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老爺說天地

說說、聽聽、聊聊、看看、寫寫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北非花園摩洛哥風情(15-16):伊芙蘭和附近地區以及古城菲斯

(2025-02-10 07:04:48) 下一個

北非花園摩洛哥風情(15)—-伊芙蘭 (Ifrane)和附近地區:25 日,旅行團跟隨4驅吉普車從沙漠“基地”—卡斯巴從雅斯米娜酒店(Kasbah Yasmina Hotel)駛向梅祖卡(Merzouga),4驅吉普車在廣闊的沙漠平原上帶著野性般的狂奔,沙原上本無路,但也可認為到處是路,4輛吉普車在平坦的沙原上拉著長長的沙塵尾咽,在沙地上任意變道,像玩起相互追逐的遊戲,這種暢快淋漓、隨心所欲的駕駛之感可能隻有在撒哈拉(Sahara)沙漠才能實現吧…..。吉普車到達梅祖卡(Merzouga)時,我們的中型麵包車已在原地等候,很快換回了車輛,旅行團繼續向伊芙蘭(Ifrane)進發。今天算是一個困在車裏的長途旅行了,從梅祖卡向偏西北上方向行駛 401 公裏到達了海拔高度1650米的伊芙蘭(Ifrane),曆時約 6 小時 13 分鍾。在地理上梅祖卡(Merzouga)屬於反阿特拉斯山脈(Anti-Atlas Mountains)區域, 它位於高阿特拉斯山脈的南部,地勢較低,以荒漠和幹旱地帶為主。而伊芙蘭(Ifrane)地處中阿特拉斯山脈(Middle Atlas Mountains), 位於高阿特拉斯山脈以北,植被茂密,以冷杉森林和柏樹為主,是摩洛哥的重要生態區域,所以,小車行駛接近伊芙蘭(Ifrane)時公路兩側的植被和樹木開始茂盛起來。阿特拉斯山脈以北的大部分區域受到逐漸增強的北大西洋性氣候的影響,雨水充沛,空氣濕潤,民眾生活明顯好於阿特拉斯山脈以北地區…..。旅遊團在伊芙蘭(Ifrane)作短暫停留後,遊覽閑逛伊芙蘭(Ifrane)。對於摩洛哥人來說伊芙蘭(Ifrane)小鎮具有迷人歐洲風情,對該小城讚美有加…..,但對於多數來自歐美的遊客來說由於司空見慣,實屬於平淡無奇,為普通歐式小城而已….。暫短休息後,旅行團啟程從伊芙蘭再北上行駛約 70.3 公裏到達非斯, 約 1 小時 16 分鍾,當晚在非斯(Fes)進入夢鄉……。

 

照片(1)至(4)(6): 伊芙蘭(Ifrane)小城

照片(5): 伊芙蘭(Ifrane)小城中心公園內的石雕“石獅子”。

照片(7): 地處摩洛哥反阿特拉斯山脈南部區域貧瘠而荒涼的高山和土地

照片(8)(9): 地處摩洛哥中阿特拉斯山脈北部區域茂盛濕潤的高山和土地

987B76F9-08BD-48BE-90A3-436D434AB632.png

 

北非花園摩洛哥風情(16)—-古城菲斯( Fes ): 26日,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我們從古城菲斯( Fes )的“藍門”進入古城,當地人也稱此門為“日不落之門”,由於來的過早,城中的大部分店鋪都沒有開門,在狹窄的城中街道走走逛逛,逐漸人流多起來了,店鋪的門板也啪啪地打開,至今,在古城任沿用古老的傳統,小人力手推車用於貨物的運輸,毛驢馱載著6-7 個陶土紅色水罐,從取水點送到各家各戶,每到這個時候小巷寬度的三分之二就被占據了,驢子的蹄子踏在高低不平的古老岩塊鋪成的地麵上“嗒、嗒”作響,蹄聲、吊鈴聲加趕驢人的口中嚷嚷的吆喝聲,加上混雜人群的熙攘聲,多麽動聽的古城菲斯( Fes )的清晨序曲….,要有作曲家在場的話,一定會有新的創作靈感….。

菲斯或( Fes )是摩洛哥北部內陸的一個城市,也是菲斯-梅克內斯(Fès - Meknès)行政區的首府。它也是摩洛哥最大的城市之一,根據 2024 年人口普查,人口為 125.6 萬。它位於阿特拉斯山脈西北部,四周群山環繞,老城區以從西向東流淌的菲斯河 (Oued Fes) 為中心。菲斯被稱為“西方的麥加”和“非洲的雅典”。它也被認為是摩洛哥的精神和文化之都。

菲斯建於伊德裏斯王朝統治時期,時間在公元 8 至 9 世紀,最初由兩個自治且相互競爭的定居點組成。9 世紀初,來自伊夫裏基亞(突尼斯)和安達盧斯(西班牙/葡萄牙)的阿拉伯移民接連湧入,這座新生城市因此具有了阿拉伯特色。伊德裏斯王朝覆滅後,其他帝國相繼建立,直到 11 世紀,阿爾摩拉維德王朝蘇丹尤素夫·伊本·塔什芬將這兩個定居點統一為今天的菲斯區,又名菲斯麥地那。在阿爾摩拉維德王朝統治下,這座城市因宗教學術和商業活動而聞名。菲斯在馬林王朝時期(13 至 15 世紀)達到頂峰,重新成為政治首都。大量新的宗教學校和清真寺被修建起來,其中許多至今仍存,其他建築也得到了修複。這些建築被視為摩爾和摩洛哥建築風格的標誌。這座城市由兩個古老的麥地那(Medina)區組成,即菲斯巴利區和菲斯傑迪德區,以及法國殖民時期建立的更大的現代城市新城區。菲斯麥地那被列為世界遺產,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城市步行區….。

 

照片(1): 菲斯麥地那(Medina)的古城牆和城門

照片(2): 菲斯麥地那(Medina)古城門之一的“藍門”,當地人也稱之為“日不落之門”

照片(3): 菲斯麥地那(Medina)古城內的藝術品展示區一角

照片(4): 菲斯麥地那(Medina)古城內的公共供水點,這種供水點在古城區內分布極廣

照片(5): 龔“老爺”與古城內的一個金屬製品店的老掌櫃的合影,老掌櫃隻與龔“老爺”一人合影,不是因為他特別“喜歡”龔“老爺”,而是他與龔“老爺”剛剛結束的今天第一筆交易中至少賺取了300迪拉姆,盡管龔“老爺”已將產品的價格從1950迪拉姆殺到735迪拉姆….。

照片(6)(7): 菲斯麥地那(Medina)古城內的商店

照片(8): 古城內的一個金屬製品店內老工匠的現場製作

照片(9): 古城內的一個金屬製品店內古老澤利格藝術(Zellige art)裝飾

609114F3-8B33-4300-9A70-460448F4216A.png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