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和行路

Medicine, History & Nature Lover
正文

Yazd-大漠深處的故事(伊朗行4)

(2025-01-01 15:30:37) 下一個

離開了伊斯法罕, 沿平坦的高速公路行駛半天。就來到了有50多萬人口的省會城市雅茲德Yazd.

 

這裏地處炎熱的和半沙漠化伊朗高原南端,在古代時環境隔離卻是難以抵達。雅茲德以擁有眾多的捕風塔的建築風格被稱為"風塔之城”。

 

連十字路口及街邊小花園也立著捕風塔的模型

 

這也是一個被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名錄的曆史名城。這個城市的主要看點是: 祆教(Zoroastrianism,"祆"字讀音"先")神廟和天葬台。

 

創始人是被稱為先知者的瑣羅亞斯德(Zoroaster), 生活在公元前1500至前1000年之間,遠早於任何其他宗教的創始時期.

 

祆教的祭祀儀式在火神廟舉行,並以火作為中心,有人把它翻澤成了"拜火教"。這是不準確的。瑣羅亞斯德教徒在火神廟中向光明祈禱並讚美上帝。但不是拜火。

 

公元前,祆教曾經是波斯帝國甚至整個中亞地區的國教. 但在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入侵波斯帝國後,祆教逐漸式微,

由於周圍半沙漠幹旱等難以抵達的地理條件,許多祆教(Zoroastrianism)教徒便遷至此地。許多信徒還逃難到了遙遠的印度,即現在的帕西人社區.

 

所以這裏有伊朗境內最大的祆教神廟(也稱火廟), 也是現在襖教的信仰之都.

《波斯古經》(Avesta)是襖教聖經,也是人類曆史上最早形成的具有哲學和倫理體係的宗教思想體係。特點是神學上的一元論和哲學上的二元論。認為宇宙初期有善惡兩種神。最後善神擊敗惡神,成為世界唯一存在的主宰。

下圖是祆教的騰圖,詳細地闡述了其二元論的內涵

《波斯古經》約三十五萬字,寫在約一萬兩千張羊皮上,成於公元前四世紀。但亞曆山大大帝征伐波斯時遭焚,僅存一卷。後來又搜集整理成冊,但與原版有多少相似就不得而知了.

 

祆教對後來產生的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以及其他宗教和哲學思想產生了顯著貢獻。

 

當猶太人返回耶路撒冷,襖教的許多概念也滲入猶太教傳統, 如世界分善與惡的二元論與猶太教中撒旦(邪惡的化身)概念有共鳴。祆教的“靈魂審判”觀念對猶太教關於末日審判和靈魂得救的思想有借鑒意義。

?

如基督教中也存在善惡二元對立如撒旦和上帝的對立中。其關於世界末日審判、複活等思想與祆教的終末論極為相似。

?

又如對後來的占領波斯高原的伊斯蘭教產生了重要影響:祆教關於靈魂的善惡審判如善靈進入天堂,惡靈墜入地獄,這一思想在伊斯蘭教中被進一步發展。

祆教每日禱告5次的傳統可能對伊斯蘭教的5次祈禱習俗有所影響。

 

 

這個城市的另一重要遺址是天葬台.

 

祆教認為死亡象征著“惡靈”(Angra Mainyu)的侵入,所以死者遺體是不潔的。為了防止汙染神聖的自然元素(土壤、空氣、水等),遺體不得直接土葬或火葬。

 

因此,祆教徒采用了一種“潔淨”處理方式:將遺體暴露於天空,讓禿鷲等食腐鳥類啄食。

 

下圖是天葬台的內部,中心大圓坑是用於定期清除禿鷲啄剩的骨骸並倒入酸性植物液汁。

 

 

這棟低矮的石屋專為在天葬台安放屍體並清理骸骨的人居住,叫屍台(Nesasalar)。因為接觸屍體,很容易傳播傳染病,所以這些屍台是不被允許進入村莊或者與外界交流,

隨著祆教在波斯帝國的傳播,天葬演變成一種製度化的喪葬方式。這種古老傳統的葬法其影響不僅局限於波斯高原,還對中亞、南亞以及其他地區的葬俗產生了深遠影響,例如西藏的天葬傳統可能與祆教文化的源頭相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