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聞銘

開這個博客,有感而發,聊中國美國的事,講現代文明的故事。
正文

兒時的記憶(8)

(2025-07-23 19:21:51) 下一個

兒時的記憶(8)

蔣聞銘

 

袁磊爸的思維性格,為人做事,在一群小市民中間,頗有些與眾不同。這個與眾不同,首先要歸結於他那個要強上進,又有些聰明才幹的性格潛質。這樣的性格潛質,又有文革那樣的大環境,他就有了向上發展,走出小市民這個社會階層的機遇。這個機遇,他自己也抓住了,結果卻被袁磊媽的叔叔這個莫名其妙的社會關係給摁住了,怎麽掙吧,就是掙不出來。這個事你說要怪袁磊媽,他還真怪不著,結果是一股子憂鬱憤懣,一肚子不平之氣。

袁磊爸直接,從這些憂鬱憤懣不平之氣裏,生出了不少認死理,憤世嫉俗,剛正不阿的正義感。年紀一大,向上的路,更沒了指望,說話做事,越發地偏激走極端,和常人立身處世需要講的實際,相去越來越遠。這樣的性格為人,再去讀毛選魯迅,指定了讀不出什麽好。不過到後來,兩個兒子多少有了些出息,再不講實際不講人情世故,別人也不能拿他怎麽著。

袁磊小時候,旁聽大人說話,從他爸那裏聽得最多的,是發生在周圍的不公平,說起來感同身受,正義感爆棚。 他爸的同事,但凡受了領導的壓迫排擠不公,就都跟他特別談得來。他最熱心給這些人支招,怎麽對付廠長領導。有時候聽著聽著,連小袁磊都覺著不靠譜。不過這些事,小孩子當時也就是迷迷糊糊的,聽個熱鬧。他爸為人處世的喜怒無常不通情理,袁磊長大以後,作為成年人跟他相處,才算是有了真切的體驗。

一個例子,是袁磊上大學離家前的那頓飯。袁磊吃雞塊,把雞皮吐了出來,引得他爸大怒發脾氣。七七年鄧小平恢複高考,全中國人人講數理化,個個說陳景潤,袁磊異軍突起,成了縣中學成績最好的學生,著實給爸媽長了不小的麵子,也成了他們重點關愛的對象。袁磊對那些日子的記憶,最深的是一天一天的,在燈下做題,他爸在邊上拿把芭蕉扇,給他扇風去熱趕蚊子。寶貝兒子要離家,爸媽心裏難受,好理解。他媽在飯桌上,就有些忍不住的掉眼淚。他爸發這通脾氣,肯定也是心裏難受。不過心裏難受,衝將要離開家的兒子發脾氣,就有些奇葩。發這通脾氣,說出來的道理更奇葩。他說袁磊現在居然不吃雞皮,是這一年被慣壞了。這樣下去,一年土,二年洋,以後真有可能不認他這個爹。連爹都不認了,那還了得。所以呢,他發脾氣,衝的是那個幾年以後不認他的兒子。

袁磊家的親戚,分兩撥。爸這邊一撥媽那邊一撥。他爸這邊的一撥,前麵介紹過了,還不如他爸,大家混得都不怎麽樣。媽媽那邊,外婆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他們的子女裏麵,一家有一個混得體麵的兒子。這兩位算是袁磊的遠房表叔,一位混到了市農行的行長,處級幹部,另一位改革開放,混成了小縣城的首富。這兩位遠房表叔,袁磊小時候見過,之前跟他爸也蠻熟悉。不過時過境遷,差距一大,就沒了來往。後來袁磊去美國,成了大學教授,回國朋友交往碰到了,別人客套,請袁磊吃飯。當然這樣的關係,請袁磊,同時必須請他爸。直接打電話請,沒想到他爸就兩個字:不去。別人得了這個答複,自己給自己找台階。說噢,你是有其它事嗎?他爸說沒有,就是不去。這個電話,袁磊就在旁邊聽著。得罪個把土財主,袁磊無所謂,但是袁銘還在當地,天曉得什麽時候會有事求到人家,隻好忙不迭的給別人道歉,那個尷尬。

後來袁磊還真幫這位遠房表叔,把他兒子弄到了美國。兒子在你那裏,他對袁磊,就是超標準的客氣了。袁磊回國,表叔夫妻,親自帶車到上海迎接。一夜車開回到小縣城,跟袁磊說都餓了,先一起吃個早飯再回家。袁磊沒想到,吃完早飯回到家,剛叫了聲爸媽,就被他爸這一通發脾氣。說你小子幾年沒回來,回來了,第一件不來看你爸,倒是陪其它人吃飯去了。這個事,平心而論,袁磊有不周到的地方,是該先回家給爸媽請安。所以他忙不及的陪不是。不過怎麽說都沒用,他爸還是板著臉。事情的結局,有點意思。袁磊老婆在旁邊,其實也是跟著挨訓,但是她機靈,不但裝沒她什麽事,還拿出了錢包,說袁磊笨,道歉打招呼都不會,爸我來。一張一百美元,二百,三百,數到六百,他爸繃不住了,說停,不用再數了。後來袁磊一跟自己老婆講,老爸又發火了,老婆就笑著問這回犯的,是幾百塊錢的錯誤。

現代文明和近代中國 (全書目錄鏈接)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