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麵這篇短文,是幾年前到上海出差後,在回來的飛機上寫的。隻因時隔多年後再訪故地引發了些許感慨。不料,僅僅幾個月後,一場疫情,讓所有的美好都淪為了一灘狗屎。似乎曾經的所見所聞是在另外一個毫不相幹的地方。
三年過後再回頭,不禁又是一番感慨。
————
因為出差,又一次來到上海。對這個地方,即熟悉又陌生
說熟悉,是因為我不止一次來過這個城市。說陌生,是因為離我上次來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三十五年。
大約是八五年左右,也是因為出差,來到了上海。國營軍工單位,自產的通訊設備沒了銷路,隻好引進洋貨賺個辛苦錢。因為需要做現場實驗,找上了國家海洋局在上海的一個單位。一行人坐了二十多個小時的火車,來到上海,住進了位於閘北一個工廠開的小招待所。
每天早上,我們一幫人從閘北出發,擠上公共汽車,輾轉倒車來到黃埔江邊,再改乘輪渡到浦東。那時的浦東除了幾座化工廠,就是低矮的民房和魚塘,還有大片的荒地。我們沿著江邊的一條小馬路,步行走著去海洋局的那個單位,不時還要跳到路邊,躲避過往卡車碾過水坑濺起的積水和揚起的塵土。
海洋局那個單位在一座孤零零的小二層樓裏。聯係工作的是個挺精幹的哥們。說是實驗,其實就是借用人家的通訊頻率和聯絡時間,把我們的設備插到人家的通訊網中來驗證效果,實在是件擾民的事。在別處做實驗時,有些單位都是明目張膽的要好處,否則就別想痛快。可在這裏,一切進行的都十分順利。上海人的工作態度真是無可挑剔。
事情結束後,廠裏為了感謝對方的幫助,也按照當時已經通行的做法,以“實驗費”的名義批了一筆錢給對方以示感謝。雖然廠裏囊中羞澀,掏這筆錢有點兒肉疼,可人家單位人也不少,平攤到每個人頭上也是寥寥無幾。對方拿到這筆錢也很高興,說一定會讓大家都高興一下。後來問起這筆錢是怎麽用的,那個哥們說,買了一些日常生活用品,每人兩條毛巾,和幾塊香皂。這個分配方案,絕對出乎了我們每個人預料。那幾個錢到了天津或東北的哥們手裏,估計轉眼就會換成啤酒和豬頭肉,可在人家上海人手裏卻成了能讓老婆誇獎幾句的東西。都是人,這就是差距!
這次來到上海,工作地點還在浦東。住的酒店也在這裏,當然其條件之豪華,已經遠不是當年那個工廠的小招待所能比的了。工作之餘登上上海大廈118層的觀景台,從四百多米的空中望下去,整個城市盡在腳下。突然意識到腳下這塊地方,說不定就是當年那座小二層樓的所在地。於是不禁又想起當年每天早上擠上的公交車,那條在冷風中飄過黃浦江的輪渡,那條坑坑窪窪的小馬路,還有那個因為有了一份額外的毛巾香皂的進項而心滿意足的上海男人。這麽多年過去了,不知那哥們還好嗎?
滄海桑田,三十五年,不過是彈指一揮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