagle),遛了幾次, 就知道了小區裏一共有五條 Beagle:Ashley,Honey,Marlie, Shelley, 都是母狗,就我們家Teddy是一條公狗。從遛的狗,也漸漸和它們的主人麵熟了,也知道了誰和誰是一家人,雖然還是叫不上名字。如果一條狗好久不見了,大概那家人就是搬走了。 有時突然出現幾條新狗,就知道又到了休假季節。小區四百來戶人家,每年獨立節都在俱樂部聚餐,但每年都隻有四、五十戶人家參加,顯得冷清。有人說應該組織遛狗遊行,一定就熱鬧起來了。

我們家Teddy很有個性和主張,出門散步時總是走在前麵,選擇他的路線。旁人問:“你們這是誰遛誰呢?” 其實誰遛誰,誰更有樂趣和需要,還真說不清楚。鄰居家的Sage,男主人一天至少遛他四次。主人在前麵走, 長毛、大眼、墜耳的Sage,搖著個大尾巴,像個玩具娃娃,乖乖地跟在後麵。這天看到一個女孩子在領Sage散步,鄰居出門了,請她來照看。隻見Sage擰著頭,死活不肯跟她走。拉急了,幹脆四腳攤開,趴在地上。我說看來Sage也是有個性的。女孩說,Sage是個查理士王小獵犬(King Charles  Spaniel),她網上查過,最懶惰的一種狗。看來平常Sage都是討好主人,陪他散步。

Sage 這樣的狗,適宜於健身,不光是自己健身的需要,還幫助主人健身。研究表明,狗的主人,比常人走路要多,心髒病、糖尿病的發病率都低一些。有一次我們在談遛狗,一位朋友說你們每天遛狗,我每天遛我老婆。當時他太太懷孕,醫生說要多散步。

大多數狗,都比Sage野性一點,出門後,不是老老實實跟著走,而是東聞西嗅,然後留下自己的氣味。網上說這是狗兒們之間的信息交流,就像是刷(涮)朋友圈。遛狗,就是要滿足他們這種社交上的需求,不要隨意中斷它們的行為。

滿足這些需求,有時是要冒風險的。新冠來勢洶洶時,大家都關在家裏。妻子當時寫了一首詩,有一句是“我們已經關在家裏很久了,狗兒要出去”。還有一句是“狗兒都隔著兩米”,我們當時都是開車到空曠的公園裏去遛狗,不在小區遛,見到其他狗,都會繞著走。當時歐洲一些城市,人不讓出門,但遛狗除外。結果一條狗一天被遛好多次,主人遛了,鄰居借著遛。

狗兒們長於信息交流,但不善於麵對麵的接觸。小區遛狗,對上了,一方會繞開。也有鼓勵狗兒們接觸的,都說我們這狗很友好。兩隻狗常常是小心翼翼的嗅著對方,突然一方會驚詫起來,主人趕緊把它們拉開。體型小的狗遛起來很熱鬧,遇到他人和它狗,喜歡亂叫,主人一邊喝斥,一邊向他人道歉。他人多上前拍拍小狗的頭,說沒關係。大狗都不叫,兩隻眼睛陰森森地盯著你。別說你家的狗,你也要躲著它們走。

我覺得遛狗應該也是人類骨子裏的一種需要。小時候在國內沒見過遛狗。那時城市裏不讓養狗,鄉下養狗,但都是看家狗,在家呆著,沒有遛狗一說。和遛狗最接近的,是獵人出門,隨身牽著一條狗 - 書上看到的,令人十分向往!有一本《林中小獵人》的小人書,書中小獵人被豹子追著,爬到一棵樹上,但豹子會爬樹。多虧他的獵狗在樹下和豹子糾纏,老獵人趕來才解了圍。小獵人後來掉落在通天河裏,獵狗把他從激流裏拉上岸來,自己一身水攤倒在地上,活活地累死了。《林海雪原》裏有一位傳奇性的獵人薑青山,可以一手握著一把匕首,一刀一刀地用雙臂攀上冰凍的懸崖。他一聲呼哨,背後樹叢裏鑽出一條大狗。這狗特別能戰鬥,叫賽虎。

鄰居Tom,有一條十分溫順的西伯利亞雪橇犬(Husky),取名柳兒(Willow)。柳兒不是常見的灰黑色,而是少有的棕色。相伴多年,除了每天遛,其它時間,Tom坐在門口安樂椅上休息,她靜靜地在一旁趴著,兩隻幽深的眼睛看著來往行人。Tom不時會給她打理毛發,打理完後,用吹風機在她身上吹,柳兒也不驚不詫。後來她因癌症突然去世了。不久,Tom又買了一條小 Husky,也是棕色。小狗一雙好奇的眼睛,很調皮,不聽話,見了人就往身上扒。Tom很懷念柳兒,說柳兒聽話,和她說話,她會搭話(“she talks back to me”)。

 小區的狗五花八門,遛狗的人形形色色,遛狗的方式也不一樣,有抱著的,還有用嬰兒車推著的。有一位身材高挑的年輕美女,每天清晨出來遛狗,總是穿著球鞋,短褲,和一件長袖球衣,頭發挽在頭頂上。不認識她的狗是什麽品種,不大,黑不黑,灰不灰,像從來沒有洗過澡一樣,且無頸,無腰,豬一樣的體型,實為一醜狗。美女不怎麽看人,不輕易和人打招呼。

有一人高馬大的女主人,遛一隻大黃狗。有時穿著長裙,看來是上班前擠一點時間或剛剛下班。但大多時候穿短褲背心,腳下一雙拖鞋,一點後跟都沒有,見人總帶著微笑。

還有一年輕女子,遛一條棕黑白相間的澳洲牧羊犬。她大概不上班,每天至少遛三次狗,每次都是精心打扮,穿不一樣的衣服,戴著相配的帽子,或梳不同發型。遛狗於她,顯然有另一層意義。

狗也打扮, 穿衣服。以前在賓州,冬天太冷,遛狗時,有的人家會給狗穿衣服,還有穿鞋的。佛州沒有冬天,也穿衣服,就是時尚了。穿衣服的多是小型狗,長發遮麵的那種。有一個穿得花花綠綠,腰間有一圈裙邊。

好久沒有見到醜狗了,美女一定是搬走了。

 

(2023年7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Colline 回複 悄悄話 哈哈,有趣!我也遛狗,一天一至兩次,因為有兩隻。也是在小區見到形形色色的狗和人,因而有不同的八卦。使得生活更有趣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