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暑假,我們一家五口人開著自家的本田麵包車去美國西北角的幾個州旅遊。在高速上飆車時,我突然意識到身邊到處都是載貨的大卡車,很多卡車屬於響當當的的標普500公司,比如沃爾瑪、亞馬遜、好市多、加多寶、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等。作為一名軟件工程師(就是俗稱的碼工),我突發奇想問自己:到底是美國的卡車司機多,還是軟件工程師多呢?
等到了中午在麥當勞吃快餐的時候,我用穀歌查了一下,答案讓我大吃一驚:美國有260萬農民,卻有350萬卡車司機,更擁有450萬軟件工程師。也就是說,美國計算機軟件工程師的人數,比美國農民數量多73%!而大家心目中的軟件大國印度,也僅僅擁有450萬軟件工程師,和美國不相上下。
作為技術大國,中國有3億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有高達7百萬軟件工程師,更也有高達2000萬卡車司機,所以中國卡車司機的數量是軟件工程師數量的3倍左右。如果考慮兩國的人口規模,美國每萬人人口中擁有的卡車司機的數量大約是中國的75%,但是每萬人人口中擁有的軟件工程師數量大約是中國的2.8倍
眾所周知的是,軟件工程師的工資待遇遠高於卡車司機。在美國,卡車司機的平均收入是6萬美元,而軟件工程師的平均薪酬高達16萬美元。那麽,美國的公司是如何養活這些高薪的碼工們呢?
1、無處不在的數字化工作機會
其實,除了傳統的科技公司,比如微軟、穀歌、思科等,隨著信息化的不斷擴大,軟件工程師早已經滲透在在各個行業中了。所以,與其說是科技公司養活了這麽多軟件工程師,不如說是整個美國經濟一起雇用了這麽多工程師。下麵是雇用碼工最多的產業和代表公司: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許多這些公司,都是跨國經營的標普500公司。她們的營業收入,40%是來自美國以外的。所以,這些公司是用來自全世界的收入,來支付昂貴的軟件研發成本; 我們也可以這麽說,是全世界的數字經濟支撐了這些幸運的軟件工程師們。
2、打造世界性的科技平台
打造全世界通用的技術平台,是美國絕大部分科技企業的核心目標,也是深深嵌入在她們基因中的理念。因此,美國的科技企業必須雇用大批的軟件工程師,開發滿足不同市場和文化需求的科技產品。而一旦這些產品走向世界,就可以迅速占領全世界的市場,並為公司帶來巨額的利潤。下麵舉幾個例子:
延伸閱讀:
給美國公司交版權費受剝削的,才會允許。
其他國家政府和企業的標準,都會受到打壓和排擠,或者直接製裁、封鎖、扼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