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老爺說天地

說說、聽聽、聊聊、看看、寫寫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北非花園摩洛哥風情(7-8):摩洛哥馬拉喀什和午餐飯店

(2025-02-03 06:56:42) 下一個

北非花園摩洛哥風情(7)——馬拉喀什(Marrakesh): 今天是2024年12月22日,由於在摩洛哥阿拉伯語和柏柏爾語(阿拉伯語和塔馬齊特語)(ArabicTamazight)是官方語言,法語和阿拉伯俚語也是常用語言,所以在旅行前就考慮到可能在摩洛哥的語言溝通問題,預訂了一個當地的華語導遊旅行團,這是一個12人的旅行團,加上導遊和司機的話總共14人,今天22 日上午9點開始隨旅行團先點卯了兩個我們已參觀過的薩布蘭卡景點,然後前往馬拉喀什 (Marrakesh),從薩布蘭卡向南偏西方向沿高速公路行駛241公裏,約 4小時左右,高速公路兩側大部分地區空曠,一片片棕黃色的廣袤赤裸的土地,稀稀落落的熱帶棕櫚樹不時在眼前飛過,總覺得它們各個活得無精打采,個個像是總是吃不飽的有氣無力的漢子,車行200多公裏的路程沒見著一條盛滿水的河流或湖泊,多條似護城河般的大渠河道都渠底裸露….,初步觀察摩洛哥的淺層土屬沙壤土,含沙較多細粘土質較少,土壤保水性較差,所以摩洛哥的表層土壤還是缺水啊!…..,旅行團小客車在下午1點半進入馬拉喀什(Marrakesh)。

馬拉喀什(Marrakesh)在當地的柏柏爾語中意為“上帝的故鄉”,而在阿拉伯語中稱該城是“紅城”,由於早期市內大部分建築的外表都采用紅砂岩磚塊作為建築材料使的各建築的外表都呈現淺橘紅色,而後的建築為取得相同的色彩效果大都采用用本地土壤和岩石提煉出的色彩原料塗刷在建築物的外表麵形成淺橘紅色效果因而榮獲此名。馬拉喀什位於阿特拉斯山脈山麓以西,是摩洛哥第四大城市,也是摩洛哥四大皇城之一,也是馬拉喀什-薩菲地區的首府。這座城市於 1070 年左右建立,目前人口928,850,馬拉喀什的麥地那(Medina)老城區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照片(1): 庫圖比亞清真寺(Koutoubia Mosque):它位於馬拉喀什西南部的麥地那(Medina)區,靠近不眠廣場(Jemaa el-Fnaa )市場,兩側是大花園。這座清真寺由穆瓦希德王朝的哈裏發阿卜杜勒·穆明於 1147 年從穆拉比特王朝手中奪回馬拉喀什後建造。1195 年左右完成了高77米宣禮塔的建造,這座宣禮塔也被認為是馬拉喀什的重要地標和象征。

照片(2): 馬拉喀什古老的城牆

照片(3)至(9): 馬拉喀什市內建築街景

51F94D5D-A9EF-43C1-8559-68FD2327BFBF.png

北非花園摩洛哥風情(8)—-馬拉喀什(Marrakesh)的午餐飯店:旅行團到達馬拉喀什(Marrakesh)時已是過了午餐的時間,導遊帶領大家先解決“肚子”的問題,小車停在古城區的一個集市中心,餐館是一家具有鮮明特點的摩洛哥餐廳,它處於大集市的深處,一路前行,這一區域到處都是商店,各種商品布置的到處都是,各店小二、店老板都在店前大呼小哼的,一有機會就會纏上你,得有一會兒奮鬥脫離的時間呢!人群熙熙攘攘,吆喝聲此起彼伏,好個市場繁榮!…..。我們一行人緊緊相隨,很快來到餐館門前。這家餐館叫“達累斯薩拉姆”(DAR ES-SALAM)餐廳,以前就聽說過很多摩洛哥人的家庭,從外表看很普通,但進入室內就會發現富麗堂皇,情調嘻嘻的…..。百聞不如一見嘛!走進餐廳大門,哦,感覺的確不一樣,感覺是走錯了地方,如此裝飾美妙的有如皇宮般的地方怎麽會是餐廳?但的確如此!餐廳劃分為四到五個就餐區,各個餐區從頂棚到地麵都充滿經典的精美無比的摩洛哥伊斯蘭風格裝飾,澤利格藝術(Zellige art)的精彩在這裏得以充分的享受,可以這麽說當龔“老爺”將照片帶給大家時並不難帶來親曆其境的真實感受….,在吃到這餐正宗的摩洛哥飯菜之前就享受了一把精美的視覺盛宴…..。

 

照片(1): 餐館的進口

照片(2)至(4)和(6)至(9): 餐廳內景

照片(5): 主菜為摩洛哥傳統特色菜肴“塔吉鍋”(Tagine)的一種,它是用八種蔬菜,如紅蘿卜、茄子、圓白菜等加上羊肉和藜麥燴製成的菜肴,從味覺上是否能滿足國人的口味就很難說了…..。

08930F08-C377-4965-BA95-C3DA4AD4E812.png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