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盡管白天氣溫仍然相當高,但漸漸地感受到了秋天的氣息。許多人都不約而同地出現了一些不適,如幹燥、幹咳、體內火氣升高等問題。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一種中藥,可以幫助解決這些困擾。
白露季節之後,夏天的炎熱逐漸減弱,幹燥之邪迅速襲來,白天和夜晚的溫差也顯著增大,這種情況容易導致人們感到身體不適,出現皮膚幹燥脫皮、口幹舌燥、陰虛火旺、睡眠不穩定等問題。實際上,在這段時間裏食用麥冬是非常適合的,可以將其用來煮水飲用或者煮粥食用,對於緩解肺陰虛和心神不寧所引發的小問題非常有幫助。
01.秋季養陰選麥冬
秋季天氣幹燥,此時陽氣漸收,陰氣逐漸生長起來,萬物成熟到了收獲之時。從氣候特點來看,由熱轉涼,即“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人體的生理活動隨“長夏”到“秋收”而相應改變。
秋主收,主燥,津液易傷,引起咽、鼻、唇幹燥及幹咳,聲嘶、皮膚幹裂、大便燥結等燥症。所以,秋季養生一定要把養陰作為首要任務。而秋季養陰,不妨試一試麥冬。
麥冬,別名麥門冬、沿階草,為百合科植物麥冬的幹燥塊根。夏季采挖,洗淨,反複暴曬、堆置,至七八成幹,除去須根。
《神農本草經》將麥冬列為上品藥材,言其“久服輕身,不老不饑”。無論是臨床開方還是日常養生煲湯,麥冬的應用都非常廣泛。煲湯加一點,不但味美鮮甜,營養價值也高,老少鹹宜。
02.麥冬的功效
麥冬歸心、肺、胃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等作用,因味甘甜易於入口,且價格便宜,為秋季養陰之要藥。
養陰潤肺
麥冬涼潤,既能養陰潤肺,又能降逆下氣,潤中帶補,為滋陰降逆止咳之良藥。用於陰虛肺燥、幹咳、燥咳、勞熱咯血等效果佳,同時麥冬對火逆上氣、咽喉不利也有明顯的療效。這裏給大家推薦一個簡單滋陰潤肺藥膳:
百合麥冬粥:
百合10克,麥冬、北沙參各10克,粳米50克,青橄欖15克,川貝母3克。將上述材料放入鍋中,加水煮成粥,食用時加適量冰糖。
美膚養顏
麥冬歸肺經,中醫認為“肺主皮毛”,而皮膚的狀態反映了五髒中肺的狀況,秋季皮膚幹燥起屑,則示體內肺熱陰虛,此時一碗簡單的“麥冬銀耳湯”可以幫到你:
將銀耳20克泡發,麥冬20克與泡發的銀耳一同入鍋內,加適量水,用文火煮成濃汁後,加入冰糖,再煮5分鍾即可服用。
清心安神
內熱生而陰津少,熱擾心神,則易夜寐不安,甚者輾轉難眠。麥冬性涼,潤而可清熱,入心經,可清心之虛熱,可用於陰虛之失眠、煩躁。這裏推薦一個滋陰養心安神的靚湯——太子麥冬燉瘦肉:
益胃生津
慢性胃炎陰虛型患者,往往因胃中陰液不足,而產生胃脘部嘈雜不適及反酸;陰虛之人往往大腸幹澀,排便硬而不暢。麥冬恰恰是治療此類症狀的藥物,其在治療胃陰不足的玉女煎以及治療便秘的增液承氣湯等常用方劑中均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性。
03.麥冬食療方
沙參麥冬水鴨湯
材料:北沙參20克、麥冬20克、石斛20克、生薑3片、水鴨半隻。(2人份)
做法:將水鴨焯水,藥材洗淨,以上食材一同放入鍋中,加入清水,慢火煮至肉爛熟,適量鹽調味,食肉喝湯。
功效:養陰益胃,生津止渴。
適合人群:脾胃陰虛者。常見煩熱汗出、嘈雜不適,饑不欲食,唇幹鼻幹,口幹欲飲,形體消瘦,舌質嫩紅,苔少,脈細。
北沙參性微寒,味甘、微苦,歸肺、胃經,能養陰清肺,益胃生津。麥冬性微寒,味甘、微苦,歸心、肺、胃三經,能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石斛性微寒,味甘,歸胃、腎經,能益胃生津、滋陰清熱。鴨子滋五髒之陽、清虛勞之熱,與上述藥材同煲清潤滋養,補而不燥、清而不淡,特別適用於脾胃陰虛者食用。
生脈粥
材料:紅參6克,麥冬15克,五味子10克,粳米50克,冰糖15克。
做法:先將紅參、麥冬、五味子水煎2次,取汁300毫升,去藥渣;用藥液與粳米同煮粥,沸時放入冰糖,糖化粥熟即成。
適用:心律失常、氣陰兩虛。臨床表現為心悸,怔忡,麵色無華,倦怠無力,舌紅少津,脈結代。
石斛麥冬茶
材料:石斛5克,麥冬5克。
做法:將麥冬、石斛放入大杯中,用開水衝泡加蓋悶10分鍾,晾溫飲用。一般可衝泡3~5次。可每天1劑,連服3劑。
宜忌:
◆ 適用於反複口腔潰瘍、口氣大、睡眠差的症狀。
◆ 3歲以上辨證服用。
◆ 蠶豆病可以用。
百合梨湯
做法:
1、將梨洗淨、切塊;
2、將梨與百合、麥冬放入鍋中,加適量水,一起同煮;
3、待梨八成熟時加入冰糖,糖溶即可。
宜忌:
◆ 適用於陰虛幹咳的症狀。
◆ 3歲以上辨證服用。
◆ 蠶豆病可以用。
永合豐(https://winghopfung.com/)企業有限公司於1985年在洛杉磯唐人街創辦,至今成為南加州地區較具規模的亞洲商品誠信零售商。永合豐經營蟲草燕窩,花旗參,參茸海味,中藥材、雀石茗茶、世界名酒等。永合豐一貫秉承“貨真價實,童叟無欺”的原則,前者意指我們保證所售貨品均為正貨,且價格實惠;後者意指公平買賣,誠信經營。
本博客提供的所有內容僅供學習、分享與交流,不保證內容的正確性。通過使用本站內容隨之而來的風險與本站無關。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