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捷徑

分享投資理財知識、經驗、美股研究;生活隨筆。
個人資料
矽穀居士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投資科普#6:為什麽很多股市投資者在虧錢?

(2023-08-18 19:48:55) 下一個

曆史數據和常識告訴我們:整體股市總是在螺旋式上升的。比如,截止到2023年,美國標普500指數在過去50年裏漲了40倍,如果算上分紅則上漲了117倍。

雖然股市這麽好,普通股民的表現則非常令人不安:無數研究表明,股市裏的散戶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僅僅為4%左右;更加不可思議的,有很多散戶居然還在虧錢。

我覺得散戶主要是犯了下列錯誤:

1. 散戶以為自己是上帝

他們總覺得自己能夠預測股市的動向,並以此挑選買賣的時機或者價位。真相是:股市的短期走向完全沒有規律!即使你把全世界的計算機都拿來做運算,或者把全世界最聰明絕頂的人湊在一起,你也不能預測股市的短期走向。

悲慘的事實是:大部分散戶都在錯誤的時間做出最糟糕的動作, 比如在股市大漲時買進,而在股市大跌時賣出。這些導致他們的表現不堪入目。

2. 散戶以為自己有天眼

很多散戶認為自己總能挑選出最好的公司或者最厲害的基金經理。但是研究表明:這僅僅是一個幻覺!就像整體股市的短期走向無法預測一樣,你也不太可能根據已知的信息,來可靠地預測未來十年一個公司或者基金的表現是否比其它公司或者基金更優秀。

曆史數據表明,絕大部分明星公司或者明星基金,在下一個5年通常會淪為同類裏最差的一組。散戶們追捧的明星公司或者基金,往往就是曇花一現的肥皂泡。

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大部分雇傭了明星經理的主動性基金,在市場上的表現非常糟糕。比如,超過九成的主動性基金在20年內就關門大吉了;在20年裏,隻有不到3%的主動性股票基金的收益可以超過最簡單的指數基金。在任何時刻,你都無法預測這些基金接下來十年的命運。

更加糟糕的是,散戶們的這些信仰導致他們頻繁地交易:不停地切換公司股票或者基金,頻繁進行買賣以圖在市場波動中獲利。除了帶來無盡的時間成本和心理焦慮,這些交易還有更可怕的的隱藏成本,包括交易成本和額外的稅負。

比如在中國股市賣出股票和ETF時,股民需要交0.1%的印花稅給政府(有一段時間曾經是駭人聽聞的0.3%!),還要繳納其它費用和券商的傭金,合計可以高達0.15%到0.4%。如果一個人平均每年把自己的股票換手20次,僅僅交易費用的成本就是3%到8%!如果股市的回報是10%, 那麽扣除成本後,散戶的回報就隻有2%到7%了。這看起來不起眼的差距,在30年裏的時間窗口裏就會被放大很多:如果你投資1萬元,並且收益率是10%,最終你將擁有17.4萬;如果收益率是7%, 那麽你隻會獲得7.6萬,僅僅相當於前者的44%。

美國股市雖然沒有印花稅,但是照樣有各種交易成本,包括券商收取的費用和買賣價差等。更可怕的是,這種頻繁的短期交易產生的資本收益 (Capital Gain)是按照普通收入來納稅的;這些納稅支出嚴重削弱了股市自身帶來的投資回報率。

那麽散戶如何避免這些錯誤呢?

1. 放棄自己的傲慢,擁抱指數基金, 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整體股市的固有回報。
2. 做長線投資,避免不必要的交易。隻有在需要用錢的時候,才賣出相應數量的基金。

延伸閱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