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自己(3):為惡為善,一念之間
蔣聞銘
人性,是人的共性,是絕大多數人的共通之處。大自然賦予人的行為本能,一條是自私自利,自我利益最大化,一條是護衛親子。這兩條,對所有的動物都適用,不但是人性,也是動物性。
大自然對生命存活的設置和自我保存的原始指令, 是人類無休止的苦痛爭鬥的源頭。在沒有利益衝突的時候,人會有同情心,同理心。但是一旦利益起了衝突,別人的利益別人的命,就沒什麽要緊。人不吃人,但為一己之私,人害人人殺人,是常態。
一個挨著餓的人,看到別人手中的食物,本能的反應是去搶;搶不到,就去求,隻要能有點吃的不被餓死,幹什麽都行。溫飽而後知廉恥。有溫飽,才會有禮義廉恥的教化。其實不用等到挨餓,古今中外,人為了數目不大的錢財,不算高不算重的權位,無情無義害人殺人的例子,俯拾皆是。自私,無情,貪婪,殘忍,是自我利益最大化的行為法則各別的體現。人性的邪惡,根植在極端利己的本能之中。
與之相反,大自然對物種延續的命令設置,雌雄交配,護衛親子,則是人的世界美好和善的源頭。同理心,無私,友愛,是護衛親子的行為法則的衍生。在極端的情況下,不顧自身安危救別人,救別人的孩子,不是個別現象。人都有同情心,同理心,時不時的會有人犧牲自己的利益幫助別人。
人性中善惡並存。善的源頭,是護衛親子的行為法則;惡的源頭,是自我利益最大化。人為善為惡,為善為惡到什麽程度,往往在一念之間。基督教要人抑惡揚善。 耶穌最根本的教導,是愛你的鄰居,是用同理心,用寬容,仁慈,友愛,用人性中的善,去抑製人性中的自私無情貪婪殘忍。自私無情貪婪殘忍,是人性的惡,是原罪。
然而惡的源頭, 自我利益最大化的行為法則,是動物世界井然有序的根本;而善的源頭,隻是對人的利己本性在一個特定情形下的豁免。要用一個在特定情形下的豁免,去取消一條讓世界井然有序的原則,神犧牲了自己的兒子,也做不到。隻有善沒有惡,隻有幸福美好沒有疾病苦痛的世界,是受壓迫被奴役的人們的夢想。退一萬步,善戰勝了惡,又如何? 天堂裏的人,無所事事,永遠幸福美好的日子,單調無趣,遠比不上我們這個善惡並存,五彩繽紛的世界趣味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